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道青
摘 要:根據(jù)新“五步三查”教學模式的貫徹落實,高效課堂已經(jīng)不再是傳授知識的課堂,而成為了一個學生可以自由探究、相互討論和自我展示的舞臺。在農(nóng)村課堂的開展過程中有挑戰(zhàn)、有機遇,教師在啟發(fā)的基礎上積極帶領,才能夠?qū)⑿碌慕逃砟顝氐棕瀼芈鋵崱?/p>
關鍵詞:五步三查 農(nóng)村教育 科學課堂 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116-01
農(nóng)村的教學條件與城市相比稍差,基于農(nóng)村科學課堂中的實際教學,教育工作者在“五步三查”的基礎上應該注重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建立一個融洽的師生關系,將課堂形式多樣化的同時將科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培養(yǎng)出符合當代教育理念下的新人才。
1 新教學模式下的要求
1.1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監(jiān)督和引導的作用。站在“五步三查”的教育教學改革立場上,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平等友好相處,構建一種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例如,在教學第二節(jié)的《地震》時,鑒于這是一個所有學生都耳熟能詳?shù)膯栴},教師可以讓大家獨立自主完成預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大膽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借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活躍課堂氛圍。在學生做足前期預習、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大膽談一談自己對地震的了解、認識或者說這地震如何形成產(chǎn)生的。這樣的互動過程,既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并且在這個互動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將會變得更加融洽。在這樣一個教學模式中,教師既響應了新教育理念下學生獨立自主完成預習,大膽發(fā)言積極討論的理念,而且還在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的基礎上,與學生建立起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貫徹落實了當代的新型教育理念。
1.2 學生的職責轉(zhuǎn)變
基于新理念下的教學模式的改變是對學生學習模式的一個新的挑戰(zhàn),它改變了長久以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在有利于提高學生主動性的同時也給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需要在課前認真自學,獨立完成預習內(nèi)容;課中要敢于展示,大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課后還需要參與反思,將所學習內(nèi)容進一步歸納概括。例如,在教學《物質(zhì)的組成》這一節(jié),農(nóng)村學生條件基礎相對來說較差,對于分子,原子、離子和納米這些肉眼看不到的東西難以想象,不容易理解。那么這時候?qū)W生的提前主動預習就更為重要了,學生只有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在“五步三查”的教育改革里不迷失自己。新教育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的上弱化了教師的作用,將學生習慣聽講的慣性思維打破,把學生放到了課堂的主動位置上去,學生唯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搞好預習和復習,認真完成導學案,才能夠?qū)⒅R牢牢掌握。
2 提高“五步三查”課堂效率的措施
2.1 將教學形式多樣化,提高課堂效率
“五步三查”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學生做課堂主人的過程,這種教學模式的重心在于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自身自學能力。但是在教師教學時間被縮短的同時,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說,在教學《細胞組織》這一節(jié)時,在學生積極展示完導學案上的內(nèi)容之后,教師應該做一個總結性的發(fā)言,由于農(nóng)村教學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差,沒有條件讓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具體組織,這時教室就可以利用PPT或者短視頻等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幫助學生識圖并掌握細胞的具體組成及特點,這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就能夠從一個很模糊的理論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印象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用小獎品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積極參與課堂,這有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從而將“五步三查”貫徹落實到學生的課堂中,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2 以課堂為載體,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新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改革是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教師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在傳統(tǒng)教學的過程中,課堂的運用始終是傳播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學生一旦擁有了創(chuàng)造力,就能夠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加以理解變成自己的學問。比如說,在學習《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一節(jié)時,為了避免學生將新知識混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兩種細胞在A4紙上畫出來,從而對比記憶,而畫細胞的過程還在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的同時,又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知識點。在這個發(fā)展并培育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中,教師以課堂為載體,用知識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并教會了學生怎樣有效地將知識點串聯(lián)在一起,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又能夠在課堂中將“五步三查”貫徹落實。
3 確立教學目標,實現(xiàn)有效整合
3.1 注重總結,提高課堂效率
“五步三查”教學模式的貫徹落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學生在一個不斷探究地過程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那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及時的總結有利于學生將知識徹底掌握,學生也在不斷總結的過程中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教師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將“五步三查”的教學理念與課堂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3.2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科學學科的落腳點終究是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農(nóng)村學生相對與城里學生來說物質(zhì)條件稍差。因此,教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盡可能地去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掌握實驗規(guī)律。比如說,在學生學到《溶液,懸濁液,乳濁液》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用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來給學生舉例子,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實驗科學的興趣。生活中常見的關于溶液有食鹽水,汽水;乳濁液有石灰水,血液;乳濁液有牛奶,肥皂水等。教師在對學生啟發(fā)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fā)言列舉身邊常見的液體并進行分類。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制作這幾種液體,在多觀察地基礎上還要多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能夠有效的整個在一起,學以致用。在學生學以致用的這個過程中,從而也就貫穿了科學這一學科的精神要素,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4 結語
教學模式的改革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只有全體教師同胞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夠在貫徹落實“五步三查”的改革道路上越走越遠。從而培養(yǎng)出符合當代教育理念下的新人才,為推動教育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徐進娟.淺談“五步三查”下的高中的高效課堂教學[J].教育科學,2011(10):180.
[2] 陳華麗.淺談如何構造高效課堂[J].現(xiàn)代閱讀,20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