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
摘要:新世紀之初,我國新課程改革進入了實施階段,這次改革涉及培養(yǎng)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改革、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課程資源開發(fā)、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師資培訓以及保障支撐系統(tǒng)等方面。這是一次由課程改革所牽動的整個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yǎng)大量創(chuàng)新人才,是一場前所有的深刻變革,更是一場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
關鍵詞:新課程;教學改革;模式
新課程規(guī)定了未來國民素質的目標要求,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迎接新世紀挑戰(zhàn)所做出積極準備的素質教育觀念。新課改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在繼承前人先進經(jīng)驗的基礎上也有了新的發(fā)展,作為澄源清流、潤根茂葉的教育工作者,在新課改的教育環(huán)境中其教育觀念的轉變也勢在必行。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和新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世紀沖突,這更應當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名一直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堅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用素質教育的觀念來理解和指導課程改革是課程改革和實驗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這些年以來,所有的改革幾乎是一邊倒的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呼吁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tài),尊重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對學生采用開放式評價和正向評價,于是課堂上聽得最多的就是“很好、真棒、祝賀你、你很優(yōu)秀”等等大快人心的詞語,課堂上一團和氣,熱鬧極了。正評價的確是我們應該常用的評價方式,但我覺得,這種評價很多時候并不能體現(xiàn)學生真正的狀態(tài),有些還會對學生形成誤導,使學生對自己缺乏客觀公正的認識,個別時候還會有掩耳盜鈴之嫌。
一、 什么是負評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說,評價是指對一件事或人物進行判斷、分析后的結論,評價有好壞之分,有正誤之差,正負之別。根據(jù)本人自己的理解,負評價是相對于正評價而言的,反映在師生共同參與的課堂上,其實就是敢于對學生說“不”,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對學生做出不好的評價,這個“負”,是從負面開始,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種評價方式,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種探索,是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一種更客觀真實的評價的“清醒劑”?!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這個初衷是好的,但很多教師對新課程要求的評價理念缺乏正確領會,把“鼓勵”“激勵”簡單地理解為“表揚”。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xiàn)千篇一律和不加甄別地一味給予贊揚,或者根本不敢對學生提出批評,還振振有詞地美其名曰“保護學生的自尊”。用表揚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并非是唯一途徑。負評價就是相對于這種現(xiàn)象采取的一種方式。
二、 負評價的可行性有多大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心理變化告訴我們,初中生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渴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關注,體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初中生開始進入青春期,生理變化逐漸明顯,對異性產(chǎn)生好感,但年齡上正好進入逆反期或叛逆期,外界的變化極易對學生產(chǎn)生刺激,使其做出“你讓向東偏向西,你讓打狗偏打雞”的情況。為教者應注重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標新立異,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出發(fā),認識事物的本質,提出新的屬于自己的見解,負評價就成為一種簡便易行的改變方法。學生進入初中之后,隨著知識的豐富,學習能力的提升,已經(jīng)具備了最基本的判斷能力,一味的鼓勵表揚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不真實、無所謂、都一樣的想法,甚至過多的表揚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盲目自大、昏昏然、飄飄然的不良后果,負評價反而會讓學生在歡樂的海洋中重新審視自己。對于那些心理素質稍差的學生,教師的負評價也可以讓他逐步地適應,從課堂到生活,再到社會,使其抗挫折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如何進行負評價
在進行負評價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有理、有利、有度”的原則。有理,就是要符合規(guī)律,正確評價,讓學生信服。負評價往往讓學生不易接受,習慣于表揚、很好、真棒的學生,猛然間聽到負評價,一定會驚訝、愕然,只有教師拿出讓人信服的理由,學生才會心服口服。此時的評價,教師要注意正評價為主,負評價重點突出,善于提出與學生不同的觀點,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有利是針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和基本的語文能力提升而言的,由于學生具有逆反心理,教師一味引導說教,學生可能并不理會,此時教師采用一下負評價,使學生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不得不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否則學生就沒有了展示自己成功的可能。但教師切記不要故意刁難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的負評價要有度。度是一把標尺,是一種底線,負評價本身是會對學生造成挫折的,如果過度,那將是教育的災難。教師應該在熟悉學生個性特點、了解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與學生建立一種溝通互信的平臺,負評價之后務必及時關注學生的變化,適當時機是要進行調整的。有利,這是教師采用負評價的根本目的,如果對學生無利,甚至適得其反,負評價的意義就蕩然無存了。
四、 負評價會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有哪些提升
首先,負評價可以使學生保持更清醒的頭腦。正評價過多的課堂,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取決于學習優(yōu)秀的同學,往往是教師提出問題,優(yōu)秀學生立即回答,教師及時表揚,很多同學也就會人云亦云,變成了沒有自己思想的墻頭草。負評價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觀點。其次,負評價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有了負評價,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要把問題的結果考慮到很多方面,發(fā)散思維、逆向思維等等都可以得到訓練。再次,負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真實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傳頌千古的不朽名篇,其作者所經(jīng)歷的何嘗不是滿滿的負評價?司馬遷的《史記》、屈原的《離騷》哪個不是在艱難困苦、無人理解、處處白眼的狀態(tài)下用無盡的心血完成的。學生理解了負評價,就理解了他們的不易,才會更加深入的走進作者,融入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之中。
負評價只是一種本人并不成熟的想法,是在聽取了課程專家的視頻講座之后突然之間萌發(fā)出來的一種想法,經(jīng)過自己的思索和整理呈現(xiàn)給大家,回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曾經(jīng)使用過的效果,也許會對大家有所啟發(fā),算是拋磚引玉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