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多專家認為,閱讀是從書中獲得知識的過程,閱讀是讀者和書籍進行對話的過程,閱讀也是主動學習的過程,有利于學生豐富自身的知識量。現(xiàn)在許多初中在數(shù)學閱讀教學中存在教學水平不高、引導方式不合理、學生興趣不高等問題。因此我們要對初中數(shù)學閱讀教學進行探究,找出解決的對策,促進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 ?閱讀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27-01
知識型社會正在蓬勃發(fā)展,初中數(shù)學閱讀方法也應當隨著有所改變,其中運用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改變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按照閱讀教學方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其方法為利用新知探析、問題解析以及案例評析來促進學生積極進行閱讀。要想強化數(shù)學閱讀可以通過不同引導方法、豐富的閱讀內(nèi)容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拓展學生的知識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來營造一個自主閱讀的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在新知探析中滲透數(shù)學閱讀教學
新知教學是教學活動的重要部分,學生對新知內(nèi)容中定理、性質(zhì)、概念等要義和內(nèi)涵的有效理解與掌握,是學生解決相關問題案例的重要條件與前提。因此老師要從“學什么、為什么要學、怎樣學”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根據(jù)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認識規(guī)律設計課教學內(nèi)容,并要求學生做好閱讀的準備,對不懂之處要做好標記,以便在課堂上可以進行提問。老師也要做到該扶則扶,該放則放。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經(jīng)常讀書,使學生明白哪里應該動手畫、,哪里應該要詳細詢問,培養(yǎng)要求學生多問“為什么?”的習慣,使其在不斷的閱讀中形成一種習慣。同時老師也可以發(fā)出自學信號,使學生自主進行閱讀,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比如在學習三角形時,可以提供學生進行思考的方向,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進行思考:問題一,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問題二,三角形的面積與割補后拼成的長方形的聯(lián)系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問題三,你還能有其他割補的方法嗎?這些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快速進行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率地學習,促進學生的思路的發(fā)散,使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
二、在問題解析中滲透數(shù)學閱讀教學
如果老師只是提醒學生自主進行數(shù)學閱讀,其過程比較枯燥煩悶,是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只有在學生處于比較放松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時,才可以快速對知識進行吸取,從而獲得全新的不拘一格的的想法。只有帶動閱讀的氣氛,才能使學生在無形之中積累了知識,甚至可以靈活運用新知識。因此老師可以要使用比較有爭議性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營造一個比較輕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在不斷的討論當中開發(fā)自己的思維,獲取新的知識。但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需要從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并重視過程,講求平穩(wěn),追求效果,對于開放式的閱讀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解答。此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熱情,更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學習不等式時可以使用隨機選擇的方法,老師可以根據(jù)某一道題在黑板上寫出4組答案,并在桌面上放置代表不同答案的4個箱子,每個箱子代表一種答案的選項。給每個同學一個紙團,并且每個同學都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同學們可以將紙團投入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的箱子里,同時紙團要寫上解答問題的步驟。然后給每個選對答案的學生以獎勵,這樣的方式可以大幅度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進行快速進行數(shù)學閱讀。
二、在案例評析中滲透數(shù)學閱讀教學
進行有效的案例評析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老師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成為知識的傳授者,也要成為指導學生進行案例評析的指路者。在進行教學時,應是教師引導學生在案例評析中學會觀察、學會總結、學會交流的過程。方法為:首先對案例進行詳細閱讀,可以使學生在不斷的加深了解當中得到新的收獲。經(jīng)過復習,學生不僅可以鞏固一些已有的知識,而且可以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網(wǎng)絡,為探究新知識提供了經(jīng)驗基礎;其次案例評析可以幫助學生確定閱讀目的。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新知識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也使學生將知識進行靈活使用,另外復習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提供了進行交流與討論的話題,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最后案例評析可以使養(yǎng)成不斷學習的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理解、分析新知識,促進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學習軸對稱時,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的時候多留意身邊的圖形或者建筑,并讓學生自行組織語言表達出圖形或者建筑的特點。也可以安排在學生在課后的時候通過對圖紙進行動手折一折,從而可以真實地感受得圖形可以完全重合的奇妙,幫助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的進行復習,也可以幫助學生靈活使用所學的知識,解析身邊的一些現(xiàn)象,并從中得到不同的感悟。
總而言之,數(shù)學閱讀教學活動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進步的過程。強化數(shù)學閱讀教學有益于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而老師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解決方法時可以發(fā)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可以將知識融會貫通,也可以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董旭紅.數(shù)學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 :12-14
[2]李國純.培養(yǎng)初中生數(shù)學閱讀習慣[J].成功(教育). 2007(12) :45-46.
[3]張少華.立足課本,培養(yǎng)數(shù)學閱讀能力[J].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08(07):30-32.
作者簡介:
李琴(1969年5月30日-),女,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