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
初中語文教學在人格塑造方面有著無以倫比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能夠融知識教育、能力訓練、道德培養(yǎng)、情操陶冶于一體,采取理論灌輸、耐心疏導、情感感染、榜樣示范、實踐鍛煉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又受到情與理的潛移默化,從而陶冶情操、凈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塑造健康人格呢?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揚共產(chǎn)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旗幟,激發(fā)學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首先比如守衛(wèi)本土是動物的本能,這成了有思想的人類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淵源。其次教材中禮贊對黨、對革命事業(yè)、對共產(chǎn)主義忠貞不渝的內(nèi)容也不少。最后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要明白一點那就是文學是人學,文風體現(xiàn)著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風尚。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給初中學生授課時不僅要從文學的意義上去講授作家作品,而且還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樹立學生人格榜樣。
二、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功能,在審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說通過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曉之以理”,那么通過審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動之以情”。審美陶冶作用于除語文認識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個性心理特征,即我們常說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這一功能的充分發(fā)揮,給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們作為語文教師宜通過表情范讀或指導朗讀、生動描述或指導創(chuàng)造性復述、指導課本劇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藝術性的教學語言開啟學生形象思維,激發(fā)情感,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體會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樂等豐富而深刻的情感。
此外,調(diào)動初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初中學生對美進行再創(chuàng)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與審美客體融而為一,在創(chuàng)造美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自身。學習《晉祠》,初中學生深深陶醉于祖國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此時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出這樣一個訓練題:由對周柏、唐槐的描寫展開想象,寫成抒情散文片斷,于是學生思路大開,有的想到古老的中華民族雖經(jīng)滄桑卻生機勃發(fā),有的想到老年人飽經(jīng)風霜又煥發(fā)青春,都很精彩。
三、走出課堂,在生活實踐中塑造健康人格。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谒枷虢逃蛯徝捞找敝屑橙⊥晟谱晕胰烁竦那楦辛α浚挥型ㄟ^生活實踐才能內(nèi)化為具體的信念和行為方式,進而形成穩(wěn)定的性格特征。新《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大綱》也明確地將開展“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課外活動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為此,我們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恰如其分地組織課外活動,為初中學生提供一個積極的人格實踐的機會。以往的教師節(jié),學校都要要求學生向老師獻一點愛心,親自制作個小禮品什么的。今年,我在班上組織愛教師演講會。學生為了寫好教師教育教學生活的文章,利用課余、假期時間進行采訪。在這一過程中,增進了對老師的感情和理解,磨練了意志,鍛煉了思維能力,這對弘揚尊師重教精神不能不說是一種實際的做法。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中務必要重視健康人格的塑造,同時還要重視常規(guī)訓練和學習習慣的作用。因為認真書寫、保持書面整潔、高質(zhì)量地按時完成作業(yè)等看似瑣屑的小事,同樣能塑造學生嚴謹、求實、勤奮等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