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璐玲 孫維生 陳建永 蘇錦霞 鄭淑妍
[摘要]目的:評估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組織病理學檢查對惡性胸腔積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的診斷價值。方法:選擇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MPE患者120例,所有患者用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引流沉淀物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組織病理法),同時胸腔積液行脫落細胞學檢查作為對照組(細胞學法);比較兩種方式的診斷準確性。結果:組織病理法檢查出MPE陽性108例,陽性率為90.0%,細胞學法檢出MPE 77例,診斷陽性率為64.2%,兩組陽性檢出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織病理法檢出的108例中,明確組織類型者105例,明確率為97.2%,而細胞學法檢出的77例中,明確組織類型者61例,明確率為79.2%,兩組組織類型明確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組織病理學檢查對MPE診斷準確率高,具有微創(chuàng)和快速特點,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組織病理學檢查;脫落細胞學檢查;惡性胸腔積液
中圖分類號:R7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200(2015)01-041-03
惡性胸腔積液(MPE)是惡性腫瘤轉移至胸膜或原發(fā)于胸膜的惡性腫瘤所致的胸腔積液,是晚期腫瘤患者常見并發(fā)癥。幾乎所有腫瘤均可侵犯胸膜腔,從而引起MPE,統(tǒng)計結果顯示,75%的MPE由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胸膜轉移引起,以45歲以上中老年人居多。MPE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常是3-12個月,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對延長MPE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MPE的確診有賴于胸水脫落細胞學或胸膜活檢病理,但是脫落細胞學診斷MPE的靈敏度只有50%,其靈敏度較低,造成漏診和誤診的幾率偏高。而胸腔穿刺引流術在胸腔積液的治療有效性已經得到國內外公認,但通過胸腔引流物行病理檢查,明確診斷,在國內外開展甚少,由于基層醫(yī)院缺少高端儀器及技術,使患者在疾病早期無法明確診斷,耽誤治療時機,因此在我國推廣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檢查具有明確的現(xiàn)實意義。本研究利用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檢查對120例MPE患者做出診斷,現(xiàn)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MPE患者120例,依據(jù)臨床癥狀、體征評估及影像學檢查(X線片、CT和超聲檢查)明確胸腔積液的存在。納入標準:(1)胸腔積液中等量以上;(2熄者此前未接受放化療或胸腔手術治療;(3)排除合并嚴重心血管、腎臟、肝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以及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血常規(guī)、心電圖正常;(4)KPS評分≥30分,且預計生存期≥12周;(5)無內科胸鏡檢查禁忌癥;病歷資料完善,知情同意本研究。男82例,女38例,年齡21-80歲,平均(53.5±12.9)歲,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95例,惡性胸膜間皮瘤11例,乳腺癌9例,卵巢腫瘤4例,惡性淋巴瘤1例,雙側胸腔積液10例,左側胸腔積液52例,右側胸腔積液58例,87例為血性胸水,33例為非血性胸水。本次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在患者及其親屬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
1.2方法
經B超定位,應用ARROW管行簡易胸腔閉式引流術,使用無菌的胸腔穿刺包行胸腔穿刺,胸水收集在無菌的胸腔穿刺袋中,一切操作均符合標準胸腔穿刺術流程。每次引流胸腔積液300-400mL,間隔4-5h,關閉引流通道,更換引流袋,重新收集引流液,行脫落細胞學檢查,每次送檢胸腔積液不少于200mL,3000r/min離心,棄去上清液,沉淀物涂片,95%酒精固定30min后行HE染色,通過光鏡行細胞學檢查。換下的引流袋保持與空氣隔絕狀態(tài),室溫保存4-5h后,引流袋內可見塊狀沉淀物出現(xiàn),選擇外觀較實類似組織狀的沉塊。以10%甲醛固定、脫水、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后行光鏡檢查,由主治醫(yī)師以上病理科醫(yī)師讀出病理結果。
1.3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結果
2.1兩種方法陽性檢出率及3次送檢結果
120例病例,分三次抽檢,每次抽檢40例,第一次抽檢結果組織病理法陽性檢出38例,細胞學法27例;第二次抽檢結果組織病理法陽性檢出35例,細胞學法26例;第三次抽檢結果組織病理法陽性檢出35例,細胞學法24例;組織病理法檢查共檢出MPE陽性108例,陽性率為90.0%,細胞學法共檢出MPE陽性77例,診斷陽性率為64.2%,兩組陽性檢出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種方法組織類型明確率結果比較
組織病理法檢出的108例中,明確組織類型者105例,明確率為97.2%,而細胞學法檢出的77例中,明確組織類型者61例,明確率為79.2%,兩組組織類型明確率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MPE是癌癥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大部分中晚期腫瘤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直接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存活期,嚴重的胸腹水甚至危及生命。據(jù)統(tǒng)計,MPE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常是3-12個月,因此早診斷、早治療對延長MPE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MPE的確診有賴于胸水脫落細胞學或胸膜活檢病理,脫落細胞學診斷具有快速有效,簡便易行和創(chuàng)傷小等特點,其診斷MPE的特異性接近100%,但是其靈敏度只有50%,其靈敏度較低,造成漏診和誤診的幾率偏高,約5.8%被檢測病例的胸液細胞學檢查結果為惡性可疑,據(jù)文獻報道該法僅在診斷轉移性腺癌時靈敏度高于70%,而診斷間皮瘤的靈敏度僅約10%,診斷鱗癌的靈敏度為20%,對侵及胸膜的肉瘤診斷靈敏度僅約25%。
本研究通過對120例MPE患者采取兩種不用的方式進行診斷,即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組織病理學檢查和胸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查,通過比較兩種診斷方式的準確性為以后的MPE診斷方式選擇做數(shù)據(jù)支撐。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3次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組織病理學檢查的總陽性率為90.0%,遠高于胸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查64.2%的陽性檢出率。分析原因可能為(1)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沉淀了大量的炎性細胞和脫落細胞,聚集度大,因而檢測時減少了假陰性和假陽性發(fā)生幾率;(2)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檢查送檢樣本量更大,可以避免因樣本準備過程中對細胞的損壞而造成的假陰性結果。因此,其對于MPE的檢出更為準確可信。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組織病理學檢查對癌組織的確定性高達97.2%,明顯高于胸腔積液脫落細胞學檢查,這對于后續(xù)的進一步診斷和治療方式的選擇都具有提示作用。
綜上所述,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組織病理學檢查對MPE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具有微創(chuàng)和快速的特點,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對MEP患者使用胸腔穿刺引流胸腔積液引流沉淀物進行診斷,可以有效地緩解患者癥狀,減少患者痛苦,提高診斷率,減少或避免胸膜活檢、肺活檢等有創(chuàng)操作對患者身體的損傷,有效地指導治療,降低誤診率,使惡性胸腔積液患者在早期明確診斷,為下一步治療方案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在基層醫(yī)院缺乏先進儀器的情況下,也可以提高疾病早期的診斷率,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獲得更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