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靈魂回憶說對中學思想政治課“灌輸式”教學問題的應對

      2018-01-07 11:16:40杜曉叢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8年10期
      關鍵詞:灌輸式教學

      杜曉叢

      摘要:作為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常用教學方法之一的“灌輸式”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認為:知識是人的靈魂所固有的,通過理智和知覺的作用,人們便可以重新“回憶”起這些知識。這個學說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有很好的啟發(fā)。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課;“灌輸式”教學;靈魂回憶說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29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8)10—0120—03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中“灌輸式”教學的問題

      傳統教學認為,采用“灌輸式”的教學在中學生還不具備一些思想政治課程的基礎知識功底的時候,在短時間內快速地幫助中學生建立正確的知識體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程在加強中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時,不僅要求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信念、信仰,更要求中學生能自主做出正確的道德行為選擇活動。

      (一)“灌輸式”教學概述?!肮噍敗币辉~在使用的過程中一般有兩層含義:一是水流的注入,與“灌溉”的意思相近;二是“輸送”(知識、思想等)。在這里,主要探討的是“輸送知識”這層含義。在中學生思想政治課程中,“灌輸式”教學作為一種具體的教學形式,主要指用強制性的方法,把書本上的知識僅僅當作一種理論來外在的、單向的、抽象地“硬灌”到學生的頭腦之中?!肮噍斒健苯虒W給教師和學生預先規(guī)定了一個前提:中學生并沒有相關知識基礎,他們對于將要學習到的知識是無知的,即使有知,那也只是屬于簡單的、零碎的、主觀的日常生活經驗,甚至這些經驗是迷信的,而并不是為社會所認可的、客觀的真理。

      (二)“灌輸式”教學的問題

      1.“灌輸式”教學是種外在性、被動性的教學方法。在使用“灌輸式”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在把自己當作主體時,卻僅僅把中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客體,認為他們自身并不具備自主思考的能力?!肮噍斒健苯虒W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知識的搬運過程,認為中學生自身并不具備基本的知識素養(yǎng)。中學生在所有知識面前是一張白紙,是需要等待著教師印刻的。只要知識被傳達到中學生的頭腦中、只要他們完成了對知識的記憶就算完成了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與知識的關系為知識是被“灌輸”到他們的頭腦中的,學生是機械的,知識是不變的。這樣,原本來源于人自身的知識,卻變成了外在于人的了。

      2.“灌輸式”教學是理論說教、忽視中學生理性自省的教學方法。以往的教學是一種“粉筆加黑板”的純說理模式,中學生只需坐在座位上,支起耳朵,便可以接收到教師“投喂”到口中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只注重機械的、面對面的理論傳授,認為只要進行理論的傳達,中學生就能自主地消化吸收,自主地將其轉化成行動。整個教學過程只是按照教師自己預先設定好的教學方案來開展課程,教學在教師的嚴格操控之下進行,教師形式化地用自己的思考代替了中學生的思考、用自己的體驗代替了中學生的體驗,把自己的思考和感知過程強行地用理論轉述的方式投射給中學生。中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被充分調動自身的感官知覺,整個知識的獲得過程并不是中學生自己親身的生活經歷與生活實踐,并沒有真正成為整個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實踐者?!肮噍斒健钡慕虒W由于只強調灌輸知識、強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中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實踐性、思辨性,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這種方法的教育下,中學生不僅不能自主消化吸收所聽到的知識,也會漸漸對枯燥的說教失去興趣,這對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順利開展和中學生自身的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

      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主張每個人的靈魂并不都是白紙一張,這些靈魂在降生以前就已經具備了關于真理的各種知識。只不過由于靈魂進入肉體以后,與肉體的結合使靈魂受到了玷污,從而忘記了前世所已經擁有的知識。但是通過運用自己的理智和感官知覺,使得人們的靈魂可以“回憶”起這些知識。

      (一)在《曼諾篇》中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即一個人不僅不能對他已經知道的事物進行投入研究和關注,也不能對他還不知道的事物投入研究和關注。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柏拉圖主要在靈魂和肉體分離的二元說的基礎上,依靠靈魂不朽說和靈魂回憶說來論證了靈魂回憶說。

