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文關懷在學校管理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對學校管理當中人文關懷的內涵進行了敘述,然后分別從“學生人文關懷”與“教師人文關懷”兩方面對初中學校管理如何體現人文關懷進行了論述,并結合廣州市從化區(qū)神崗中學雙重關懷的實踐進行了人文關懷的價值分析。
【關鍵詞】雙重關心;人文關懷;初中學校管理
“人文關懷”這一詞匯最初來源于西方,其核心是對人的價值與人性的肯定。不同的領域對于人文關懷的理解是不一樣的,然而其本質都是關注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況,確立人的中心地位。人文關懷最為重要的是要尊重個體差異性,注重個體感受,最終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通過大量的實踐經驗得知,要想提高初中學校的管理水平,就離不開人文關懷,二者具有密切的聯系。并且,作為學校管理者,一方面要關心教書育人的教師,另一方面要關心求知若渴的學生。雙重的關心、雙向的人文關懷,才能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繼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教育事業(yè)上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學校的管理狀況有所改善。但是,學校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對于學校管理來說是一大挑戰(zhàn)。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理念,也是學校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所以,學校的管理者應當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給予師生充分的尊重,關注他們的需求,開展科學化的管理活動。當然,必須在管理中貫穿人文關懷,以學生和教師為中心,充分發(fā)揮人文關懷在學校管理中的價值。
一、以學生需求為導向,構建完善的人文關懷體系
(一)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
在素質教育發(fā)展的當下,初中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課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尊重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要想在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實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教師就要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鼓勵他們參與多樣化的校園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愛好與特長,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豐富業(yè)余生活,放松身心。所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的一種有效手段。
為了豐富校園生活,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活動,展現濃厚的人文氣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我校社團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活動。比如,舉辦神崗中學書法作品展。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是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形式,同學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我校重視粵劇文化,《春草闖堂——上路》更是參與了從化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為當地群眾奉上了豐盛的文化大餐。我校舉行科體粵劇專場晚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家國情懷、人文情懷、鄉(xiāng)土情懷,為學生樹立了文化自信。此外,學校還開展學雷鋒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助人的精神;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小手拉大手”活動,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開展體育活動強健學生體魄,讓他們徒步研學去探尋中國文化的脈絡。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中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這一年齡段是他們價值觀、性格和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階段,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年齡與性格特點,及時地轉變自己的教學策略和管理方式,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教師只有關愛自己的學生,才會得到學生同樣的回應,才能夠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對教師的熱愛會轉變?yōu)閷處熕虒W科的熱愛,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只有具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種效果會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情感的交流可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課堂上嚴禁用言語傷害學生,當學生無法回答問題時,要多多鼓勵與支持學生,學生回答正確要進行適當的褒獎,增強他們的自豪感。在師生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亦師亦友,放下教師的身份,發(fā)自內心地了解自己的學生,引導學生多讀書,多思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與積極性。最后,教師還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感染學生,因為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學生模仿的依據,能夠引學生的起情感共鳴。所以,教師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熱愛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自己的學生??偠灾?,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尊重學生,解決好學生的實際問題,理解學生的感情。
