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女乞丐》是拜厄特在1995年或1997年寫的一部短篇小說。它被認為是一篇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而很多學(xué)者已經(jīng)從這一角度研究出了很多優(yōu)秀成果。女性主義的角度也已經(jīng)在被很多人討論了。因此我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在前輩們的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推測小說中所出現(xiàn)的場景(以文中的購物中心為例)的原型?!杜蜇ぁ冯m然是一篇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可是小說中對場景的描寫有很多細節(jié),根據(jù)魔幻現(xiàn)實主義理論,我們推測這些場景有其原型。這篇文章主要針對小說中場景原型的分析和場景原型的意義做分析。
關(guān)鍵詞:拜厄特;女乞丐;場景原型分析;中國
作者簡介:曾蕓,女,1990年5月9日生,天津師范大學(xué),碩士,院系:外國語學(xué)院,專業(yè):英語語言文學(xué),研究方向:英美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2--01
拜厄特曾獲得“書獎”。2008年《泰晤士報》將她列于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作家名單?!杜蜇ぁ肥前荻蛱卦?995年左右寫的一部短篇小說。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根據(jù)斯托雷克爾所說:“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是發(fā)生在一個充滿細節(jié)的、真實的場景中,卻有一些在現(xiàn)實中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的小說。”在此,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充滿細節(jié)的、真實的場景”(a highly detailed, realistic setting)。在此理論基礎(chǔ)上,我們說既然這是一個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那么它就該發(fā)生在真實的場景里。有的人認為小說中的場景在東方;有的準(zhǔn)確到了是在中國;還有的人甚至認為是中國香港。那么,小說中場景的原型究竟是哪里呢?下面我們就詳細討論一下。
小說中最難忘的一個場景就是“好運來商場”(The Good Fortune Mall)。達芙妮在這個商場里迷失“自我”,喪失“自我身份”的。
首先,我們“武斷地”說“好運來”是一個具有東方特色的商場名字。
其次,正如斯科盧普夫人所說,這個商場就像是一個“《阿拉丁神燈》里的寶藏洞穴”。《阿拉丁神燈》摘自阿拉伯的世界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開篇是發(fā)生在中國西部的某個城市。這一點也驗證了我們最初的猜測。除此之外,好運來商場的門口有一些疲倦的士兵,都有配槍。還有著裝整齊佩帶來福槍和警棍的警察們??梢钥闯?,這是一個治安不太好的地方。還有滿地的人類亂扔的垃圾和紙盒,說明這里的人素質(zhì)都不高。當(dāng)然,我們并不是說這就一定是中國人的行為,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更貼近東方人的行為,即使不是中國,也大概是一個亞洲或非洲的國家。當(dāng)然,這也還不足以確定這個商場的原型。因為我們一直在這棟建筑的“外面”分析。接下來我們就隨著作者“走進”這個大商場看一下。
再有,這是一個綜合型大商場。其中又包含著一個一個的小鋪子在商場里。這里不同于西方的超級市場,每一家店鋪都是獨門獨戶的。這里讓我們想起了類似北京的秀水街的建筑。這里專賣一些給外國觀光客的東西,如一些銀器和絲綢。這些東西我們一般生活在當(dāng)?shù)氐娜耸遣粫I的,因為都是一些不實用而又具當(dāng)?shù)靥厣纳唐贰6钪档梦覀冏⒁獾?,就是商場里出售給游客的這些商品。例如“影子玩偶”(shadow-puppet)就類似于是在說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皮影戲”中的玩偶。又如小說中提到的“紙做的龍”(paper dragons)。在西方,龍其實是邪惡的象征,因此西方人一般不會喜歡把“龍”當(dāng)做擺設(shè)。只有在中國人的觀念里,“龍”才是權(quán)利的象征,是祥瑞的神獸。在中國的古代時期,龍就代表天子;而華夏民族都自豪地認為自己的龍的傳人。“紙龍”又更像中國民間的另一門藝術(shù)——剪紙。藝術(shù)家用極細膩的手法和耐心,用刀片在薄紙上刻畫出復(fù)雜的圖像,龍就是一個剪紙藝術(shù)家們所鐘愛的刻畫對象,因為它不僅象征意義吉祥,且對雕刻手法的要求尤其高,這樣的藝術(shù)品更證明了藝術(shù)家嫻熟的手法。再一個就是文中的“金魚”。在中文里,“魚”和“余”同音異形,因此“魚”也象征著年年有余。魚也就成為了中國人所熱愛的動物。我們也還記得達芙妮在商場的二層買過一雙漆漆的筷子。西方人用餐的工具是刀叉和勺子,而筷子是中國人吃飯的工具。達芙妮還給她的女兒買了一個“生氣的白臉”(a white furious face)。這又讓我想到了我們中國的臉譜。根據(jù)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白臉以示不以真面目示人之意,多含貶義,一般為奸詐之人,而其中的典型就是梟雄曹操。曹操生活在三國時期(公園220-265年)。有一句歌詞就是這樣唱的:“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guān)公戰(zhàn)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這些京劇臉譜被刻畫得都比較猙獰,在西方人看來是“生氣的”也能理解了。
《女乞丐》探究了女人在社會里不斷失去自己的“身份”的過程。但今天我們拋開所有的框架,來還原那個讓達芙妮失去“身份”的商場的原型。問題是,為什么拜厄特不選其它文化背景下的商場,而是一個具有東方特質(zhì)的商場呢?本文首先探索商場原型,再推測作者用這一原型的意圖所在。首先,商場的樣式和商場里所賣的物品都體現(xiàn)著一些傳統(tǒng)中國的特色。我們因此大膽猜測小說中所提到的地點就是中國。有些研究者甚至認為香港就是小說商場原型所在地。不過我們的討論無法得出這個結(jié)論。再看中國,其最大的特點和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就是“神秘”。它的神秘就像是一個黑洞,讓外面的人好奇,想要進去一探究竟;而讓里面的人無法自拔,越陷越深。也正是這樣的一個“黑洞”,才更能讓讀者和作者感受到達芙妮失去“身份”的無助與無可奈何。
參考文獻:
[1]焦繼順,《京劇臉譜符號文化特點解析》[J],四川:四川戲劇,2007(5)。
[2]Byatt A.S., Passions of the Mind:Selected Writings[M], London:Chatto and Windus,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