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山東威海264209)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山東威海264209)
演講作為一種獨特的交流工具,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演講緊張卻是一種普遍而正常的心理反應,已成為制約職場人士生存發(fā)展的頭號難題。通過調(diào)查走訪收集歸納演講者緊張的困惑,揭示演講緊張的普遍性,分析導致演講緊張的不同原因,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演講緊張的職場潛在價值,并提出實現(xiàn)演講緊張優(yōu)化價值的途徑與方法,從而幫助演講者從緊張恐懼的陰影中走向成功。
公共演講;職場技能;演講緊張;緊張優(yōu)化價值
所謂演講,是指演講者在特定的場合中(時間,空間和情境),面向聽眾,憑借自己的口才,運用有聲語言和態(tài)勢語言的藝術手段,闡明道理,抒發(fā)感情,發(fā)表個人見解,從而使聽眾受到感召的一種現(xiàn)實的社會語言交流活動。演講具有開發(fā)智力,提高觀察、分析、綜合、審美和社交能力的特殊功用,具有其他傳播手段,特別是書面表達所無法企及的交際效率。思想要通過語言來表達,所以懂得表達的技巧并把握交流的藝術則變得尤為重要。因為在某種程度上,說話的方式遠比語言本身所傳達的信息更多。[1]因此,公共演講既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與表達的途徑,更是未來進入職場賴以生存的技能。
演講,發(fā)生在演講者和聽眾之間,其特征可以概括為社會性,科學性,技巧性,實踐性等。但是,把它作為一種獨立的傳播手段加以考察,其最顯要之點,莫過于“臨場性”。因此,對于演講者來說,如何具備良好的臨場心理,則變得尤為重要。良好的臨場心理,突出地體現(xiàn)為情緒的穩(wěn)定性,思維的主動性,注意的集中性,意志的堅強性。反之,欠佳的臨場心理,則主要表現(xiàn)在演講者的怯場、緊張甚至恐懼方面。[1]
緊張,這一詞是由加拿大籍的奧地利生物化學家漢斯·塞爾葉提出的,它的含義是“費力,適應,緊張,也包括擔心和憂愁”。醫(yī)學界將緊張定義為“人的肌體的一種特殊的綜合癥狀,也可以由各種非特殊刺激而引起。緊張也可理解為來自外界的,肌體尚不能完全適應的影響”。[2]
演講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演講者的心理素質(zhì)。各種數(shù)據(jù)表明緊張是演講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人類對當眾演講的緊張有時甚至達到了恐懼的程度。
亞特蘭大行為研究院的一項研究表明,4000萬美國人害怕演講,寧愿做任何事情也不愿意當眾講話。而且,多達4000萬經(jīng)常當眾演講的人也總是因?qū)ζ洚a(chǎn)生焦慮而不愿演講。[3]其中,不乏一些成功人士對于演講也同樣充滿恐懼。比如,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者,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世人皆知的幽默大師和演講家馬克吐溫,甚至古羅馬時期最偉大的演講家西塞羅,都曾經(jīng)飽嘗過公共演講的恐懼之苦。
在進行公眾演講實踐之前,了解并識別可能引起演講緊張恐懼的原因,對于演講者是大有裨益的。因為一旦演講者找到恐懼的癥結(jié),便可有的放矢地降低這種緊張的威脅力。
(一)追求完美主義心理
對于公眾演講,有些人渴望做到盡善盡美。誠然這種高標準、高評價是完美主義的優(yōu)點,但是由于內(nèi)心的預期成就值過高,演講只對任何一個演講細節(jié)都謹小慎微,于是極力避免犯錯便成為一種心理負擔和壓力,一味地追求完美勢必導致極端苛求,由此無疑成為公眾演講的障礙。
(二)未知恐懼困擾
心理學家榮格曾指出,對于未知事物的恐懼是恐懼的來源。患有演講恐懼癥,則主要是緣于陌生。因為平時的日常生活都是個體之間的交流交往,人們已適應規(guī)模小,場合輕松自如,氣氛自然和無拘無束的談話形式。演講場合則不同,常常是氣氛莊嚴凝重,“人居則眾,眾則有勢,勢則生威”,由此令人產(chǎn)生緊張恐懼感。[4]
(三)過度精神刺激
現(xiàn)代心理學和生理學研究表明,恐懼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種防御性反應能力,是應付生活的基本條件及心理上承受某種壓力時的一種自然、自發(fā)的現(xiàn)象,簡單地說,即“過度精神刺激”的結(jié)果。如果演講者持續(xù)地處于這種過度刺激的心理狀態(tài),緊張恐懼則終將成為阻撓演講者從事演講活動的心理障礙。
