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凡 王偉紅
【摘 要】2011年誕生于國內網絡巨頭騰訊公司的微信,兩個月推出產品、兩年內積累超3億用戶、覆蓋100多個國家、僅僅3年之后,月活躍用戶數近3億,是目前中國市場最熱門的移動應用,①也是目前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移動通訊應用。微信發(fā)展之所以速度迅猛,根本在于微信的互聯(lián)網思維。
【關鍵詞】微信 互聯(lián)網思維 移動互聯(lián)
雅虎CEO梅耶爾在2014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對騰訊財經表示:微信非常棒,移動科技未來不可限量。對于微信的成功,筆者認為除了其背靠著QQ龐大的用戶群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互聯(lián)網思維。它準確抓住了移動互聯(lián)網的特征,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用戶體驗。
1、用戶思維——重視用戶體驗
首先,微信讓用戶獲取信息更便捷,傳送信息更立體。微信以傳收語音、圖片、視頻等為主,支持群聊,但僅耗少量流量。特別是微信傳收語音短信,可以實現(xiàn)語音對講,還可以實現(xiàn)多人實時語音聊天。這一功能解放了使用者的眼睛和手指,并通過語音、文字、圖片到視頻的立體化溝通方式,拉近了人們的距離。
其次,微信建立強關系圈。微信添加好友方式主要是通話手機通訊錄和QQ好友來添加的,這就區(qū)別于其它社交媒體擴大陌生人弱關系圈的特點。讓人們重新從馳騁于交識新朋友的快感中重新回歸到熟人圈,去加強熟人關系的培養(yǎng),從而給用戶全新的體驗。
最后,在強化熟人關系的同時,微信也提供多樣化的交友方式,滿足人們廣泛交識新朋友的需求。例如微信的搖一搖,達到虛擬社交圈與實際社交圈的交融,給予用戶交友新體驗。
2、簡約思維——內容大道至簡
在內容推送方面,從廣覆蓋到凝練化。QQ、PPS、暴風影音、飛信等,都具有通過互聯(lián)網向用戶推送新聞功能。以門戶網站的小窗口模式彈出,可是往往這些彈出的小窗口所涵蓋的新聞量大而雜,而且在用戶沒有需求時自動彈出,就會惹人厭煩,讓用戶在第一反應就是關掉。而微信進行新聞推送時考慮到了這些問題,每天推送三次新聞,每一次的新聞僅有四條,偶爾有重大事情時,會出現(xiàn)相應的調整。而且,日常的四條新聞編排整齊,一張大圖下面是條條配小圖的標題。這種簡潔的版式,降低了用戶的抵觸感,讓用戶享受精選的信息,并且掌握閱讀的主動權。
3、極致思維——巧妙營銷自我
2014年春節(jié),微信搶紅包活動風靡神州大地,微信團隊通過策劃這個活動,掀起了一場微信熱,搶紅包不僅是一個小游戲,而是有目的性的,即“誘導”微信用戶綁定銀行卡成為其支付用戶。這樣的搶紅包游戲的設計,使微信在人們玩搶紅包的過程中無形的傳遞給用戶一個信號:微信有了支付的新功能,而且還“手把手”的教會用戶怎么使用微信支付。這其實是在通過創(chuàng)造極致化的用戶體驗來告知用戶微信新功能,并培養(yǎng)用戶使用微信的習慣,達到了巧妙營銷自己產品的目的。
4、迭代思維——不斷完善產品功能
美國媒介批評學者保羅·萊文森曾提出著名的“媒介補償”理論,他認為,每一種媒介都有先天的局限或是缺憾,任何一種后繼的媒介都是對過去某一種媒介或一種先天不足功能的補救和補償。②這種媒介補償理論放到互聯(lián)網時代的媒介產品生產上,就體現(xiàn)著迭代思維。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fā)方法,在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中不斷的完成媒介功能的迭代,從而實現(xiàn)在迭代中完善產品來迎合用戶的需求,填補用戶需求的空白。
微信的誕生,在某種意義上補償了一些媒體的不足,并且,從1.0版到現(xiàn)在,微信不斷更新產品的功能,實現(xiàn)了其它媒介功能的迭代;微信2.0版本引入了壓縮技術,將語音進行壓縮處理,使其在移動網絡環(huán)境下也可以傳輸;微信3.0版本則添加了三個功能:搖一搖、漂流瓶和附近好友,這三個功能均融入了基于LBS的地理位置技術,基于位置的社交元素更加方便了用戶與陌生人交友;微信3.5版本中二維碼技術的引入,使用戶可以通過掃描二位碼獲取商家信息、折扣信息等;微信4.0版推出開放平臺,開通了朋友圈的功能,使社交功能更好的得到實現(xiàn);微信4.2版語音和視頻技術的引入,使服務更加讓用戶滿意等。這些創(chuàng)新都在終端應用的改進與升級中得到拓展,使產品不斷得以完善,帶給用戶不一樣的社交體驗。
5、流量思維——給用戶讓利,以求質變
互聯(lián)網時代,流量意味著金錢。在信息傳遞、接受過程中,媒介和信息的生產者希望得到的流量越多越好,而用戶希望花的流量越少越好。兩者間的利益的平衡需要互聯(lián)網生產者具備流量思維。既要重視流量,又要讓用戶接受。微信在流量上面主動給用戶讓利,以求質變。正是體現(xiàn)了其流量思維。
任何一個互聯(lián)網產品,只要用戶活躍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fā)生質變,帶來商機和價值。相較于QQ的文字傳遞信息來說,微信的語音通訊,更方便用戶的同時,也花費較少的流量,微信的經濟實惠為用戶著想,用戶當然樂意為其買單,從QQ上搬來的用戶或從其它平臺上而來的新用戶在微信上實現(xiàn)了很短的時間內的猛增,一點一滴的小流量匯聚起來的是巨大的流量,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使微信在短短的幾個月爆發(fā)出燎原之勢。