      他的論證是這樣的:人的靈魂是不朽的,世間萬物都有正反兩個對立的方面,靈魂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有一個叫做“死”的端點,那么它在生命的其他時刻就有一個關于“生”的開端,它可以復生,永不殄滅;因為靈魂能夠不朽地進行輪回,在數次的輪回過程中,就能夠接觸到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并弄清楚關于它們的各種知識;既然靈魂在前世都已經儲備過這些事物的知識,那么它就可以回憶起來它們來;且觸類旁通,靈魂接觸一事物就能想起一切事物的知識。這種回憶某一事物的知識的過程就可以稱之為“學習”。

      (二)《斐多篇》對《曼諾篇》是承接的,在《斐多篇》的開篇之初,柏拉圖首先引入靈魂回憶說的證明:“如果你對人們提出適當的問題,他們自己便會對一切作出正確的回答。人們心中要是沒有某些知識或對事物的正確了解,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當你要他們進行數學作圖或諸如此類的事情時,這種情形表現得特別明顯?!?/p>

      他又通過朋友與樂器的例子進行了佐證:當看到朋友所慣常使用的七弦琴時,眼睛里看到的是琴,心里想到的卻是朋友。眼前的事物是看到的,而朋友是回憶起來的。所以,當一個人看到、聽到或以別的方式知覺到某一事物時,他不僅知道了這個事物,而且也想到了另一個其知識與前一個不同的事物,那么我們說他是回憶曾知道的東西。

      關于“相等”的理念也印證了靈魂回憶說:在我們運用看、聽或其他感官知覺之前,我們的頭腦中已經有一個關于這個事物的完善形象,稱之為某事物的“相等”的理念,如相等的木頭、相等的石頭。具體的事物總是力圖達到它相等的完善的形象,但總是不可及的。這說明我們并不是從具體的事物里知道相等的理念的,那么,我們必定是早已經知道的,是靈魂所固有的知識。

      (三)《會飲篇》和《斐德羅篇》都把“愛情”當作各自的主題并進行論述,從而探討了關于靈魂在進人人的肉體之前是如何獲得對理念的認識,即對知識的認識的。這兩篇中把對愛情的理解歸之于“美的理念”,在所有的感官知覺中,對美的欣賞是最好的。“美”是理念世界與可見世界相聯系的媒介。靈魂的主要功能就體現于對“美”與愛的追求上。對其的追求也是靈魂達到真、善、美的途徑,也是獲得知識的條件。

      籠罩著神秘主義外衣的靈魂回憶說,在柏拉圖的思想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他的認識論的一個重要內容。該學說在先驗論的基礎上回答了普遍知識的來源問題,在認識領域里引起了一場巨大的變革,也為我們對知識的學習,即他稱之為的“回憶”提供了一條思考之路。在《曼諾篇》中柏拉圖向人們展示了靈魂對知識的固有,雖然被人們忘記了,但通過“回憶”仍然是可以重新獲得;在《斐多篇》中證明了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理智的反省和運用感官知覺來重新獲取知識;在《會飲篇》和《斐德羅篇》強調對“美”的追求和體驗也可以幫助人們重新找回自身前世所固有知識。這些觀點對中學思想政治課的“灌輸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起到了重大的啟發(fā)。

      三、靈魂回憶說對“灌輸式”教學問題的啟發(fā)

      (一)靈魂固有知識與“理智助產術”的啟發(fā)。在《曼諾篇》中,柏拉圖為了證明“知識就是靈魂的回憶”,他做了一個實驗。他采用被稱為“理智助產術”這樣一種方法,在他啟發(fā)性的反復引導下,讓一個從來沒有接受過相關教育的小童奴回憶起他靈魂之中所暗藏的關于勾股定理的知識。在這個試驗中他證明了靈魂回憶說:小童奴最后說出的答案是出自于他自己頭腦中的,不是任何人教授給他的,而是他自己通過原有的記憶自發(fā)回復的。若小童奴一直都知道這個答案,那他應該始終都知道,不會說他之前不知道。既然這個答案不是在這個時刻知道的,那么就不是在今生獲得的。在這里他指出我們稱之為的“學習”的過程,就是靈魂回憶起它前世就已經知道的知識的過程。同時也強調了理智引導的重要性,只要通過適當的引導,即使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小童奴也可以重新獲得知識。