公共演講能力已經(jīng)成為職場人士拓展人際交往、爭取發(fā)展機會、贏得他人認可的重要技能之一。分析演講緊張的優(yōu)化價值,主要是指最大限度地挖掘演講緊張的正面價值。這一分析過程不是讓緊張恐懼的感覺完全消失,而是在此分析的基礎上,認識到這種一直困擾演講者的不安心理不僅是健康正常的心理反應,同樣還具有值得被關注的積極作用。演講者一旦掌控和有效利用這種情緒,便會意識到?jīng)]有任何理由為演講緊張而自卑和恐懼。[2]相反,這種不安心理恰恰蘊含著以下可以被挖掘和利用的潛在價值。
本文重點從如何利用企業(yè)信息化管理手段來規(guī)范混合所有制企業(yè)治理的角度來論述信息化在混改企業(yè)規(guī)范治理的作用。當然這只是混合所有制企業(yè)規(guī)范治理的一個方面,再同時配合其他的規(guī)范治理手段就能夠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一)鍛煉心理素質(zhì)
演講者應具備良好的備戰(zhàn)心理,聽眾只是一群個體的集合,而演講只不過是一次不同規(guī)模的談話而已。盡管演講者的確存在著緊張恐懼等不安心理,但仍可以借此機會鍛煉自己的臨場心理素質(zhì),學會演講過程中適時地將內(nèi)心的緊張與恐懼隱藏起來,加強臨場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對自身情緒的適當控制,同時利用感情的沖動來刺激演講者盡最大努力并進行最佳發(fā)揮。當心理壓力得到緩解時,職場演講者的自我表現(xiàn)便會漸入佳境。
(二)培養(yǎng)積極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人心理活動中意識思想的發(fā)生部分與潛意識的行動部分之間的溝通媒介,它是一種啟示和指令,因而能支配影響人的行為。自信與意志,是一種可以用自我暗示培養(yǎng)出來的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反之自卑與怯懦,則是經(jīng)常在心理上進行消極自我暗示的結(jié)果。演講者需意識到積極自我暗示的重要性,借此將演講緊張轉(zhuǎn)化為信心與動力,因為,一味地恐懼失敗只能導致失敗真正地發(fā)生。
(三)合理轉(zhuǎn)化否定評價
對于否定評價的恐懼,在演講中常常會轉(zhuǎn)換成對于聽眾的恐懼。因此,演講者應學會利用這種緊張和恐懼,勇于接受聽眾的各種反饋意見,合理轉(zhuǎn)化否定評價。因為,只有肯定而沒有否定的評價是不完善的,肯定評價和否定評價對一個人的進步同樣重要。當他人在為演講者指出錯誤的同時,也同樣為其確定了改進方向。同時,勇于面對否定評價,可以增強演講者耐壓力、抗挫折的能力??梢?,否定評價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推動力。
(四)提高自我效能感
演講中的焦慮是可以被引導的,從生理角度上講,這種緊張恐懼是人體面對壓力時所釋放的反應信號,因此是一種可利用的工具。它可以幫助演講者集中精力,從而提升其臨場創(chuàng)造力和應變力。因為,從辯證的哲學角度來看,任何事情都是在壓力關頭才會有所轉(zhuǎn)機。這種演講者不得不面對的壓力,常??梢约ぐl(fā)其內(nèi)在的潛能甚至創(chuàng)作的靈感,從而使其超水平發(fā)揮,由此而獲得的積極評價可以幫助演講者提高自我效能感,形成良性心理循環(huán)。
(一)借助演講知識提升內(nèi)涵
演講是一種綜合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需要系統(tǒng)的訓練才能掌握的一種本領,因此掌握相關知識變得尤為重要。比如,成功演講的評判標準,公共演講的不同種類,撰寫講稿的相關要求,演講方法與技巧,以及演講者應如何營造與觀眾之間的交流,并怎樣把握觀眾的反饋等等。同時獲取一些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在不斷學習中使一度緊張恐懼的人成為一名智慧型演講者。
(二)實現(xiàn)在過程中收獲
凡事均不可能輕易成功,必須通過充分準備才能樹立信心,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因此,任何一名演講者都應做到充分準備,既要熟識講稿,又要善于把握聽眾因素,與此同時還應熟悉演講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通過預先實地彩排,盡量排除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在知己知彼的備戰(zhàn)過程中,將對未知事物的恐懼轉(zhuǎn)化為對已知事物的期待,降低習得性無助感,使之成為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職場演說家。
(三)認識能力優(yōu)勢的個性差異
演講緊張恐懼的問題普遍存在,然而許多演講者卻試圖通過各種辦法在演講過程中保持徹底的鎮(zhèn)靜,其實這是不現(xiàn)實的。演講者應該接受這一事實,以此來調(diào)整自己的最佳心態(tài)。作為一名演講者,應該放棄完美主義期待,認識到能力優(yōu)勢的個性差異。由此,演講者既要學會在自信中欣賞自己,同時更應在謙虛的態(tài)度下接受觀眾的評價。
