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文
【摘 要】班級活動是學?;顒拥闹麝嚨兀桥囵B(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徑。因此,班級活動的設計要注重教育性,要具有針對性,要體現(xiàn)系列性,要把握時代性,要做到多樣性。只有做到這五個性,班級活動才能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班級活動 設計研究 五性
班級是學校最基本的組成單位,班級活動是學校一切活動的基礎和主要陣地,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發(fā)展個性特長、鍛煉意志品質,更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因此,如何設計班級活動,如何有效地開展班級活動,就成為每一位班主任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一、班級活動的設計要注重教育性
教育性是班級活動的靈魂,更好地育人是班級活動的根本目的。因此,確立的班級活動主題內容應具有鮮明的教育性,要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在各種活動中,依靠教育目標引領學生通過自身的參與,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去傾聽,去感受,更要通過自己的大腦去思考,真正確保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如:在清明節(jié)期間,我利用位于本地渠莊東苗子嶺上的“尼山區(qū)抗戰(zhàn)紀念館”這一紅色教育資源,設計了以革命傳統(tǒng)教育為主題的班級活動——《尋找烈士的足跡》。這一主題活動分三個階段:1.調查尋訪。在清明節(jié)前夕,開展以了解家鄉(xiāng)革命烈士事跡的調查活動,設計了“尋找家鄉(xiāng)的革命烈士”活動調查表,列出了發(fā)生在家鄉(xiāng)的著名的“小山戰(zhàn)役”“長座反擊戰(zhàn)”“十八盤保衛(wèi)戰(zhàn)”“泉溝伏擊戰(zhàn)”等抗日戰(zhàn)斗事件,讓學生通過走訪調查曾經(jīng)歷抗戰(zhàn)的本地老人,聽他們講當時的戰(zhàn)斗場景,了解當時的抗日鄒東支隊——尼山獨立營的抗戰(zhàn)故事、抗戰(zhàn)中犧牲的烈士的英雄事跡,變單純的說教為調查尋訪。2.講抗戰(zhàn)故事。班會上,每個學生講調查尋訪到的抗戰(zhàn)事件、抗日英雄的故事,通過調查尋訪和講故事,學生們感覺自己離革命先烈是那么近,對革命先烈是那么親。3.祭掃烈士墓。清明節(jié)當天,全校師生一起到渠莊尼山區(qū)抗日烈士紀念館祭掃革命烈士墓。在紀念館內,同學們親眼目睹了抗戰(zhàn)時期的一些實物、文字資料,了解當年鄒東抗日根據(jù)地抗擊日寇的具體情況,對當年“尼山抗日支隊”的抗日事跡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當看到了抗戰(zhàn)時期先烈們居住的山洞、草房等生活場所是那樣的簡陋、條件是那樣的艱苦、斗爭是那樣的殘酷時,更加激發(fā)了孩子們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在紀念碑前,同學們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以少先隊特有的隊禮向革命先烈獻上了自己最崇高的敬意!本次班級主題活動結合地域資源,注重教育性,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班級活動的設計要具有針對性
班級是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學習和生活,學生或多或少地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有學習上的,有生活上的,也有人際交往上的。有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不但會影響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而且會影響整個班級的氛圍。因此,作為班主任要關注隨時出現(xiàn)的問題,適時地針對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組織開展班級活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學生中會出現(xiàn)一些攀比的現(xiàn)象,比誰穿得好,比誰吃得好,比誰的文具盒漂亮等等。針對這些情況,班主任可以設計一些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體會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認識到自己只在吃穿上攀比是不對的。還可以讓孩子們對家庭收支情況進行統(tǒng)計,在記一記、算一算中知道每一分錢都是父母辛勞工作的報酬,家庭開支要計劃統(tǒng)籌,應該珍惜節(jié)約每一分錢,從小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又如:針對學校因覆蓋村莊多、路途遠、交通不便,學生上學時有乘坐“三無”車輛,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組織了以“安全出行,珍惜生命”為主題的班級活動。通過組織學生觀看交通安全事故教育視頻,制作“交通安全手抄報”,發(fā)放“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活動內容,讓學生及家長認識到乘坐“三無”車輛的危害性,從而樹立拒絕乘坐“三無”車輛的意識。同時,還與每一個學生和家長簽訂《拒乘“三無”車輛承諾書》,保證不再乘坐“三無”車輛上學。在隨后的日子里,通過調查反饋,全班四十多名學生無一人再乘坐“三無”車輛上學,確保了學生的人身安全。班級活動針對校情、班情、學情來設計,才能達到教育的有效性。
三、班級活動設計要體現(xiàn)系列性
班級活動,特別是主題活動是一種很受學生歡迎的極富教育意義的組織形式,但這種組織形式不可能在一兩次活動中就能夠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只有開展系列化活動,用整體的教育思想指導主題教育活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主題班會的效用,達到預期的效果。
