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老師應該把新的教育思維模式和課堂實際進行緊密結合,以課堂作為一個學習渠道,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地理是一門運用地圖、圖片以及圖表多種表達方式向學生傳遞空間概念的一個學科。在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當中,基礎地理知識要比同類別的其它教材明顯增多。這引導了初中地理教材編排的發(fā)展方向,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對初中地理教材的思考和認識。
[關鍵詞]:初中地理 人教版教材 思考 認識
新的地理教材中提出了新的理念,在這種新教材新概念下,初中學生在課堂中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相應的反應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學生們學習地理的興趣也相對的有了很大提高。在對我國地形分析、氣候分析和特殊地區(qū)地理條件的分析上增加了很多案例分析、課上活動等,課堂的活躍度有了明顯提高,人教版地理教材更注重對學生的空間思維方式進行提高,使學生們的思考方式提高了很多。所以,初中地理教材的編排還是要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礎上再做研究。
一、避免傳統(tǒng)教學方式,加大學生活動的內容
初中地理教材中少了教師講授的部分內容。避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老師一味教,學生一味學,學生學習過程很被動。初中地理教材是一本實驗性比較強的教材,它更多的是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習樂趣,這也是我國如今地理教材的發(fā)展趨勢。舉個例子,在對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節(jié)約和資源浪費以及環(huán)境污染之類的常識問題進行調查的時候,學生們能夠提出自我約束和一起保護國家自然環(huán)境資源的意見,同時也可以收集近年來全國所關注的焦點問題,特別要注意了解的是國家出臺了哪些相關政策來解決所出現(xiàn)的問題,當然,問題提出和實施的過程,細節(jié)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在某些地區(qū)的教師依舊使用傳統(tǒng)的陳舊教學方式,不能夠把學生本身作為課堂學習的中心,使得教材編制變得沒有意義。在新教材的編寫上,更注重學生合作活動的重要性,讓每一個問題和活動的目地更加明確也更加具體,只有這樣才能讓教材發(fā)揮它本身的作用,加強學生的動手、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地理中常識案例的分析增多
初中地理教材當中的案例討論不同于其它版本教材,它的優(yōu)勢是不僅僅能把案例與學生活動變換使用,滿足了學生們的學習需求,還可以把案例與學生的活動聯(lián)合起來進行應用,這種優(yōu)勢能夠準確、系統(tǒng)的闡明地理教學里所存在的一定規(guī)律。舉個例子,在美國的商品農業(yè)里,要適當?shù)囊瓿霎數(shù)啬軌蜻m應谷物商品發(fā)展所必須的自然基礎和條件;或者是在澳大利亞農業(yè)里所存在的農業(yè)混合的一些現(xiàn)象;當然也能夠突出美國硅谷工業(yè)生產里所體現(xiàn)出的地理優(yōu)勢和一些人文因素等。這些案例的共同特點都是要有一定的決策性、要能夠反證式的,還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總結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的思維能力。所以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一定要相應的進行增加,盡管案例數(shù)量增加,但是案例質量還是要保證的,高質量的案例能夠讓學生們學習知識面更廣闊,效率更高。
三、教材內容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感性資料相應增多
所謂感性資料分很多種,可以是圖像,或者是戶外實踐,又或者是多媒體教學方式等。
(一)地理圖像
地理圖像中涵蓋了很多有價值的教育信息,初中地理教材里圖像明顯比同類的其它教材多很多,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測試后,能夠發(fā)現(xiàn)圖像在對學生空間想象力養(yǎng)成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大膽地進行設想:新版地理教材的編排里用大批量的、直觀的圖像來代替原來書里的傳統(tǒng)理論文字,老師們的教學模式也從傳統(tǒng)的老師被動傳授轉換為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盡可能地去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這樣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老師起到引導的效果。
(二)進行地理戶外實踐
地理作為一種了解地球各類環(huán)境轉變的學科,戶外的實踐學習當然是少不了的,讓學生們到戶外做實地的考察是一種更為有效果的學習方式,不單單是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實踐,地理教材里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在戶外做實地考察是未來教材編排中的一個重要趨勢。
(三)多媒體的配合地理教學
眾所周知,多媒體的教學模式更具有直觀性,每一個教學的內容都會應用到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直觀教學里,教學的中心圍繞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開展,這種配合教學方式,提高了課堂的效率,也活躍了課堂當中的氣氛。學生學習興趣得到了最大的發(fā)掘,地理教材對教師和學生起到一個指導性效果。所以,在地理教學當中,要盡可能地多做課前準備,使用多種教學模式,從中尋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模式,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指導幫助作用。
四、地理教材功能的改革更新
傳統(tǒng)的教材功能觀是這樣認為的:教材是人類文明和人類知識的精華之所在,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學術性和知識性的基礎特征,所謂教學就是把這些知識和文明的精華傳授給學生,學生們學習的過程就是把這些知識進行累積的一個階段,這樣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傳授知識作為主要步驟,是相對單一的傳輸過程。教學的核心是以教材為本,教師要理解教材從而進一步做教學,學生要掌握教材里學到的理論知識。然后隨著時代的更新交替,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受到了質疑。新地理教材的產生使教學觀念有了新的認識,教學的目標已經不單單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了,它還涵蓋了學生們對學習這個過程的理解、學習方式的了解掌握,還有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念的養(yǎng)成熏陶。學生們對知識理解、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是顯性的,它直接地體現(xiàn)在教材當中;然后態(tài)度、情感還有價值觀念是相對隱性的、更具動態(tài)性的,它是活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在教材當中進行研究挖掘,然后結合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教學,這樣就使得教學活動從單向傳輸過程轉變?yōu)殡p向的互動,這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變革,而是有深刻的內在動因存在。
五、結語
我國的教育教學事業(yè)在不斷的發(fā)展和進步當中,初中地理教材也要緊緊地跟隨國家新課改的腳步,做出一定的突破,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是實驗性較強的教材,作為最基本的教材引導了地理教材編排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所以在新一輪的地理教材的編寫里,要在此基礎上加深每個教學內容的深遠意義,增大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地理是一種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更直觀的學習方式是教材里要求重點中的重點,不要死記硬背理論,要掌握方法,向更深一步邁出,在這方面,初中地理教材的進步空間還是相當大的,我國的教育教學研究者也做了初步的嘗試,希望在這個良好的開頭下地理教材能夠取得更大的發(fā)展,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彩鳳.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文字系統(tǒng)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06):107-109.
[2]張映明.淺談對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的認識和思考[J].新課程(上),2011,(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