6、社會化思維——微信圈重塑商家與用戶的溝通
產品的營銷首先要實現(xiàn)口碑營銷,事物的口碑不是自說自的,需要與用戶溝通,讓用戶信任,微信朋友圈的誕生,正是應了商家實現(xiàn)令人信任的口碑營銷的需求,使商家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的平臺進行社會化營銷。
“微信賣栗米,三個月進賬200萬”的例子足以證明這一切:富軍在2013年開始向微信好友贈送大米,通過各種活動,增加自己的微信好友。為了與這些好友保持緊密關系,富軍平均每周在朋友圈更新6條消息。通過努力,使其微信擁有足夠多的好友數量,并與微信好友之間擁有較為緊密的關系。為他的大米營銷創(chuàng)造了基礎口碑。到2013年11月底,他統(tǒng)計全年訂戶200個,銷售大米200萬,富軍栗米的微信營銷獲得巨大成功。這就是微信社會化思維的力量。
7、平臺思維——善用手機平臺
平臺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驅動力,微信的定位就是體現(xiàn)了它的平臺思維,即善用現(xiàn)有的手機平臺。
CNNIC《第3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止2013年12月,手機網民繼續(xù)保持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規(guī)模達5億,年增長率為19.1%,手機繼續(xù)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③。在這個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微信應時而起,產品定位以手機終端為載體。并從一開始,微信團隊一直暗示用戶這一點,比如:不開發(fā)電腦客戶端;要想在電腦上登錄必須通過手機二維碼掃描等。微信利用手機平臺迅速搶先占有了移動互聯(lián)網市場,并從2011年1月21日發(fā)布以來,針對Apple、Android、Windows Phone、Symbian、BlackBerry平臺,不斷推出新版本。通過不斷更新其功能,最大程度的堅守好手機這個平臺,為用戶帶來新的體驗。
8、跨界思維——主動跨界,自我變革
跨界思維在于自我顛覆,主動跨界,實現(xiàn)自我變革,是企業(yè)持續(xù)領先的根本動因。④微信的跨界思維正是如此,從而獲得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領先地位。
首先,微信在彌補以前媒介不足的同時,也在創(chuàng)新著媒介的功能,例如微信支付功能在2013年8月5日上線,開通100天后就有市場消息稱用戶數已達2000萬,2014年春節(jié),微信通過微信搶紅包引爆微信支付。而伴隨著微信“紅包”功能短期內迅速走紅,一則“微信支付用戶數趕超支付寶錢包”的傳聞攪動了支付市場,雖然傳聞有點夸張,但微信利用社交屬性優(yōu)勢“逆襲”支付寶的強大攻勢已引起市場高度關注。⑤可見微信實施這一步驟是正確的選擇。
微信的跨界思維還體現(xiàn)在先前引入的銀行、航旅、品牌等公眾賬號,涉及多個領域。再加入微信的支付功能,未來可能會建成一個商家和用戶互動、用戶和用戶互動的閉環(huán)生態(tài)圈,從而實現(xiàn)用戶的很多需求都能在微信上完成,助力微信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走得更快、更遠。
9、數據思維——獲取大數據的平臺
大數據思維的核心是理解數據的價值,并通過數據處理創(chuàng)造商業(yè)價值。⑥
2013年8月29日,微信公眾平臺在其平臺發(fā)布公告,宣布平臺新增數據統(tǒng)計功能。這個平臺分為用戶管理分析、群發(fā)圖文消息分析、用戶消息分析以及接口調用分析四大類。公眾賬號運營者可以通過該平臺的數據統(tǒng)計功能,查看任意時間段內用戶數的增長、取消關注和用戶屬性等數據。
該功能的誕生體現(xiàn)了微信的大數據思維,即重視數據,理解數據的價值。通過增添平臺的數據統(tǒng)計功能,使得微信公眾賬號運營者得以獲得重要的數據,在微信平臺上,通過數據處理創(chuàng)造商業(yè)價值,這就使得更多的商家在微信公共賬號上落戶。
《第3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2013年微博、社交網站及論壇等互聯(lián)網應用的使用率均下降,而以社交元素為基礎的即時通訊平臺應用發(fā)展穩(wěn)定。報告還指出移動即時通訊應用發(fā)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在社交關系基礎上,增加了信息分享,交流溝通,支付金融等應用,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黏性。微信快速發(fā)展的原因正在于此?!?/p>
參考文獻
①《紐約時報:微信讓世界對中國公司刮目相看》,《騰訊科技》,2014-1-2
②保羅.萊文森 著,何道寬 譯:《數字麥克盧漢》[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③CNNIC,《第3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2014-1-16
④⑥趙大偉:《互聯(lián)網思維——獨孤九劍》[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4
⑤蔡愷,《微信支付借紅包攻略逆襲支付寶》,證券時報網,2014-3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