(四)擴大推廣演講應用
人際溝通對現(xiàn)代人而言是一種基本的需要。公共演講的能力,無論對滿足人類基本的需要,還是對社會交往中更高層次的需要,都日益彰顯其重要性。公共演講是演講者語言技能與各方面素質(zhì)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從小范圍的訪談、討論會到大范圍的演說、談判以及國內(nèi)外學術交流、洽談等等。公共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應得到職場人士日益廣泛的推廣,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演講行列中,以此享受公共演講帶給人們的藝術體驗與嶄新收獲。
演講是一種表述性的溝通,表述是一門不可忽視的藝術,而人生便是由這一系列的表述集合而成的。古希臘的智者普羅泰格拉,曾這樣教導每次登臺進行演講的學生,“我就是萬物的尺度”。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能力,有可能,也有機會,成為公共演講的成功者,只要敢于正視恐懼心理,了解導致緊張恐懼的原因,挖掘緊張的正面價值,并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轉(zhuǎn)化緊張恐懼的途徑。事實上,當最初的演講恐懼者開始意識到語言表達的力量時,演講作為一門科學,便已為其鋪設出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它期待演講者駕馭這種不安心理,在不斷進步的表現(xiàn)中感受公共演講帶來的魅力。
[1]陳學眾.演講藝術覓蹤[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5-27.
[2]佩賽施基安(德).種子與大樹——克服緊張狀態(tài)的積極方法與途徑[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3-11.
[3]祁壽華.英語演講藝術[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14.
[4]陳學眾.演講藝術覓蹤[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7.
公共演講緊張?zhí)N含的職場技能價值
王丹
Being a special communication skill,public speaking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Speaking nervousness is a general and normal reaction in psychology,which has become the top problem restrict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office workers.In this paper,through visit,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the universality of speaking nervousness has been revealed and different reasons that lead to nervousness has been found out,which contribute to finding out the potential value of speaking nervousness and proposing the solutions to optimize the value of this career skill.This would enable the speakers shake off nervousness and fear and achieve the success.
public speaking;career skill;speaking nervousness;optimization of nervousness
H0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8-0265-02
王丹(1978-),就職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碩士,從事英語演講與辯論教學研究,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演講、辯論賽獲指導教師國家級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