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娥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逐漸運用于學校教學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對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校的總體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英語專業(yè)的課程教學改革方案設計進行探討。
關鍵詞:校企合作 英語課程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市場和企業(yè)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企業(yè)對于人才能力的要求也逐漸提升。但是目前我國高職英語專業(yè)的教育中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無法滿足時代進步對于人才的需要,因此對于高職英語專業(yè)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英語專業(yè)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合理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對于英語專業(yè)的課程安排不盡合理,不合理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課程安排中大多以理論教學課程為主,缺乏實踐課程的設置,導致學生沒有機會進行實踐訓練。其次,高職院校的課程設計同當前的市場需求脫節(jié),課程的設置不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導致課程設置沒有針對性,不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大多數高職院校只注重對于學生英語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行業(yè)英語技能的訓練,導致學生缺乏行業(yè)知識,溝通能力低下,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最后,高職院校的英語專業(yè)課程設計往往過于繁雜,科目之間存在著交叉重復的現象,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課程教學手段落后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對于英語專業(yè)的課程教學手段較為落后。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常常處于被動狀態(tài),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學生很少有機會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教學模式單一,“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較為枯燥,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對于實踐的教學,導致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課程教材內容單一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使用的教材大多為學術性較強的教材,教材內容單一,課本中的文章篇幅長,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英語遣詞造句的訓練。但是高職院校的教學應當更加注重學生對于英語的實踐運用能力,使用學術性較強的教材進行學習不利于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其次,在大多數高職院校,所有類型的英語專業(yè)都使用同種教材,沒有突出各專業(yè)的專業(yè)特色,不利于學校對于學生能力的針對性培養(yǎng),降低了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英語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案
1.調整課程設置
針對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首先要在課程設置中加設實踐課程,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找準自身的定位,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并為下一步的學習制定計劃。在實踐課程開始前教師應當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工作。其次,學校對于英語專業(yè)課程的制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學校要密切關注市場變動對于人才的新需求,并將滿足市場需求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只有將市場變動作為教學的風向標,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人才,提升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最后,學校要合理設置英語專業(yè)課程,精簡課程結構,使教學更具針對性,避免課程重復和交叉,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改進教學手段
學校要對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落后的教學手段進行改進。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將理論知識同相應的案例相結合,將理論融入實際,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采取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將課堂放權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還可以進行課堂辯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將得到提升,增強了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和自信心。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利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不再枯燥乏味。教師還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例如情境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任務教學法,讓學生以個人形式或小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材施教法,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施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校應當聘請外籍教師為學生授課,讓學生能夠脫離母語的束縛,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最后,教師應當將理論課程教學同實踐課程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工作中提升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真切地體驗到市場對于英語人才的能力要求,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同實踐融會貫通。
3.更新課程教材
學校應當緊跟時代變化的步伐,根據市場需求對英語專業(yè)授課教材進行相應改革,將學術性較強的教材變?yōu)閷I(yè)性較強的教材,使教材內容同專業(yè)結合起來,在教材中增加情境案例的內容,將教學的重點從更加注重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轉移到更加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同時,學校還要根據英語專業(yè)不同的學習方向選定不同的教材,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突出專業(yè)特色,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課程內容也將得到有效的精簡,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專業(yè)技能得到提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效果大大增強。
小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市場對于人才的能力也出現新要求。但是在當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的課程教學中卻存在著種種問題,課程設置同市場需求脫節(jié)、實踐課程的缺乏以及課程之間的交叉重復、教學手段的單一落后以及教材內容設置的不合理,這些因素都阻礙著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為此要對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在教學中增設實踐課程,將課程設置同市場需求相結合,不斷改進教學手段,采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并加強對于學生的實踐教學,增強教材內容的專業(yè)性,使教學更具針對性,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不斷加強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的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覃潘燕.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 廣西教育,2013,(19):129-130. [2017-09-30].
[2]徐金菊. 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迫切性與可行方案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5,(16):99-100. [2017-09-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