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梅
摘 要: 國家越來越重視高職教育,但高職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為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廣大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和思考。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數學教學 學習興趣 分層教學
當前,國家對高職教育越來越重視,職業(yè)教育迎來了發(fā)展的大好時機。然而,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數學基礎較差,缺乏學習自信心,這是高職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實際能力?筆者進行了認真思考。
一、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應大力推廣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生動的圖像、聲音、動畫方式使原本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在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的同時,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采用這種手段教學,學生會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激發(fā)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學習理論知識后,教育引導學生將學到的數學概念和計算理論應用于實踐,解決專業(yè)上的實際問題。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教學,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數學化,體現數學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的思想,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一位優(yōu)秀教師外在的形象魅力、語言魅力和人格魅力等,都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注意自己的形象,以智慧風趣的語言感染學生,以高尚的品德征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因欽佩你而喜歡你所教的課程。學習數學的興趣會直接影響高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克服自卑心理,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存在自卑心理,教師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是提高學習成績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耐心細致,與學生保持潤物細無聲的心靈溝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以激勵和表揚為主,讓學生感到教師關心自己、注意自己,感覺到受尊重、有自信,才能更好地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平時要多和學生聊天,多鼓勵他們,使他們真正認識到只要努力人人皆可成才。采用多層次激勵,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三、注重數學知識積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好習慣
培養(yǎng)高職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必須從基礎抓起,從點滴做起,堅持不懈地反復練習,日積月累,在課堂上不能簡單模仿,還要掌握方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課堂上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課后勤奮復習,把握知識的聯系性。同時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結構特點,弄清前后知識的有機聯系;把握好學習節(jié)奏,訓練思維速度;善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注意課堂練習,培養(yǎng)測試分析能力;抓解題指導,合理選擇解題方法;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揮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了解掌握數學知識體系,注重教材知識篩選運用
高職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銜接比較緊密,任何一個知識的疏漏都會影響后面學習。高職與高中數學教材中有許多知識相關聯,而高職學生數學基礎不扎實,若丟棄與高中相關知識直接講解高職知識,學生很難聽懂。因此,教師要做好高中知識與高職知識的銜接工作,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注意對高中有關知識的復習,更要注意講清新舊知識的區(qū)別與聯系,適時滲透轉化和類比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溫故知新,使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愉快地接受新知識,為學習專業(yè)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教材使用過程中注重靈活性,針對不同專業(yè)調整教學大綱。高職院校分設好多專業(yè),不同專業(yè)所用知識不同。高職教師應根據自己所教專業(yè)對數學教材靈活處理:保持主體內容不變,尊重數學知識系統(tǒng)性,根據不同專業(yè)進行適當的順序調整或內容增補,制定不同專業(yè)的教學大綱,使調整的數學內容與專業(yè)課很好地銜接。這樣,通過對數學教材的靈活運用,根據不同專業(yè)數學教學大綱,基本適應專業(yè)課對數學知識的需求,增添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實現基礎課為專業(yè)課服務的目標。
五、注重因材施教,抓好數學課分層教學
高職數學只有抓好教學科學性,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數學教學在抓好常規(guī)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還要根據學生學習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情況采用分層次教學,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所謂因材施教就是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特有的知識水平開展教學工作,這是今天教育教學中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在教學中要堅持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兼顧的原則。備課中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同層次學生提不同要求。布置作業(yè)時設計分層次的題目,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在教學中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層次化教學,使后進生“跟得上”、中等生“跟得好”、優(yōu)等生“跟得優(yōu)”,從而滿足不同層次高職學生的需求,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
課題:本文系省級課題《職業(yè)院校數學教學改革與質量提高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