(三)明確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學校是學生共同的家園,為此,學校的管理者應多多聽取學生的心聲,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進行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學校與教師要積極構建學生參與機制。對于校規(guī)校紀,學生有發(fā)言和投票的權利;對于班規(guī)班紀,學生有決策和監(jiān)督的權利。此外,還應當采取自下而上的反饋機制,讓每個人的建議都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可以充分發(fā)揮全體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發(fā)揚民主是當下初中學校實施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要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學校中的位置,培養(yǎng)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責任感,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與活動中。我校堅持柔性化管理,遵循自愿的原則,如果強制要求學生參與進來,會引發(fā)學生的厭惡感,反而達不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二、實施教師人文關懷,激發(fā)教師參與熱情
(一)創(chuàng)造教師交流學習的機會
當下,隨著中學生人數的下降以及初中升高中的擇優(yōu)錄取制度的實施,很多家長對于中學的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中學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要想在眾多的初中學校中成為佼佼者,教學質量的提升無疑是最重要的,而教師對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應該盡最大的努力為一線教師創(chuàng)造交流學習的機會,使他們學習最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拓展知識寬度,學習他校優(yōu)秀的經驗,彌補本校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一條與本校、本年級、本班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2018年12月,為了增強課堂效益,切實落實區(qū)教育局對幫扶工作的要求,經過精心準備,神崗中學與從化七中開展“一課兩講”教學交流活動。課堂上,兩校教師揚長避短,各施其法,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在課后探討交流中,大家暢所欲言,氣氛熱烈。專家高瞻遠矚,指點到位;七中教師熱情幫帶,傾心傳教;神中教師虛心學習,如饑似渴。這是技藝的切磋,思想的碰撞,通過觀點交流,激發(fā)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活力。3月,桃園中學校長親率骨干十余人來到我校進行教育教學交流,初三年級各備課組進行友好的交流,各抒已己見,互通有無。兩校校長室、教務處、德育處也展開熱誠的交流,話題包括教學質量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信息化等諸多方面。通過交流與合作,必將會為兩校的發(fā)展帶來新的動力。
(二)尊重教師自身價值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教師這個職業(yè)亦是如此。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偉大使命,在社會上具有較高的地位。然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教師的社會地位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有些家長對于教師缺少必要的尊重,一些“惡劣教師”事件也造成一部分人對絕大多數的教師心存怨恨。為此,學校的管理者應對教師所發(fā)揮的作用以及他們創(chuàng)造的一系列成果給予充分的尊重。此外,有個別教師存在收禮物、收紅包、有償補課等現象。學校針對這一情況要嚴厲懲處,要讓教師學會自尊自愛,不要丟失教師的初心,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們數立良好的榜樣。
每一年的教師節(jié)我校都會開展教師表彰大會,在會議上對各個崗位辛勤工作、為學校的發(fā)展做出不懈努力的全體教職工致以節(jié)日祝賀和誠摯問候。會上對榮獲各類榮譽的先進教師進行表彰并頒發(fā)榮譽證書,充分肯定了他們對教育工作的辛勤付出。與此同時,各班學生也為老師們精心準備了賀卡,一聲“老師,您辛苦了”,一句“老師,節(jié)日快樂”,表達了對老師的尊敬與熱愛。我校還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并開展師風師德建設活動,對于端正教師思想態(tài)度,提升我校教育形象,促進校園和諧,保證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管理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
社會人不是簡單的存在物,而是具有內在的精神認同、價值取向,同時還處在一定的社交圈中。相對而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可能比實際的物質獎勵更為有效。管理的基本原則就是要重視對人的精神層面的滿足和對他們自身的認可、理解。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應當關心教師們的教學生活和日常生活,對于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為了豐富全體教職工的業(yè)務生活,我校積極組織學校參與各項運動比賽。2019年5月,職工女子代表隊榮獲從化區(qū)教育系統(tǒng)職工乒乓球團體獲得中學組第三名;2018年12月,我校教職工參加從化區(qū)第一屆教育系統(tǒng)教職工田徑運動會榮獲團體二等獎。學校定期開展攝影活動,給熱愛攝影的教師提供展示的舞臺。同時,校領導對教師家中婚、喪、嫁、生孩子等事情都放在心上,及時提供方便和幫助。調節(jié)家庭矛盾,為未婚的青年教師牽線搭橋,關心單身教師的食宿問題等。這些主動的溝通與幫助都具有重要意義。這些情感關懷可以讓教師在工作中感受到快樂,激發(fā)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本文首先闡述了學校管理中人文關懷的內涵,然后結合本?,F有實踐對如何在管理當中體現人文關懷以及人文關懷的價值進行了分析。在學校的教師與學生工作的管理過程中,要給予雙重關心,充分發(fā)揮人文關懷的積極作用,采取相關的措施,讓師生們感受人文關懷給他們帶來的改變。只有這樣,才能凝聚師生力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春波.淺談初中教學管理的人文關懷[J].課程教育研究,2014(21):160-161.
[2]李惠誼.探究中學學校管理中人文關懷新模式[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01):77-79.
[3]張明星.基于人文關懷視野下中學學校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14-15.
[4]張奠鵬.初中學校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及解決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8,2(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