      “灌輸式”教學認為中學生自身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中學生在課堂上只需要接受老師的知識“灌輸”就可以了。這樣就否定了中學生身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能動性。在柏拉圖看來,知識是人的靈魂所固有的,雖然現在忘記了,但是通過理智的引導是可以重新回憶起來的。教育應該用靈魂轉向的技巧,不是要在靈魂中創(chuàng)造視力,而是肯定靈魂本身有視力,但認為它不能正確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該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設法努力促使它轉向”。中學思想政治課對柏拉圖的“理智助產術”進行經驗借鑒,把知識當成是潛藏于中學生的頭腦中的,只不過他們自己本身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具備這種知識了。所以,教師的工作就是把中學生當作主體,發(fā)現中學生自身才是獲得知識這個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內因,這樣才能引導中學生的思維、調動中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中學生的潛能,擺脫理論“灌輸”的負面影響。

      (二)感官知覺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灌輸式”的教學偏重于理論說教,主張只要用理論的多次重復,中學生就可以牢記知識要點。但是,這種方法并沒有考慮到中學生是否真正把知識給吃懂、吃透,并沒有考慮到中學生自身對知識的反思發(fā)現。柏拉圖說:感覺是回憶理念,即回憶知識的不可或缺的條件,除非通過看、摸或其他感覺,我們不會也不可能得到它的知識。機械的、并不懂其內涵的記憶只能在短時間內有效,真正的記憶應該是聯想記憶,即從雜多的感覺出發(fā),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在中學生的思維中產生刺激、共鳴,從而引發(fā)他們自己的思考,形成深刻記憶。這樣當他們要回想某個知識時就可以調動記憶中存儲的情境記憶,引發(fā)聯想,因勢利導把知識呈現在大腦之中,以達到長久記憶的效果。

      因此在根據靈魂回憶說的關于要發(fā)揮理智和感覺器官的作用來獲得知識的說法,學??梢蚤_設一些能夠調動中學生感知覺,并引發(fā)中學生自主思考的活動來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比如,組織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引導中學生進行一場頭腦風暴,讓中學生能激揚情緒、各抒己見;組織中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幫助他們深入社會、親身體驗;組織中學生參觀紀念館,帶領他們感受歷史情懷;組織中學生進行社會服務活動,使他們能夠勇于擔當。有針對性地把知識的獲得與感知覺器官的調動結合起來,才能使中學生學得盡興、學得深入,更好的達到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

      中學思想政治課在每一個人的學習過程乃至整個人生中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灌輸式”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也不是中學思想政治課中唯一的問題,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更不是應對、解決“灌輸式”教學問題的唯一可行的理論。不斷發(fā)現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尋找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猜你喜歡
      灌輸式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高中政治教學中灌輸式與啟發(fā)式教學策略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8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灌輸式”教育后對受教者接受“發(fā)現式”教育的影響
      文教資料(2017年15期)2017-09-18 08:41:24
      教學活動中的交往與灌輸:三種教學類型的比較研究
      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試析“灌輸式”與“先學后教”文言文教學的優(yōu)劣
      新竹市| 凤阳县| 綦江县| 洱源县| 漯河市| 青州市| 敦化市| 汾阳市| 绍兴市| 阿克| 安庆市| 寻甸| 平邑县| 应城市| 卫辉市| 无棣县| 新泰市| 工布江达县| 德化县| 綦江县| 乌拉特后旗| 扎鲁特旗| 扎囊县| 宽城| 青浦区| 开远市| 图木舒克市| 平阳县| 玉林市| 南京市| 建始县| 林西县| 清涧县| 台北市| 台东县| 襄城县| 六盘水市| 毕节市| 封开县| 若羌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