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義
【人物印象】
劉文典(1889—1958),現(xiàn)代杰出的文史大師、校勘學大師與研究《莊子》的專家。原名文聰,字叔雅,筆名劉天民。安徽合肥人,原籍安徽懷寧。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安徽大學校長、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1938年至昆明,先后在西南聯(lián)大、云南大學任教。終生從事古籍??奔肮糯膶W研究和教學,所講授課程,從先秦到兩漢,從唐、宋、元、明、清到近現(xiàn)代,從希臘、印度、德國到日本,古今中外,無所不包。他專長??睂W、版本目錄學、唐代文化史,著有《淮南鴻烈集解》《莊子補正》《三余雜記》等。1958年7月15日病逝于昆明。
【素材呈現(xiàn)一】
●速寫角度
深諳教學之道,授課有方,幽默詼諧,風格獨特。
“劉氏”授課法
在西南聯(lián)大,劉文典的課講得幽默詼諧,生動傳神,常常是手舞足蹈,講到激動時還會涕淚俱下,許多知名教授都慕名來聽他的課,就連和他有過節(jié)的聞一多也稱贊“劉文典講課確實有一套”。
有一次他講寫作,在黑板上寫了五個大字“觀世音菩薩”,眾學生不解。他喝足了茶,才慢條斯理地一一道來:“‘觀是要多多觀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會上的人情世故;‘音是說文章要講音韻;‘菩薩是說要有救苦救難、為廣大人民服務的菩薩心腸?!睂W生們聽了,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牢牢記住了這一“葵花寶典”。
當年劉文典這樣講《紅樓夢》:其時天已近晚,講臺上燃起燭光。不久,劉文典身著長衫,緩步走上講臺,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邊用熱水瓶為他斟茶。先生從容飲盡一盞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開場白:“寧—吃—仙—桃— 一口,不—吃—爛—杏—滿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講《紅樓夢》嘛,凡是別人說過的,我都不講;凡是我講的,別人都沒有說過!今天給你們講四個字就夠了。”于是他拿起筆,轉(zhuǎn)身在旁邊架著的小黑板上寫下“蓼汀花溆”四個大字。這次講座原定在一間小教室開講,后因聽者甚眾,改為大教室,還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聯(lián)大教室區(qū)的廣場上,學生席地而坐,洗耳恭聽劉教授高論。
劉文典開《文選》課,不拘常規(guī),常常乘興隨意,別開生面。上課前,先由校役提一壺茶,外帶一根兩尺來長的竹制旱煙袋,講到得意處,就一邊吸著旱煙,一邊解說文章精義,下課鈴響也不理會。有一次,他卻只上了半小時的課,就忽然宣布說,今天提前下課,改在下星期三晚飯后七時半繼續(xù)上課。原來,那天是陰歷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講一篇《月賦》。有學生追憶:“屆時,在校園里月光下擺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間,當著一輪皓月大講《月賦》,儼如《世說新語》中的魏晉人物?!?/p>
劉文典講課時,同樣是守舊派人物的吳宓也會前去聽講,而且總是坐在最后一排。劉教授閉目講課,每講到得意處,便抬頭張目向后排望,然后問道:“雨僧(吳宓的字)兄以為如何?”每當這時,吳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點頭一面回答:“高見甚是。高見甚是?!眱晌幻淌谝粏栆淮鹬疇?,惹得全場為之暗笑。
【適用話題】
風采、獨特、不拘一格、幽默詼諧、靈活多變、風格多樣……
【素材點撥】
一個人物成就一篇文章。也即全文圍繞這一人物素材來著筆,適用于記敘文或散文中??捎玫诙朔Q的寫作手法直抒胸臆,表達對人物(劉文典)的欽佩贊頌之情;也可用第三人稱的寫作手法行文,客觀且自由靈活地表達對人物(劉文典)的看法。
【運用示例】
是你幽默詼諧的授課方式,讓我真正體味到了大學課堂的樂趣和人生應有的目標;是你不拘常規(guī)的授課風格,讓我領悟到知識的獲取也可以如此盡興隨意,如此輕松有趣;是你簡明概括的“觀世音菩薩”五字寫作法,讓我茅塞頓開,感覺寫作不再蒙著神秘的面紗而遙不可及,它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可八方取材,任我所用。
你用廣博的知識,為學生呈現(xiàn)的不僅是學習場景、大家風范,更是生命與生命最平等、最自由的對話。
【素材呈現(xiàn)二】
●速寫角度
氣節(jié)凜凜,傲骨錚錚,不畏強權(quán),敢于直言。
劉文典:敢于頂撞蔣介石的民國牛人
北伐成功后,劉文典任安徽大學文學院籌備主任,代行校長職權(quán)。是時,有預科學生王某,江西瑞金人。某日,國民黨安徽省黨部通知劉文典說王某是共產(chǎn)黨員,要他對其嚴加監(jiān)視。因說是“證據(jù)確鑿”,劉文典遂命令校警丁某到王某宿舍進行搜查,還真搜出了“秘密文件”。劉文典于是立即叫傳達室王裕祥送王某離校。當晚,便衣特務來校搜捕,結(jié)果撲了個空。學校向當局推諉,最后不了了之。王某因此得救,對劉文典感激不已。對于當局迫害進步青年的行徑,劉文典極為憤慨,頂撞道:“大學不是衙門!”這句名言不脛而走。
1928年,蔣介石掌握大權(quán)不久,想提高自己的聲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劉文典主持校務的安徽大學去視察,但劉文典拒絕其到?!坝栐挕薄:髞?,蔣介石雖如愿以償,可是在他視察時,校園內(nèi)到處冷冷清清,并沒有他預想中的那種隆重而熱烈的歡迎場面。一切皆因劉文典冷冷擲出的一句話:“大學不是衙門!”
