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教學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始終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高職課程應根據(jù)專業(yè)特點,進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嘗試?;诠ぷ鬟^程系統(tǒng)化的教學改革將傳統(tǒng)的以知識為主線構建的學科型課程模式,轉變?yōu)橐阅芰橹骶€、以任務引領知識、以服務過程組織教學的職業(yè)課程模式,在不同情境的任務實施過程中,不斷重復相同的工作過程,使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逐步深入、逐步熟練,從而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學習能力及職業(yè)素養(yǎng)。
【關鍵詞】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 工學結合 學習情境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222-02
在多年來形成的高職教育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課程基于知識儲備,注重學科知識結構系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數(shù)量繁多、排列無序的知識點一一進行講授。學生在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下,學完一門課程之后,往往只能記住其中部分知識點,對于實際操作則并無直觀而切實的體驗。這顯然與現(xiàn)代高職教育所倡導的育人理念是相悖的。因此近年來,高等職業(yè)教育領域積極研究和探索新型教育理論和方法,其中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程開發(fā)理論應用廣泛,它關注行動體系,將課程的目的由知識儲備轉變?yōu)橹R應用,提煉出典型工作過程,使之作為行動線索指導項目步步推進。應該說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教學設計在幫助學生提升專業(yè)技術技能方面起到了顯著效果。本文以酒店管理專業(yè)中《宴會設計》課程為例,淺析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高職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一、教學改革基本思路
(一)教改設計理念
《宴會設計》是酒店管理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在酒店職業(yè)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教學改革拋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崗位所要求的真實技能和服務流程為根據(jù)設計教學項目;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項目任務;教師主要關注任務設計、項目指導、過程控制、評價分析等方面,鼓勵學生參與任務制定、方案討論,側重對方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和點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教師教學生做”到“教師看學生做”,最后到“師生評學生做”的過程中逐步“放手”,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诠ぷ鬟^程系統(tǒng)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深刻的服務意識,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和綜合實踐能力、開放性思維和競爭能力,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二)提煉典型工作過程
根據(jù)酒店宴會策劃與服務一線崗位具體工作分析,提煉出宴會設計的典型工作過程“了解賓客需要→確定宴會主題→制訂設計方案→組織準備→檢查實施→評價總結”。所有項目的實施都必須按照典型工作過程的步驟進行。
(三)學習情境設計
設計學習情境也是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理論的重要部分。同樣通過對宴會策劃與服務崗位工作分析,結合宴會市場需求,確定了“常規(guī)宴會設計、主題宴會設計、創(chuàng)意主題宴會設計”三個學習情境(見學習情境設計表)。它們的排列從一般到特殊、從具體到抽象、從有界到無界,含蓋了宴會的不同形式和多樣主題。學生實施項目任務時,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深入,在重復的工作過程中,逐漸熟悉宴會設計的程序和方式,最終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并在此過程中提升職業(yè)素質。
(四)教學內容設計
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的教學內容設計是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改實踐的特點。教學內容設計跳出具體教材,打破章節(jié)順序,在滿足崗位工作需求的基礎上,選擇適度夠用的理論知識,并將知識按照學習項目排序和融合。學生每學習一個項目就掌握這個項目所涉及的知識點,每個項目所涉及的知識點既是獨立的,同時又能與前后項目融匯貫通,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二、教學改革的實施
(一)實施步驟
嚴格按照工作過程推進學習項目的實施是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改的關鍵。以“‘醉美瀘州主題宴會設計”子情境為例。第一步,各學習小組進行“醉美瀘州”主題宴會賓客需求分析,詳細分析該主題宴會的適用情境、辦宴目的、賓客需求;第二步,根據(jù)上述分析確定宴會主題及特點,即確定從哪些方面展現(xiàn)“醉美”,且如何展現(xiàn);第三步,各小組制訂設計方案,從宴會流程安排、菜單設計、臺型臺面設計、環(huán)境設計、人員安排、費用預算等方面進行策劃;第四步,根據(jù)設計方案推進項目各項準備工作,此步驟模擬真實宴會場景在實訓室利用實訓場地和設施設備開展;第五步,進行開宴前的各項檢查,包括衛(wèi)生檢查、餐用具檢查、設施設備檢查、人員儀容儀表檢查等,并實施宴會各流程;第六步,對項目進行評價總結,分析得失,提供改善的建議和意見。
(二)考核評價
項目考核也在課改實施中嘗試突破和變化。以往課程考核僅以教師為考核者,在課改中嘗試由教師學生共同進行考核。教師每個項目實施前設計制定評分標準(見《宴會設計》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項目評分表),提前將評分標準下發(f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其他小組的設計作品進行評分,再與教師的評分綜合,得到項目的最終評分。六個子情境的項目得分將構成本課程考核成績的近80%,極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同時也改變了傳統(tǒng)考核方式中只需考前努力背書就能獲得高分的情況,使成績的含金量更高。
三、教學改革的成效
從教學改革實施的具體情況來看,成效較為明顯。主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更專注于“聽”。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不再僅限于期末考試之用,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實實在在需要用到的,于是,在教師講解理論知識、進行任務分析、項目點評時學生都能認真聽講,自發(fā)地對重點進行梳理和記錄,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2.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提高。課改過程中,每個項目學生必須按典型工作過程步步推進,最終交出宴會設計作品。同學們在開學之初成立了固定的學習團隊,除了在課堂上完成定時的討論、學習,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在課外利用業(yè)余時間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較之以前幾乎成倍增加。但由于學習項目生動有趣并與學生實際學習生活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之以前顯著提高。3.教學效果立竿見影。以往教師講得多,學生被動接受,效果不佳。課改實施以后,教師講解、示范、指導,重在指導。學生們需要動手動腦實際操作。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完成三大情境六個學習任務后,學生們都能熟練掌握宴會設計的內容和程序,能對設計作品進行全面分析評價。4.考核方式更公開公平公正。
四、存在的問題
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1.教師與學生如何適應角色的變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的工作重心不再是講授,而是引導和指導,學生不再只做收聽者,而是要以切實行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具體的作品。這樣的角色變化對雙方來講都是沖擊,需要教師思考相應的方法,引導自己和學生完成新角色的適應。2.項目評分標準應進一步細化。由于項目之間存在差異,每一個項目的評分標準應該根據(jù)項目的特點具體制訂。3.實訓條件有待提高。學生的宴會設計作品要得以呈現(xiàn),需要實訓場地、實訓設施設備的支持,進一步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訓條件,是教學改革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結語
《宴會設計》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課改實踐,契合本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引入崗位工作真實情境,做到每一個學習情境都按照典型工作過程實施,教學內容的選取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和崗位工作實際。課程開發(fā)和設計符合現(xiàn)代高職育人理念,值得進一步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姜大源. 論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的系統(tǒng)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程開發(fā)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4):66-70.
[2]許先鋒,王健健.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高職課程開發(fā)[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3):127.
[3]田哩.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高職“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開發(fā)[J].職教通訊,2010(8):68-71.
作者簡介:
宣雯娟(1983年3月-),女,漢族,四川省瀘州市人,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旅游、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