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奇
【摘 要】簡介思維導圖及其在高中物理復習中的運用方法,運用思維導圖組織主干知識專題復習來提高整理加工信息。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考;物理;復習;方法
一、思維導圖基礎知識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是英國學者Tony Buzan托尼·巴贊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所創(chuàng)。思維導圖形象直觀,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的收放自如方式進行表達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維過程。如何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高中物理的復習,提升復習的效率,提高學生應對高考的綜合能力,是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索。
由于利用思維導圖能有效提高記錄和組織從多種資源中獲取的信息的成效,可作為一種圍繞主要觀點來組織信息的有效工具。思維導圖可以通過確定因果聯系、區(qū)分概念的層級次序、組織概念的關系和顯示其它有意義的概念模式,從而提高對概念的理解??梢允苟鄠€知識、概念發(fā)生關聯,形成網絡。學生在做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一個信息綜合加工過程,發(fā)生關聯過程,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學知識。
思維導圖的實現方法簡單易行,就是所謂“筆+紙”的方式。也可以用思維導圖制作軟件作圖,如inspiration, mindmapper, FreeMind等。
二、復習的一種有效方法
理科綜合考試是高考改革方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考查考生對理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以能力為主,但強調考查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等知識,物理是分值最重的學科,尤顯突出。
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習和復習中普遍存在這種現象: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但一做就錯,甚至不知從何下手。經常有學生反映做題時想不到用某某定理或定律,考試時腦子一片空白等。這種現象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學生學到的物理知識是零散的,知識間邏輯關系不清晰,沒有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二是思維能力較差,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我在擔任某屆高三物理復習中,學生是本縣高中擴招生源,學生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刻苦鉆研精神,更沒有確立“我要學”的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更談不上高中生應有的自學會學的學習習慣。在面對復習時,他們被傳統的教法包圍在各種知識的海洋中,被給予、被灌輸,學生要做的只是盡可能多的被動接受、吸收和記憶“灌”給他們的知識。而老師注重知識,而不是人。這種教學方法的后果是使學生淹沒在知識的海洋中,只有少部分的學生能成功游出來。所以提高復習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習知識的有效方法,是多么重要,而不是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
三、運用的一些技巧
思維導圖的操作過程是訪問和使用大腦皮層技巧區(qū)域的一種方法,擁有一個“支持大腦”的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
讓學生了解日常教學活動中早就使用了思維導圖的相關方法,例如歷史老師在黑板上畫出歷史事件的實踐線等。但把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策略,比較公認的是美國D.Novak教授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
概念是物理學科的基礎,所以應該花一段時間整理、梳理課程標準中必修部分的基本知識點,建立有序和實用的知識網絡結構圖,使其結構中的信息流通順暢,即結構中各知識點之間有著其物理本質意義的聯系。引導學生梳理、歸納物理學科內的主干知識,因為能力考查是建立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熟練運用之上的。
復習教學活動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考試大綱及其說明為依據,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的過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完成對知識的梳理、補缺、融會貫通,而不是灌輸。下面是一種典型的復習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一種典型的復習教學流程圖
確定了復習中心點之后,接下來用思維導圖畫出大致內容結構,印發(fā)給學生以啟發(fā)、引導,并要求完成其中留空的地方。
在復習課中要經常讓學生總結某部分的知識要點,學生往往是用教材目錄的方式進行復習,沒有擺脫傳統的復習方法,效果不好。利用思維導圖能有效改善這種狀況,通過思維導圖畫出重點,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引導,反復精讀課本內容,在重點或值得注意的內容旁畫線,然后在印發(fā)的思維導圖的對應位置上作內容注釋。從而達到掌握各考點知識的目的。
邊讀邊練邊擴展思維導圖的好處就是能將大量的未定信息具體化、綜合化。不斷完善思維導圖,就能迅速地回顧已學知識。把學習材料中的精華和練習中的實踐經驗融入思維導圖,擴展之,可為二輪復習打下基礎。擴展思維導圖還可促使學生積極動手、閱讀課本和動腦思考,使他們能夠從整體上掌握基本知識結構和各個知識間的關系,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通過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對關鍵詞的提練、公式的書寫和核心內容的查找,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將所學內容進一步的深化。
教學內容因方法的改變可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綜合運用,與知識網絡相結合,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開闊視野的目的。在教學中將教師、學生、教材、考綱、復習資料和各種試題傳達出多種信息進行有效整理。無序排列的信息對于學習者是無用的,有序的信息不僅能夠增加學習者的知識,還有助于提高知識運用的能力和信心,促進學習者的高級思維活動,進一步掌握知識。將高考物理命題的立意、情境、設問角度、考點,解題思路等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多角度剖析,從中掌握一些高考物理命題規(guī)律性的做法,可以提升復習的針對性。
四、一些個人感悟
作為學習工具的思維導圖是梳理知識要點,構建知識網絡的利器。思維導圖可輔助學生整理知識,幫助學生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在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可將零散的知識點集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從紛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間的聯系。用可視化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內化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加強對知識理解、掌握,提升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要注意,思維導圖不是萬能的利器,只是一種方法而已,學習者要有自己的正確認識,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它雖是一種風靡全球的學習方法,能推廣肯定有它的道理,所以主動適應它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如果不行也不必勉強。
【參考文獻】
[1]托尼·巴贊著,李斯譯.《思維導圖》.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12.83-96
[2]劉濯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74286791 [3]劉濯源.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link url=
[4]百度百科.思維導圖http2://baike.baidu.com/link url=fC75Q5s9cdIBENKO1Cm7-6x5Yg2dqAtvWTDBCQaeL
J670O9ygcsQ4Di34twxjhOFAmyeiHBQ8Jog1OyICtQIQa
[5]托尼·巴贊.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