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云
摘要:針對問題學生,在歷史教學中使用新的“四點教學法”進行教學,將教學過程分為“起始點、中心點、著力點、升華點”,讓知識隨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逐漸深入和升華,達到實現(xiàn)各種教學目標的目的。
關鍵詞:問題學生 歷史課 “四點式”教學
一、起始點教學
中學時期學生的思維活動是最活躍的階段,但中學時期也是健康人格和意志品質成長和形成的關鍵時期。在起始點的教學階段,要將紛繁復雜的歷史時間和歷史事件用學生的語言和學生的思維活動規(guī)律模式進行設計,以學生的思考線索和興趣為切入點,讓問題學生在教學的開始階段就迅速地集中注意,全面投入課堂學習中,自覺自愿的去思考想象,自覺自愿的去討論分析,這樣的學習無疑是有效的。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世界歷史上冊第一課《人類的形成》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一般是以課文中《郝胥黎在演講》的歷史故事導入新課內容學習的,這樣的導入,學生由于不認識郝胥黎,對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也很陌生,因而學生幾乎沒什么興趣,也就引不起學生的共鳴和參與,更不用說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和思考。所以,教師認識到學生的這些問題后,就要想法進行設計,將學生真正引入課堂。比如,設計一個照片展示,讓學生將自己及家人收藏的像元謀土林和元謀猿人、北京人的風光照,博物館參觀照、旅游照等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解說,讓學生“說歷史”“說見聞”,教師及時引導進入課堂。這樣的啟發(fā)教學會更具思維活力,更有歷史時效性,學生的想象力會更豐富多彩,教學效果會更好
二、中心點教學
對于學習偏常的問題學生來說,要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無異于讓這群學習上原本就懶惰,沒自覺性的中學生放任自流,是“以子之短攻其之怕”,不會有什么實質的效果的。
在對問題學生的中心點教學階段,要清醒認識到問題學生的根源和結癥,利用歷史課文中圖文并茂的優(yōu)勢,緊扣課文讓學生讀、說、講、畫,既解決了學生讀不通課文的煩惱,又讓學生“閑不下來”,盡自己所知的說歷史故事、講歷史事件、畫歷史人物,克服了教師“一言談”的講授學生們認為的繁雜的知識,達到突破中心知識點的教學目標。如在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知識中心點的教學有三塊,即《河姆渡的原始農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大汶口原始居民》,在教學中,就要把握“河姆渡半坡大汶口”這條從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歷史線索,讓學生講講原始社會的故事、說說那時人們的生活情況,畫畫那時人們居住的房子,用的東西,再想想那時的人們吃什么等,充分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說自畫自己評”,達到掌握中心知識的目的。
三、著力點的教學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學生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的集中一般不超過15至20分鐘,也就是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在對問題學生歷史教學過程中,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找到學生思維變化的著力點,讓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安全著陸”。具體的措施是,將“練一練”與“活動與探究”環(huán)節(jié)改變設計為“我來說歷史”,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從所有渠道學來的形式“話說”歷史,不拘泥于形式,使學生在自我表演中品嘗學習成功的快樂。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8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一)的教學中,為了讓問題學生在學習掌握了文字的演變、天文歷法和醫(yī)學的成就及屈原和“鐘鼓之樂”三塊內容后,可緊扣課文,讓學生自編順口溜來說說所學知識,隨后,教師也可參與,引導學生在開心中再次重溫課文。
四、升華點的教學
初中歷史課文的每一課幾乎都有《自由閱讀卡》的內容,這是教材編寫者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而設置的。作為課程教學的延展和升華,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利用好《自由閱讀卡》讓學生的道德情操、思想認識、知識結構等得到進一步升華。如人教版九年級世界歷史下冊第五單元第10課《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的教學中,自由閱讀卡的內容是《獨立國家聯(lián)合體的成立》,較為簡潔,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引入《斯大林晚年政治體制的僵化》、《赫魯曉夫的改革》等知識,讓學生思緒隨著教師的講解回到那段他們不了解,也沒經歷的歷史生活中,理解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艱辛和曲折,珍惜今天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在經歷了“煉獄”般的考驗后,獨立自主地走出自己特色道路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幸福生活。
問題學生的課堂教學原本就較為困難,學生們偏常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讓從事工讀特殊教育教學的專門學校教師要付出比普通中學強度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但問題學生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和突破口,這里所闡述的歷史課教學中使用的“四點教學法”只是在遵循課堂教學常規(guī)和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在教育先賢們的理論指導下的一些初淺的認識和探索,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學生們會從教學中長大,教學的方法也會不斷創(chuàng)新,我堅信,將來的教學一定會更加適合學生。
參考文獻:
[1][美]布魯斯·喬伊斯.教學模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