后來安徽發(fā)生學潮,蔣介石召見劉文典。之前劉文典曾有豪言:“我劉叔雅并非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應對我呼之而來,揮手而去。蔣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見面時,劉文典稱蔣介石為“先生”而不稱“主席”,蔣介石對此很是不滿。兩人沖突由此升級,劉文典指著蔣介石說:“你就是軍閥!”蔣介石則以“治學不嚴”為由,將劉文典當場羈押,說要槍斃。后來多虧蔡元培等人求情,劉文典被關了一個月才獲釋。
【適用話題】
氣節(jié)、書生的傲骨、不畏強權(quán)、敢于直言、正直、文人的尊嚴……
【素材點撥】
同類素材疊加,以增強文章氣勢。
【運用示例】
迄于現(xiàn)代,書生中的硬漢并未絕種,章太炎是一個,陳獨秀是一個,魯迅是一個,胡適是一個,傅斯年是一個,劉文典是一個,聞一多是一個,梁漱溟是一個。章太炎闖入總統(tǒng)府大罵袁世凱是獨夫民賊,陳獨秀將監(jiān)獄視為研究室,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胡適為使約法和憲法確立而奮筆抗爭,傅斯年將兩任行政院長(孔祥熙和宋子文)罵到垮臺滾蛋,劉文典當面怒斥蔣介石是“新軍閥”,聞一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些書生,個個有血氣,有膽氣,有志氣,有豪氣,無論哪一樣都不輸給那些受過血與火洗禮的硬漢,當他們?yōu)楹葱l(wèi)道義而大聲疾呼時,雖九死其猶未悔,乃是天地之間的元氣和正氣使然。
(王開林《書生與硬漢》)
【素材呈現(xiàn)三】
●速寫角度
學貫中西,博大精深,恃才傲物,狷介無比。
真名士語自狂
在北大,劉文典講《莊子》,第一句都是:“《莊子》嘛,我是不懂的嘍,也沒有人懂!”學生問他古今治《莊子》者的得失,劉文典感慨:“古今以來,真懂《莊子》者,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我劉文典,第二個是莊周,另外半個嘛……還不曉得!”
劉文典國學功底深厚,對國學大師也十分崇拜、愛戴。一日,日機空襲,警報響起,聯(lián)大的教授和學生四下散開躲避。劉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萬分”佩服的陳寅恪身體羸弱且目力衰竭,行動極為不便。于是便率幾個學生折回來攙扶著陳寅恪往城外跑去。學生要扶劉文典,他不讓,大聲叫嚷著:“保存國粹要緊!保存國粹要緊!”然后讓學生們攙著陳寅恪先走。
【適用話題】
言語驚世、恃才傲物、狂放不羈、學識、膽識、英雄相惜……
【素材點撥】
可將多個名人的精神共同點挖掘出來,進行同類合并,突出共性,以表達文章的思想觀點。如下面的片段,為了說明劉文典不因名利而丟棄“真狂”,作者列舉了古今三位狂人的狂言狂語,指出這樣的“狂”構(gòu)建了中華民族屹立的傲骨,這種“狂”是時代的頂梁柱,是歷史的撐天樹,是一種良知的傲慢!
【運用示例】
當整個社會都圓滑了的時候,世間就再無真狂人了。為此,我要高呼:世間曾有真狂人!
風度翩翩的儒者龔自珍自述:“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高中時談及恩師時“狂”言:“居然是無名小輩王植!”這自然是他“亦狂亦俠亦溫文”的體現(xiàn)。狷介之士劉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天下懂《莊子》的就兩個半人:一是莊子本人,一個是他自己,剩下半個大伙一起搶!自言“十年以后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的李敖不顧社會的功利,也狂得灑脫。他在《傳統(tǒng)下的獨白》一書的封底寫道:“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nèi),中國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罵我吹牛皮的,心里都為我供了牌位?!?/p>
這些都是“狂”人?。∷麄兊目?,構(gòu)建了中華民族屹立的傲骨,這種真狂,是時代的頂梁柱,是歷史的撐天樹,是一種良知的傲慢!
(《世間再無真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