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梅
摘 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和學生的交流互動十分重要,然而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課堂教學氣氛不活躍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教師應該針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找出學生“不敢回答不愿回答”的原因所在,從學生和自身等多個方面改善課堂交流情況,珍惜學生的每一次提問和發(fā)言,使課堂教學有活力、有生機。
關鍵詞:生物教學;教學方法;課堂發(fā)言;交流
在學生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課堂教學互動正是老師和學生交流溝通的關鍵所在。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溝通模式自古以來就是教師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在知識水平、認知能力、道德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對學習生物知識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課堂上常常會出現一些有意思的小插曲。
去年在給高二(3)班的學生講到《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中的“近親結婚為什么后代出現隱形遺傳病患者機會大大增加”的時候,我聯(lián)系實例講解了近距離通婚所帶來的一些不良后果。突然在教室后排一位平時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大喊一聲:“有道理!就像我們縣山區(qū)‘瓜娃子多!”本來安靜的課堂一下子被學生的笑聲所打破。有的學生聽了這話很贊同:“沒錯沒錯!”有的學生則面帶詫異:“真的嗎?”討論聲使教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粗@些可愛的學生,我實在無法控制自己,也跟著他們笑了起來。隨后我調節(ji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示意大家安靜,然后說道:“既然學好生物如此重要,你們一定要好好學、認真學?!彪S后的二十幾分鐘里大家果然都很專心,有問題也都積極思考回答。
課后我仔細回味這節(jié)課堂上的小插曲,有些學生盡管成績一般,但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還是很關注,也在積極主動地學習,以解決心中的困惑。在課堂上常常會有一些出乎所料的事情發(fā)生,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經常會提出一些很有趣的問題。而作為教師,要珍惜學生的每一次發(fā)言,要善于發(fā)現這些突發(fā)狀況中蘊含的教育契機,去點燃學生頭腦中探索真知的火把。
新課程倡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敢于提問、敢于質疑的學習方式,倡導把課堂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這勢必要改變過去我們所謂的“井然有序”的課堂紀律,教師不能對學生管得太死、太嚴。氣氛不活躍的班級中,很多學生害怕發(fā)言、害怕出錯,使得任課老師的教學失去動力。比如說,我去年代課的六班的學生每次回答問題都吞吞吐吐,一些很基礎的問題,也要思考好長時間才回答,更有甚者怕自己會說錯,干脆就說我不會。比如,在講完種群的概念時,我提問道:“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是種群?”生物課代表說:“我們村所有的綿羊。”我肯定了他的回答。我看到高旭(化名)看著我欲言又止的樣子,我說:“高旭,你能說一個嗎?”高旭站起來小聲說:“我們班的同學?!币娢覜]有表態(tài),又否定到“不對……”然后我和學生一起分析了種群的特點:種群具有年齡差異和性別差異;種群不是個體簡單機械地組合在一起,個體之間彼此可以交配,并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給后代。因此種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分析到這里,高旭紅著臉擺著雙手說:“我們班不是種群,是學習的集體。”同學們一下子笑起來。我說:“其實很多同學們都有和她一樣的疑惑,只是她有疑惑就講出來供大家探討。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都害怕別人笑話,害怕其他同學和老師覺得問題太幼稚、太簡單而不提出來,這些問題便會爛在你們的肚子里,可能永遠都不明白。所以同學們不要怕講錯,要有探索的精神、不懂就問的勇氣。正是因為還有很多問題不懂,大家才會坐在這里求學、求知?!庇腥さ氖牵谝院蟮膯栴}探索中,六班常有一個口號:“向高旭學習!”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分歧時也會進行激烈的討論。
教師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有著豐富想象力和多樣性思維的人,教學過程的實質也是一種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我們老師要充分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潛力,找到學習自信。不論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還是學習落后的學生,都應該一視同仁,和學生一起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老師更應該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出發(fā)去組織課程,將課本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能將理論更好地運用于實踐中。
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教育的寶貴資源,學生的學習發(fā)現、生活發(fā)現都是寶貴的教學元素。開發(fā)和利用學生資源,不要用慣性的思維和方法來判斷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不要輕易否定,而是充分肯定每一個提問者,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求異思維,促進個性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肯尼斯·莫爾.課堂教學技巧[M].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01.
[2]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竇桂梅教育教學管理精華[M].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