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利民
摘 要:電子電工類課程在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是一門專業(yè)化非常強的學科。從中職電子電工類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和中職教育電子電工類課程改革的方法兩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電子電工;課程改革;人才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0-0041-01
對當前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子電工類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探究,提出進行電子電工課程改革的方法,旨在能夠有效提高中職院校電子電工課程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中職電子電工類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比較陳舊。當前電子電工類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教學理念比較落后,當前的專業(yè)理念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局面中,在教學過程中很少會涉及到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和素質。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所以對于許多先進的現(xiàn)代教學模式缺少相應的研究,沒有針對教學實際內容進行有效整合,現(xiàn)代中職教育的特色以及實際水平得不到有效的展現(xiàn),最終將會影響到中職教育的效果。
(2)教學方法比較簡單,學生主體作用得不到發(fā)揮。當前在中職電子電工專業(y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為主,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更多地受限于課本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在這種簡單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掌握了簡單的理論知識,但是缺少具體的學習、思考的過程,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沒有進行有效的理解和消化。這樣就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這樣就會使培養(yǎng)素質全面的技能型人才受到影響。
(3)缺少完整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當前在中職電子電工教學計劃的制訂方面,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自身的特色,在教學大綱上也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對于實際的課程安排,并沒有很好的計劃,這就會使教學的整體進度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在課程設置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的時候會出現(xiàn)一些重復的情況。例如,“電學知識”與物理課程中重復的比例比較高,這樣就會使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學習空間受到排擠,學生缺少進行技能進修的時間,最終影響了學生的技能形成。
二、中職教育電子電工類課程改革的方法
(1)優(yōu)化教學理念,加強改革認識。對中職教育中電子電工課程改革,應該注重中職電子電工的實際課程特點,轉變教學理念,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方面。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在充分學習理論知識基礎的同時,應該用理論指導實踐。其次,教師應該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步伐,認真研究市場的實際需求,重視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技能,并具有學以致用的能力,最終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對于電子電工人才的需求。
(2)豐富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形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應該豐富教學方法和形式。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電子電工課程具體性不強,如果教師僅僅進行口頭講解就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內容分解演示,針對電子電工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通過PPT或者視頻播放進行講解,這樣可以使學生對重難點有一個很好的掌握,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師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針對不同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學生,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最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大家互幫互助,彌補各自的學習漏洞進行有效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3)優(yōu)化教學模式,開展實踐練習。針對當前教學模式,電子電工類課程改革應該優(yōu)化模式,進行實踐練習。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的比重。教師應該通過以練促學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技能。例如,可以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有更多的實習機會,驗證理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的時候,應該留出實踐的時間,為學生后期的實踐演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4)革新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課程模式。學校在設置課程的時候,應該針對理論和實踐兩個模塊。同時,應該針對市場的實際需求,設置與其相適合的模塊,這樣能夠使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更加有實際意義的練習,能夠為其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學生個人學分設置上也應該針對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兩個部分,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實踐練習的重視,促進其對于電子電工綜合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最終成為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等職業(yè)教育電子電工課程改革過程中,涉及到了教師、學生和學校三個方面。首先,應該在改革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些教學活動圍繞學生開展。其次,教師應該不斷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三,學生應該主動地發(fā)揮學習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第四,學校應該認真落實各項課程改革,不斷優(yōu)化課程模式和課程管理工作,從而有效促進技術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賈春.中職電子電工類課程教學之我見[J].內蒙古教育,2013(04).
[2]郭廣靈,段守敏.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