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霞
中考作文分值50分,可謂學生語文成績的半壁江山,寫作教學成為影響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吨袑W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讀寫能力是學習和工作的重要條件,必須著力培養(yǎng)”,“互相促進”。令人遺憾的是,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較普遍地存在著課文教讀與作文訓練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其實,閱讀和寫作是構成語文主體能力的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葉圣陶先生認為,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nèi),一個是出,從內(nèi)到外”,“傾吐能否合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閱讀得其方,寫作的能力亦即隨之增長”(《語文教育書簡》)。因此,教師應該抓住閱讀和寫作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勢利導,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把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起來。這樣,使學生把從課本中學到的語言、章法、技巧自覺地應用到作文中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讀教材,積累詞匯,賞析文章語言
語文教材中所選文章絕大多數(shù)文質(zhì)兼美,在語言運用方面堪稱典范。眾所周知,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是文章的細胞,教師如果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品味課文語言運用的準確、生動、傳神,就能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如,《荷塘月色》的第4自然段的景物描寫:“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逼渲械脑~語精當傳神,富有表現(xiàn)力?!包c綴”一詞,不僅準確地寫出了綠葉滿地、荷花卻零星稀少的景象,而且寫出了綠葉與白花相映的情趣;“裊娜”,常用來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柔優(yōu)美,“羞澀”意即難為情,是專寫人的情態(tài)之詞,這兩個詞用來形容荷花妍媚多姿,就把花寫活了。教師在教學中,可要求學生將上面句子中這些詞語依次改成“出現(xiàn)”“已經(jīng)盛開”“含苞欲放”進行比較,通過討論,學生就能進一步領悟到課文用語的精妙。
二、研教材,認真仿寫,借鑒章法技巧
“讀”和“寫”二者聯(lián)系密切,相互依賴,互相促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白x”了接著就“寫”,趁熱打鐵,加深學生學的印象,提高學生寫的水平,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形象地說明了讀是寫的基礎,促進寫的提高;寫是讀的發(fā)展和歸向,是讀的結果的證明。語文課本里的基本篇目,在構思上往往合理而精巧。將這些構思的技巧遷移到學生的作文中去,“畫瓢”訓練(仿寫)不失為一條捷徑。比如,要求學生模仿《沁園春·雪》寫《沁園春·二中》。再如,《我的空中樓閣》這篇課文,托物言志,借對既現(xiàn)實又虛幻的空中樓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趣,對超然物外的獨立、安靜生活的向往。學完本課,可以馬上讓學生寫了一篇《我的小屋》,要求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語言和行文思路也可完全模仿課文。再如,學完《我有一個夢想》,可以讓學生也寫一篇同樣題目的作文,要求必須使用比喻、排比、反復的修辭格。實踐證明,只要有“樣”可依,有“章”可循,絕大多數(shù)學生寫出了高質(zhì)量的文章。
三、掘教材 ,就文擬題 ,開發(fā)寫作潛能
現(xiàn)行語文教材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礦,有些課文在講讀過后令人回味悠長,思索再三。教師若能深入開掘,以課文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則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調(diào)動學生探究課文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將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此,可以在教學中注意深掘教材,就文擬題,進行讀寫訓練。比如,可以讓學生把第四冊的小說《故鄉(xiāng)》改寫成《我的家鄉(xiāng)》,并要求對夏瑜的死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或根據(jù)《變色龍》的內(nèi)容,展開想象,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寫一篇描述奧楚蔑洛夫的心理活動的短文。改寫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學生為了寫好文章,就會圍繞課文積極搜集有關資料,認真閱讀原文,在內(nèi)容、情節(jié)、細節(jié)等方面盡力發(fā)揮,因而文章就會寫得充實、具體、深刻。這種訓練,既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重新閱讀,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選材能力、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總之,“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應用。豐富積累,將教材與寫作相結合起來,才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