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化學知識正遷移研究

      2017-02-25 20:12:52劉梅
      成才之路 2017年6期
      關鍵詞:化學教學能力培養(yǎng)教學設計

      劉梅

      摘 要: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存在較大差異。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發(fā)展,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化學教學中通過利用小實驗、科學史、精心設計例題、有效提問等小活動,培養(yǎng)并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實現(xiàn)知識的正遷移。文章主要從個人如何利用好化學實驗,成功導入新課,優(yōu)化教學設計三個方面入手,研究如何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化學知識正遷移。

      關鍵詞:化學教學;正遷移;興趣;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導課

      中圖分類號:G421;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6-0036-02

      每當學生面臨新的學習任務時,都可能會有意或無意地與之前所學的知識、技能相聯(lián)系,而后繼的學習也會對頭腦中原有的結論施加某種程度的影響,心理學家用“遷移”這個概念來描述這樣的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起促進作用的稱為“正遷移”,反之,稱為“負遷移”。知識的正遷移,能使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后繼學習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解答題目時常常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原有的基本概念,也有的學生常常由于疏忽概念中的某些條件,特別是隱蔽的重要條件,因而出現(xiàn)了負遷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知識的正遷移呢?這就需要教師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知識和技能的正遷移。

      一、有效導課,引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認識世界、渴望獲取科學文化知識和不斷追求真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到直接的推動作用。學生對學習化學有了興趣,就會在學習活動中變得積極、主動,促進知識和技能的正遷移。同時,在化學學習中,教師只要導課得當,就能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這種動機是學生學習最持久的、最穩(wěn)定的動力,也是促進知識正遷移的強大動力。

      1. 以趣入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睗夂竦呐d趣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或者給學生講一個有趣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學習“硫酸”時,教師不妨先做一個濃硫酸使蔗糖變黑的實驗;學習“苯”時,教師可先給學生講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夢見蛇咬住自己尾巴形成環(huán)的故事,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2. 以史入境

      凱庫勒曾說過,化學史也就是化學家的歷史,化學發(fā)展的每一步都和化學家息息相關,他們勤奮探索、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精神和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一些生動的化學史資料,把化學知識與歷史背景、正確與錯誤矛盾斗爭的曲折過程以及化學家所運用的研究方法等介紹給學生,這個過程往往也是學生學習認識的轉(zhuǎn)變過程,能讓學生對相應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對所講內(nèi)容也更易于理解,便于記憶。如在學習“工業(yè)合成氨”時,可以向?qū)W生介紹化學發(fā)展史上的“水門事件”。合成氨工業(yè)的創(chuàng)立不僅開辟了人工固氮的途徑,在一定歷史時期有效促進了糧食增收,而且對整個化學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先后有兩位化學家因此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然而,探索合成氨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許多化學家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如法國化學家勒夏特列和德國化學家瓦爾特·赫爾曼·能斯特都為此付出很多努力,但沒有成功,最終由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攻克這一令人生畏的難題,并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弗里茨·哈伯的發(fā)明使大氣中的氮變成生產(chǎn)氮肥的、永不枯竭的廉價來源,從而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依賴土壤的程度減弱,因此被稱作解救世界糧食危機的化學天才。遺憾的是天才因錯誤的信仰——他完全效忠于德皇,將其所有的才華投入到毒氣彈的研制和使用中,最后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痛苦和死亡。這樣既能迅速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觀教育。

      二、利用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穩(wěn)定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做好化學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而且還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總結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受時間、課時限制,學生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嘗試每一個實驗。同時在實驗時,有的學生甚至害怕做實驗,教師也無法逐一指導。這些現(xiàn)象除了要求教師積極引導,關注學生,還要通過優(yōu)化實驗、增加小實驗等方法,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開闊學生的視野,盡量讓學生做好實驗,使他們從內(nèi)心體驗到自己實踐而帶來的喜悅和成功感。

      三、多讓學生動手實驗,誘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

      如果學生對化學實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自覺性和持久性,他們就能夠主動鉆研,認真觀察實驗,精準操作。這樣,必然有利于學生的知識的正遷移,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和操作技能也更加牢固。例如,在學習“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后,學生對溶液的導電能力強弱的判斷總是不到位,認為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強于弱電解質(zhì)溶液。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做以下兩個實驗。實驗1:相同條件下的鹽酸、氫氧化鈉、醋酸、氯化鈉、氨水的導電實驗。實驗2:在盛有氫氧化鋇溶液的燒杯中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硫酸的實驗。在實驗后組織學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展開討論,這樣學生順理成章得出結論:實驗1說明,強、弱電解質(zhì)導電能力是有條件的,即需要電解質(zhì)濃度相同,體積相同。實驗2通過實驗現(xiàn)象,進一步驗證了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不一定強于弱電解質(zhì)溶液。同時,硫酸鋇的溶解度小,硫酸鋇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數(shù)目少,因此導電能力自然弱。這說明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電解質(zhì)的強弱無關,取決于溶液中自由離子濃度的大小。