如:“學雷鋒”活動是學校長期開展的一項傳統(tǒng)教育活動,但由于雷鋒的故事已歷史久遠,孩子們對雷鋒并不了解,雷鋒是個什么樣的人?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他?我們應該向雷鋒學習什么?甚至還有孩子覺得學雷鋒已經(jīng)過時了。這些問題不解決,學雷鋒活動自然也談不上有什么好的效果。為解決這些問題,我把學雷鋒活動分為兩個階段:1.講雷鋒的故事,賦予“雷鋒精神”時代特征。首先讓學生收集雷鋒的故事,了解雷鋒精神。通過讀《雷鋒故事》,聽長輩講雷鋒的故事,上網(wǎng)絡查找收集各行各業(yè)“學雷鋒”活動的故事。然后在班會上讓學生分享雷鋒和全社會“學雷鋒”活動的故事,并開展討論:什么是雷鋒精神?雷鋒精神過時了嗎?通過對雷鋒事跡的收集、整理、講述和傾聽,使學生對雷鋒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通過調查、討論、觀點碰撞,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雷鋒精神是永遠把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愛國精神;是以幫助他人為最大快樂的助人為樂精神;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是刻苦學習、鍥而不舍、銳意進取的“釘子精神”……這樣的精神是社會發(fā)展的精神力量,是人們渴求的精神價值,是不會過時的,雷鋒精神代代相傳。2.開展“學雷鋒”實踐活動。學生對學雷鋒有了熱情,明確了學雷鋒的方向,要及時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學雷鋒活動。成立“學雷鋒做好事”“學雷鋒助人為樂”“學雷鋒互幫互學”“學雷鋒獻愛心”“學雷鋒講衛(wèi)生”“學雷鋒守紀律”等學雷鋒活動小組,將學雷鋒活動和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組織管理、各項特色活動結合起來,使學雷鋒活動成為一項長期開展的傳統(tǒng)系列活動,改變了那種“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的現(xiàn)象?!皩W雷鋒”主題活動設計的系列性,既可以把活動舉辦得有聲有色,促進班風學風的建設,又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充滿正能量。endprint
四、班級活動設計要把握時代性
班主任在班級活動設計中要注重把握時代的脈搏,讓學生觸摸時代的氣息,要善于從時事中抓住有教育意義的題材,有效組織開展班級活動。
如前一段時間,新聞媒體報道了一些“校園欺凌”事件,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害者”造成傷害,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于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為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靶@欺凌”更是對“受害者”造成身體上和心靈上的雙重創(chuàng)傷,容易留下心理陰影,長期難以平復,甚至影響終身。為此,我設計了“遠離暴力,杜絕欺凌”的主題活動。通過觀看《校園暴力》視頻資料,了解“校園欺凌”表現(xiàn)形式;舉行“遠離暴力,杜絕欺凌”的演講辯論會,明了“校園欺凌”的危害及法律責任;找一找我們身邊是否存在“校園欺凌”事件,對照并反思自己的言行;爭當“小小安全守護員”,學習在現(xiàn)實生活中自我保護、免受侵害的方法;編輯“拒絕暴力手抄報”,向全社會宣傳“遠離暴力,杜絕欺凌”。尤其是在活動中,師生共同總結了“安全小貼士”:不參與學校暴力事件;上學不要多帶錢、不帶手機;上學和放學期間要等待家長接送或結伴同行;遭遇“校園欺凌”時,應及時告知老師或家長,有必要時撥打報警電話110。這樣的班級活動設計,搭準了時代的脈搏,抓住時代特色,貼近學生生活,接近社會現(xiàn)實,教育才不會出現(xiàn)“空洞”現(xiàn)象。
五、班級活動設計要做到多樣性
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比較強,唯有豐富多彩、具有創(chuàng)意、開放性強、參與度高的活動才能激發(fā)起他們積極參與活動的激情。如: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學會保護自己”“我是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小模范”;以學習為主題的“爭戴小紅花”“一幫一一對紅”;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我是媽媽的小幫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德育教育為主題的“學雷鋒做好事”“我是守紀小模范”等。還可以結合一些節(jié)日開展主題活動,如母親節(jié)可以開展“我?guī)蛬寢屪黾覄铡薄拔医o媽媽畫張像”等感恩活動;國慶節(jié)開展“歌唱祖國”“彩筆繪祖國”“詩畫中國”等特色活動。這樣不僅使班級活動具有教育性,而且具有趣味性,可以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自己喜愛的活動中來,都有施展身手的機會,心理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總之,在設計班級活動時要堅持“五個性”原則,既要根據(jù)學校的工作安排,又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的情況,開創(chuàng)性地設計一些讓學生樂于參與、易于組織,讓學生有更大收獲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班級活動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班級管理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紀微.班主任班級活動處理藝術[M].大連: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耿書麗.“走出”班主任的十項修煉[M].大連: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山東省鄒城市田黃鎮(zhèn)辛莊小學 273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