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婧 郭勝溶
摘 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不僅是國家人事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干部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戶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人才流動的數(shù)量與質量都會加速,這些都給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但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與機遇。本文對此進行認真的探索與研究,并給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難點
一、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難點及原因
1.歸檔齊全完整難。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中之所以很難做到歸檔齊全,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流動人員的特殊性,比如說流動人員從原單位進入人才市場或調到其它單位之前,有些原單位對已調走人員不重視,沒有按照相關規(guī)定將他們的檔案移交人才交流機構保管,而是交給本人所有;二是社會上各種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較多較雜,其中有些受利益驅使,沒有按照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條例執(zhí)行;三是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傳遞制度不全、移交不及時。上述原因導致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難以按時歸檔并使之齊全完整,使得這類檔案丟失、短缺、涂改、不真實等情況出現(xiàn)。
2.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難。檔案屬于一種信息資源,它被人們利用得越多越廣,他的價值才更能體現(xiàn)出來,若要使的檔案的價值與作用發(fā)揮到最大,達到資源共享,就必須要對它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但是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來源廣泛、結構復雜,僅僅就流動人員人事檔案這一類,所包括的人員原有職業(yè)就有許多種,如國家公務員、教師、大中專畢業(yè)生、企業(yè)和科研部門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等等。所以每類和每個人的檔案內容成份千差萬別,對這些檔案很難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集中到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就顯得雜亂無序。
二、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研究現(xiàn)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以及社會、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流動人員群體日益壯大,與之相對應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也日益復雜,管理面臨的問題增多,管理難度加大。自1996年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下發(f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guī)定》以來,國內掀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研究的熱潮,相關研究成果日漸豐富。為了解該領域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筆者對1996—2014年間發(fā)表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研究,以期對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1.文獻數(shù)量統(tǒng)計分析
筆者以“篇名=流動人員and篇名=人事檔案管理(精確匹配)”作為檢索條件,在知網(wǎng)上進行檢索,檢索發(fā)現(xiàn)其相關文獻最早出現(xiàn)在1996年,因此,筆者選取了1996—2014這個時間段進行檢索統(tǒng)計,共檢索到相關文獻153篇,去除其中一些重復和無關的論文,有效論文123篇。從圖1可以看出,1996至2014年,相關研究文獻并不穩(wěn)定,不過總體來看是在不斷上升。自2004年起,上升趨勢明顯,至2014年,相關文獻數(shù)量達到最大。就以上檢索結果來看,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6至2003年處于研究的萌芽階段,2004至2009年,總體處于快速增長時期,2010至2014年增速放慢,但文獻數(shù)量較大,約占文獻總數(shù)的49%,處于研究的高潮時期。
2.存在的不足
(1)理論型研究較多,應用型研究較少。在所有檢索到的文獻中僅有少量文獻重點研究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具體策略,如宋夏偉和龔瀅鑌在《基于網(wǎng)格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初探》中提出網(wǎng)絡技術應用于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可行性,并基于網(wǎng)格給出了給出了人事檔案管理的整體模式和中心結構。而別的文獻大部分都知識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在日后我們應該多多研究關于該領域的內容,促進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科學化管理提供具體的實施方案。
(2)重復性研究較多,創(chuàng)新型研究較少。筆者通過對文獻研讀后發(fā)現(xiàn),近些年相關文獻的研究重點大部分都是關于管理機構和檔案材料本身的,然而對于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管理的數(shù)字化和信息化,如何兼顧信息資源的開發(fā)與安全的研究卻相對較少,筆者認為,這些是目前研究的不足之處,也是日后研究的重點所在。
三、對解決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問題難點提出的一些對策
1.大力宣傳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規(guī)章制度
在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些許問題,個人和部門不清楚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政策,讓某些個人或機構自行存留,出現(xiàn)涂改、抽取、偽造、銷毀、丟失檔案等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歸檔難以齊全。所以應該大力宣傳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關于《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guī)定》、《干部檔案管理工作細則》等文件,讓更多的人知曉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機構及其職責,管理范圍與對象、轉遞及收集整理利用規(guī)定等。
2.進一步明確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目標管理方向
我國現(xiàn)在雖然已經制定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有關條例規(guī)章,不過并沒有形成體系。其目標管理的方向應是逐步達到科學化、法制化、和規(guī)范化。但還未形成較完善的法規(guī)體系。因此應建立健全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歸檔、借用、轉遞、移交、查閱等一系列具體規(guī)章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增設有關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條款。使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達到法制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3.努力實行現(xiàn)代化管理手段
目前我國技術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部門仍然使用陳舊落后的管理設備與技術面對眾多的查閱利用者,這是不能夠滿足大家對人才檢索查閱需要的。目前實現(xiàn)信息管理現(xiàn)代化,是我國眼下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任務。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作為檔案信息、人才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采用現(xiàn)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才能更快、更精、更準地提供利用。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應該建立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信息庫,多增添一些現(xiàn)代化管理設備,實行光盤存儲管理和保護,建立科學的檢索工具,開發(fā)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信息軟件,努力實行現(xiàn)代化管理手段。
參考文獻:
[1]薛炳華.淺談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辦公室業(yè)務,2013(13):107—109.
[2]邢春麗.企業(yè)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建筑設計管理,2014(2):40—42.
[3]許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探析[J].蘭臺世界,2005(13):24—25.
[4]所桂萍.試析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疏漏及解決對策[J].檔案時空,2005(4):20—22.
[5]劉新行.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中的問題和對策[J].檔案管理,2009(4):68—68.
[6]賈宏業(yè).對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18):52—52.
[7]許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探析[J].蘭臺世界,2005(13):24—25.
[8]胡浩媛.淺議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