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理念的指引下,重視培養(yǎng)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翻譯能力是迫切的需要。大學英語翻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顯示了學生的英語能力,而且對提升文學素養(yǎng)以及閱讀英文經(jīng)典的積淀都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于翻譯的重視不足,教師實際應用能力的欠缺,學生積極性不高,這些方面制約了學生在學習上的發(fā)展視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必須注重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扎實學生的英語功底,提升學生的翻譯水平,滿足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一、 引言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蓬勃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國家需要大量多元化的應用型人才,而在應用型人才需求中,英語是基礎橋梁,英語人才特別是翻譯人員在中國是急需的人才。而全國高校中只有百分之十的學生是英語專業(yè),另外百分之九十都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羅選民,2002),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1. 大學英語翻譯能力重視不足
學校領導及任課教師對待英語翻譯教學的態(tài)度,影響了學生對翻譯的重視以及翻譯的教學質量。當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開設的大學英語課程中,涉及翻譯的課程少之甚少。而且教學內容十分淺顯,學生自己的實際練習較少,難以滿足社會對翻譯人才的需求。另外,在大學英語教材中,鮮有涉及關于翻譯理論與技巧的教學內容,這樣就會造成翻譯不能得到很好的強化訓練,進而學生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都比較薄弱。
2. 教學模式陳舊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學模式理應跟隨時代發(fā)展與時俱進。但是,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傳輸,學生接受。在這個過程中,沒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學生跟老師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充分的交流與合作(楊璐,2014)。在這樣的翻譯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漸漸地失去學習興趣。
3. 大學生英語翻譯的積極性不高
在應試教育模式之下,教師注重的還是成績,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重視不足。教師可能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組織教學,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重視不足,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不高,他們會認為僅僅是為了學習,對自身沒有實際的提升。他們會疑惑學英語的目的是什么,學習的最大意義不過是通過四六級,這樣沒有長遠利益的驅動,學習的積極性日益消退。
另外,部分同學英語基礎薄弱,也是造成學習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比如,二本院校的理科生,他們以綜合成績排名考入大學,而英語成績相對弱,那么在這種學科成績不均衡的情況,讓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去做難度較高的翻譯,對他們來說,就好比沒有地基就直接蓋大樓一樣不牢固,不現(xiàn)實。預設的目標過于拔高于他們的能力之上,就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漢英文化的差異和思維轉化的不同也是讓很多學生對翻譯望而卻步的一個主要原因。長期受漢語思維影響的學生,對英語語言的轉換相對陌生,因此習慣于用漢語式的思維對待英文而導致屢屢犯錯,導致學生的積極性減退。
三、 應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為了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針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育部門及教師都應該從自身角度找出應對策略,以下就該問題提出三點應對策略。
1. 高校要加強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視
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提到,注重對大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主要注意力還是集中在聽、說、讀、寫,忽視了翻譯教學。因此,新時期的翻譯教學要打破常規(guī),教育部門及領導也要轉變傳統(tǒng)觀念,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進一步細化教學大綱,加大對翻譯教學的比例,為學生提供實際鍛煉的時間和空間,也可以在相關考試中增加翻譯內容的考查,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申穎,2009)。
2. 改革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目標是學生自身的能力應用,更注重實踐。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是一個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理論教學和實踐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分配翻譯任務,分小組活動,各成員相互討論,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讓學生在實踐中建立自信和成就感。另外,教師也可以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輔助教學,錄制微課,運用多種手段方法給學生補充更多的學習資源,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參加教學,主動填補自己學習的不足,真正成為應用型的人才。
3. 激發(fā)學生英語翻譯學習的興趣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強調的是興趣和能力,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僅僅以應試成績?yōu)闃藯U,而應該基于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興趣,注重實際運用能力。翻譯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采用由易到難的方法,先從翻譯簡單的句子入手,通過強化鍛煉,讓學生逐漸建立自信,然后選擇挑戰(zhàn)有難度的翻譯。另外,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注意向學生傳輸漢英思維的轉化方式,其他激發(fā)學生英語翻譯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各種形式,比如課前給學生朗讀優(yōu)秀的譯文,讓學生體會翻譯的傳神和魔力,激發(fā)其翻譯的欲望和想法。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英語翻譯競賽激發(fā)學生的翻譯熱情,通過比賽分出優(yōu)劣對學生而言是更大的一種激勵形式。
四、 結語
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提升,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也是符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高校領導,教育工作者及教師都應該重視翻譯教學,重視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學生自身也應該重視翻譯的練習,不斷強化實踐鍛煉,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以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
參考文獻:
[1]羅選民.中國的翻譯教學:問題與前景[J].中國翻譯,2002(4).
[2]申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學生翻譯技能的培養(yǎng)[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2):99-100.
[3]楊璐.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10).
作者簡介:李盼盼,河南省鄭州市,鄭州科技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