劉素梅
【摘 要】現(xiàn)階段,在中職教育教學中,學生的健康人格培養(yǎng)非常重要,中職語文教學對此具有得天獨厚的應用優(yōu)勢,因其既能結合教材知識內容,以人文學科所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展開教學活動,還能在融入健康人格培養(yǎng)內容的同時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為此,通過對中職語文教學與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進行全面的探索分析,希望可以在促進中職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進一步實現(xiàn)其在情感教育與審美教育方面的功能性作用,為中職學生未來的就業(yè)與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30-01
引言
中職教育不僅是促進學生職業(yè)技能提升的教育,而且還要結合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專業(yè),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筆者結合自身在中職語文的教學實踐,就此展開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一、培養(yǎng)中職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因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是中考落榜的學生,中職學生在職業(yè)學校的學習都帶有自卑和失望的情緒。雖然最近幾年,我國對于中職學生加大了重視度和扶持力度,但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多數(shù)中職學生都會感覺自己比高校的學生差,受人歧視、沒有好的前途,對學習缺乏積極性,再加上社會的偏見等因素,因此而產生了很多問題,例如自我控制力不足、不會處理人際關系、道德素質較差,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中職時期的學生都是15—20歲的青少年,這一時期是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樣也是叛逆的時期,需要家長、教師和學校、社會對其實施正確、科學的引導,培養(yǎng)健康人格。如在這一過程中,缺少良好的健康人格教育,將會造成學生成長時期的人格缺陷,對學生未來的人生發(fā)展形成不良的影響。所以在現(xiàn)階段中職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的途經
1.通過審美教育,喚起學生美好人性。
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學生在生活中受到各類傳播媒體的影響,他們的審美觀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的發(fā)展特點,然而有的學生卻受到了社會上不正之風的侵染,形成了一些歪曲的審美觀,如另類的穿著、不符合年齡特點的化妝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教師應當通過語文教育的人文性,讓學生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優(yōu)美意境,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并且喚醒他們心中沉睡的美好人性。
2.通過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
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強化自我教育的開展,主要是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學生才能對自己進行正確地評價,自信向上,揚長避短,正確地認知自我與調節(jié)自我。這是因為學生大都希望通過自我了解、認知、發(fā)展,所以這一過程中會形成程度不同的自我角色,而學生自身已經具有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在未來發(fā)展中也有著自己的初步設想,形成自我強烈的愿望,所以在中職語文的人格教育中強化自我教育的開展就顯得尤為重要,教材不僅有著細膩的情感,而且在選材上較為合理,有著豐富的情感,給教學提供了巨大的發(fā)展平臺,教材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偉大品格和高尚情操,這也給人格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自我教育中從語文素材中體驗人格魅力,模仿優(yōu)秀品格,并對自我進行客觀評價,充分認知自我和評價自我,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積極地進行自我改造,致力于正確人生目標的樹立,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人格。
3.通過語文的課堂教學養(yǎng)成學生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指的是可以清楚自己,對于自己有正確的判斷和評價,自信積極向上,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可以正確的認清自己和調節(jié)自我。相反,則不會了解自我,盲目的自信或者是盲目的悲觀,對于自己未來的人生計劃非常模糊,對于人生的發(fā)展方向較迷茫,沒有前進的動力。中職學生基本上都是希望可以了解自己,把握自己、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所以會形成各種程度的關于自我角色的認同。因中職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于未來,會有屬于自己獨到的基本設想,形成自我實現(xiàn)的強烈愿望。以上這些特點的存在,正好可以為中職語文教學人格方面的教育提供較大的便利。中職院校內的教材內容情感較細膩、課程設置(中職語文教材分為3個模塊:基礎模塊上下、職業(yè)模塊、拓展模塊)科學,感情非常豐富,同時也為教學供應了優(yōu)良的載體平臺。再加之在教材當中的人物或是作者都具有優(yōu)良的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這些都為我們實施人格培養(yǎng)提供了教育素材。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需緊緊地把握好這個機會,讓學生感受語文教學中人格的魅力,以優(yōu)良品格作榜樣,對自我實施客觀性的評價主動的進行糾錯和改進,樹立正確人生目標,發(fā)揮自身長處、優(yōu)勢,形成好的優(yōu)良品格,養(yǎng)成健康人格。
4.親歷生活實踐,充分實施人文教育。
教師務必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獲得學習語文的靈感,并且在課堂上構建出鮮活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語文與生活的巨大關聯(lián),使他們有意識地從生活中尋找人文因素,樹立起良好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學習《荷花淀》時,經過教師的指點和啟發(fā)后,學生紛紛感受到了水生嫂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格,教師此時不妨適時地進行提問:同學們還可以從現(xiàn)實中找出具有和水生嫂一般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物嗎?學生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學生都舉出了例子,一些學生還講述了自己母親、父親和其他家人的故事。通過如此的講演,學生深入理解了水生嫂這一人物形象,對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同時也由文學進入到生活,通過對家人的理解,接受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
結語
總體來說,中職的語文教學,具備培養(yǎng)學生良好健康人格的作用。所以,在中職的教育過程中,教師需有效利用語文學科中所含有的情感來引導和進行情感、審美方面的教育,結合中職學生所特有的性格特征,改進學生對于人文知識的不足和人格上的缺陷,讓學生可以不斷地適應現(xiàn)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聞麗萍.豐富語文內涵 沉淀精神素養(yǎng)——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J].小作家選刊,2016(8).
[2]楊兵.中職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途徑[J].文教資料,2017(05).
[3]石義盛.語文教學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J].中學語文,2016(33):35-37.
[4]易偉.中職語文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淺談[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3):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