      2.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經(jīng)常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刺激和保持學生對化學的穩(wěn)定興趣,就會促使他們學習興趣的高漲,促進他們對事物深入探索、主動獲取知識,進而促進了學生的知識的正遷移,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SO2的性質(zhì)”時,SO2 的還原性是教學重點,但課本上關于還原性的實驗很少,學生很難掌握這一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準備以下試劑: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BaCl2溶液、3%H2O2溶液、注射器(已收集適量SO2)。

      教師在課堂中讓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在學生設計的方案中選擇典型實驗方案并進行分組實驗。實驗1: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 ,觀察現(xiàn)象。實驗2:向溴水中通入SO2 ,觀察現(xiàn)象。實驗3:向3%的H2O2溶液中通入SO2 ,觀察現(xiàn)象。針對第三個實驗用雙氧水與SO2反應驗證SO2的還原性,提出問題:“你認為可行嗎?如何設計實驗證明兩者確實發(fā)生了反應呢?”接著教師提供資料(BaSO3沉淀可溶于稀鹽酸,BaSO4沉淀不溶于稀鹽酸),繼續(xù)指導學生設計對比實驗:1)向上述學生實驗3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然后滴加稀鹽酸,觀察現(xiàn)象。2)另取一試管,向試管中加入BaCl2溶液,然后通入SO2,觀察現(xiàn)象。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實驗探索得出結論,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動手機會,更能在課堂活躍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甚至是獨創(chuàng)性的見解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有意識地把實驗所帶來的直觀興趣引導到化學變化的因果關系或?qū)嶒灡举|(zhì)的研究上來,發(fā)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之不僅成為做好化學實驗的動力,而且也成為促進學生心理品質(zhì)良好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四、優(yōu)化探究模式,強化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探究興趣

      科學探究是化學課程標準提倡的重要理念,它涉及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獲取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

      1. 注重有效提問,調(diào)動學生探究好奇心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教與學信息傳遞的一種重要方式。一個有效的問題不僅能激發(fā)學生思考、探究的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并能主動去面對挑戰(zhàn),最終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分子間作用力”后,學生總會錯誤地認為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強弱和熔沸點高低是成正比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提出以下三個思考題:1)氯化鈉晶體熔化,電解水生生氫氣和氧氣,都需要一定的能量,這是為什么?2)用化學鍵的觀點來分析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什么?3)干冰汽化現(xiàn)象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么干冰汽化過程仍需要吸收能量?這樣以主動啟發(fā)步步引入來吸引學生,使之在積極思考中推論出正確的結論,能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 精心設計例題,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例題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梁,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典例題既能使整節(jié)課結構嚴謹,又能使知識得到概括和深化。教師通過對經(jīng)典例題的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深化基礎知識,消除困惑,糾正存在的問題,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主動探究并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酸堿中和滴定”后,學生對用酸堿指示劑判斷滴定終點雖然已經(jīng)熟練掌握,但是在習題中碰到用其他物質(zhì)做指示劑或不用指示劑時就會一籌莫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設計如下例題:針對以下四種滴定實驗,請問如何判斷滴定終點?1)NaOH 溶液滴定硫酸溶液,用酚酞做指示劑。2)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Na2SO3 溶液。3)碘水滴定Na2S2O3 溶液,用淀粉做指示劑。4)NH4Fe(SO4)2溶液滴定TiCL3溶液(Ti3++Fe3+=Ti4++Fe2+),用KSCN溶液做指示劑。這樣,學生通過對這幾個問題的深入分析,很容易掌握從多角度、多方面判斷滴定終點的方法。

      五、結束語

      教學實踐證明,知識間的干擾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只要教師積極從多方面多途徑去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盡量防止和消除知識的負遷移,就能夠讓學生有效掌握新知識、新技能,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科素養(yǎng),提高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高志賢.中學化學教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06).

      [2]張一兵,陳熹.論中學化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8(03).

      [3]左代群.中學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化學興趣[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09).

      [4]歐斯云,李昌倫.化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02).

      猜你喜歡
      化學教學能力培養(yǎng)教學設計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29:37
      多媒體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構建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高中數(shù)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轉(zhuǎn)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
      數(shù)學歸納法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03
      桑植县| 运城市| 淮阳县| 清徐县| 四平市| 汝南县| 富川| 南投市| 昌平区| 苍南县| 法库县| 竹溪县| 建瓯市| 凤城市| 白河县| 新丰县| 普兰县| 大关县| 阿瓦提县| 保山市| 苍梧县| 清远市| 全州县| 靖西县| 炉霍县| 乳山市| 沾化县| 泗水县| 许昌县| 宜春市| 读书| 广宁县| 茶陵县| 建阳市| 米易县| 黑河市| 江口县| 孙吴县| 衡山县| 扶余县|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