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花
【摘 ? ?要】高中英語的教學目標為英語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導向,而要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的教學原則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是個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教學原則的一些感悟,包括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結合,“看”、“聽”、“想”、“說”結合,口語教學與其他方面的教學結合,計劃訓練與靈活訓練結合四項基本教學原則。
【關鍵詞】高中英語 ?口語教學 ?教學原則 ?訓練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71
語言的教學原則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出發(fā),通過一定的語言訓練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原則就應該是教師在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的前提下,結合相匹配的教學規(guī)律指導英語教學的基本性原理。因此,本文我們將共同來探討在高中階段英語教師應當堅持的教學原則,期望能為英語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基本原理上的幫助。
一、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結合
語言與思維是緊緊聯系著的??陬^表達能力的強弱與說話人的邏輯思維強弱有直接的關系。漢語是這樣,英語也是這樣。所以,高中生的英語口語訓練應該與思維訓練結合進行。一方面,通過有條理的聽和說訓練,如,演進組、因果關系問答、行為和目的問答、時間循序對話、空間循序對話等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提高;另一方面,隨著學生邏輯思維的發(fā)展,不斷地豐富口語練習的形式,并逐步加深其內容,如,由連貫性的問答到綜合性的敘述,由按提綱口頭作文到一般性的命題口頭作文,由一問一答的簡單對話到多問多答的情節(jié)對話等。
為了使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密切配合,教師需要對口語練習內容的邏輯性給予足夠的注意,既要注意每一句話各個成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又要注意連貫性的對話和獨白中各個句子和各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教師不但要隨時幫助學生糾正詞匯和語法錯誤,還要經常糾正他們在說英語和寫英語中的邏輯錯誤。這樣才能起到訓練的提升效果。
二、“看”、“聽”、“想”、“說”結合
現代聽說法和視聽法的經驗表明,口語教學要緊密配合以適當的情境,時時讓學生置身于實現交際的環(huán)境之中,置身于口語交際所涉及的事物和現象的相互關系之中。同時,聽說法和視聽法的教學經驗也表明,僅僅讓學生聯系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語言情境進行機械的口語訓練,仍然不能完全解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口語能力的問題。要改變這一現狀,還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思考機會,讓學生在口語練習中把“看”、“聽”、“想”、“說”靈活地結合起來,一邊看一邊聽,在聽的基礎上經過自己獨立的分析和綜合,說自己確實“想”說的話。為此,讓學生所看的應該分為兩步或兩類,第一類是輔助聽的情境;第二類是刺激說的情境。除了純模仿性的聽說練習外,二者應該既有聯系,又有不同。既要使學生能夠將所聽的用于說,又要使他們不能將所聽的照搬到“說”上面,避免機械、無效的聽。教師還要通過情境的適當變化,使學生將所聽的材料進行一定的加工改造和取舍增減之后再說出來。此類教學模式才能達到真正的“看”、“聽”、“想”、“說”訓練的效果。
三、口語教學與其他方面的教學結合
口語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學生對語言、語法、詞匯、句型、課文的掌握及學生的閱讀能力直接相關。因此,在高中生的口語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同這些方面的教學結合起來,利用口語形式鞏固學生在語音、語法、詞匯、句型和課文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和技巧。同時,通過這些方面的鞏固和提高練習,教師還要注意著重發(fā)展學生的口語能力。例如,語音教學中的語調練習,句型教學中的轉換練習,課文教學中的提問、問答和轉述練習等,實際上都是重要的口語練習。反過來,口語練習中的聽力練習的重點首先就是發(fā)音和語調訓練,對話練習則是句型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而看圖說話又是幫助理解故事性課文的一種有效手段,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都應當有所兼顧。
根據上述綜合訓練的要求,教師一方面要在口語教學中注意解決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語音、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在語音、語法、詞匯等的教學中及時地使學生的單項技能和技巧轉化為綜合的口語能力。例如,不但訓練學生孤立的把單個音素發(fā)準,而且在成句、成段的語流中訓練學生發(fā)音準確;不但培養(yǎng)學生熟練構成動詞各個時態(tài)的能力,而且要在時態(tài)練習中配上足夠數量的口頭言語練習,使學生通過諸如運用不同時態(tài)的連貫情景對話、講故事、介紹人物等學會各種時態(tài)的實際用法。
四、計劃訓練與靈活訓練結合
學生的聽和說的能力是在整個中學階段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師應當繼續(xù)培養(yǎng)和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聽說能力。所以,口語教學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知識和材料的角度來說,哪些需要讓學生在交際實踐中聽得懂、說得出,哪些需要在高一、高二使用,哪些需要在高三年級使用,都要有詳細的計劃。從練習形式和要求的角度說,什么時候以單雙句口語練習為主,什么時候以多句練習為主,什么時候多進行有準備的練習,什么時候多做無準備的練習,什么時候應該多練習,什么時候應該加強鞏固,也都要周密計劃好。就連課堂用語的使用也是如此,哪一個階段教哪一些內容或者進行哪些鞏固訓練都需要列入教學計劃,并按時完成。
口語的生命力在于靈活反應,在于對真實情景的準確反應。因此,教師不但要善于抓住教學實際、學校生活實際、社會生活實際,以及學生身體和情緒的變化、季節(jié)和氣候的變化等所提供的言語情景,進行靈活的、“即興”式的口語訓練,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行即興說英語的習慣,鼓勵學生大膽開口,學習使用省略句、表情、手勢等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英語作為真實的交際工具在課堂上和生活中使用,并將這方面的情況作為評定學生英語成績的一項正式內容。
語言本身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質,不論是漢語還是英語的學習,其相關語言能力的提升不僅要依靠學生的天賦和努力,更重要的,還需要教師正確、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因而,教師要從語言與思維的訓練、看聽想寫能力的訓練、口語與其他訓練結合、計劃訓練與靈活訓練結合等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升高中生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