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曉
【摘 要】思想品德課教學需要走向有效教學,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是鮮活的、新穎的、有趣的,充滿活力。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創(chuàng)新;藝術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活力”,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自主地、自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能夠生動活潑的學習知識,積極主動地得到發(fā)展。因此,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是鮮活的、新穎的、有趣的,充滿活力。
一、生活課堂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等觀點,的確,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chǎn)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思想品德課具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鮮明特色,是一門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課程,學科本身就要求課堂教學過程要充滿生活味道。在學習七年級上冊《平等尊重他人》時,向學生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著名作家在報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后,收到了一位讀者的來信。信中說:“你原本是我非常敬重的作家,但是,你這篇文章中用的‘殘廢一詞深深刺痛了我。我是殘疾人,但我并不是個‘廢人,我還開著書店,并在賣著你寫的書,可我是否就‘廢了呢?”這位作家讀信后十分愧疚,立即公開向這位讀者道歉,并向公眾承認‘殘廢這個詞用錯了,還提醒大家將來不要再錯用這個詞。學生聽后若有所思,它不僅讓學生明白了在生活中要注意用詞的準確性,更使學生懂得了人與人之間要平等交往、互相尊重!在教授《青春悄悄來》這一課時,給大家展示了“青春期飲食提醒”,提醒青少年日常飲食應多樣化,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保證身體發(fā)育所需。
二、情感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關注學生在學習探索知識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想法設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活動、巧用漫畫等,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使學習過程趣味盎然,學生愛學、樂學,樂在其中。比如:①、活動法,通過活動、競賽、游戲、操作等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團結、合作的優(yōu)良品質,初步形成自律、自學、自理、自護、自強的生活能力。在教學七年級思想品德《愛在屋檐下》一課前,我受一位優(yōu)秀老師教學的啟發(fā),安排了“護蛋一星期——體會父母心”的體驗活動,讓每位學生自備一枚生雞蛋,然后在一星期內(nèi)像媽媽照顧自己一樣照顧這枚“蛋寶寶”,除了在校上體育課和在家洗澡外,必須全天隨身攜帶,不能讓它有半點損傷。學生們的保護措施真是五花八門,盡管如此,“蛋寶寶”還是有遇到危險的時候,經(jīng)過一個星期護蛋的體驗,同學們從中體會到父母養(yǎng)育自己的辛勞,理解了生命的珍貴,更體會了父母對自己的愛,也學會了感恩。②、討論法,通過小組討論、組際交流、班級匯報等多層次討論,運用辯論、假設、推理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勇于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客觀對待同伴的意見,在討論中學會合作,在競爭中懂得寬容。③ 、模擬法,通過表演、角色置換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獲得多重心理體驗,在角色比較中獲取新知,在生活情境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在教學八年級《財產(chǎn)留給誰》一課時,采用了模擬法庭的形式。
三、藝術課堂
有效的思品課堂教學帶給學生的應是享受,是歡愉,是精神的升華。教學中我經(jīng)常運用一些藝術手段,使課堂充滿趣味,飽含情味,具有韻味,令人回味。從而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漸趨深刻,心靈得以飛翔,行為更富人性;使學習活動成為一個富有詩意的、快樂的、主動的和個性張揚的過程。比如:在教學《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一課時,采用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和李克勤的《紅日》等,這些藝術手段的運用,增強了課堂教學氣氛,較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多媒體技術把色彩、動畫、音效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圖文并茂”,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學八年級下冊《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時,運用了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將姹紫嫣紅、生機勃勃的花草樹木圖片展現(xiàn)與學生眼前,使學生身臨其境,深有感觸。 比如:以幽默的語言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思品課在很多人的認識中,是一門枯燥無味的課程,學生厭學、教師厭教。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畫等都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新鮮感,讓學生從笑聲中明白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四、創(chuàng)新課堂
開放式思想品德課教學,特別注重前伸與后延。前伸,是教師在課前要走向學生,蹲下來觀察、了解他們的思想、生活實際,同時將視點延伸至班級、學校、家庭、社會等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教學結構的開放,更體現(xiàn)于關注學生的課后行為。教師要關注學生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并采用針對性活動,使思想品德課的后延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思想品德教師從自身的角度,結合教學實踐,靈活應對,并不斷嘗試和實踐,就能從根本上帶來課堂教學的有效乃至高效,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就有出路。
參考文獻:
[1]《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周小山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2]馮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王曉寧.農(nóng)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現(xiàn)狀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