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英語表達技巧,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F(xiàn)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傾向于應用語境理論,本文分析了關于語境理論下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境理論;英語閱讀;實踐
作者簡介:吳潔,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青劍湖實驗中學。
當下的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的閱讀習慣不佳、閱讀興趣不強,難以通過英語文本閱讀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技巧,提高英語學習能力。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英語閱讀要突破傳統(tǒng)固化的教學思路限制,積極利用語境理論來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教學。
一、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忽視閱讀過程中的語境價值
在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忽視閱讀過程中的語境價值。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更注重學生對于詞匯的理解和短語的記憶,而較少注重學生對于文章整體語境的理解。這可能會導致學生只注重個別詞語的翻譯和拼寫,而無法理解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含義。由于缺乏對于語境的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提高。語境是指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包括話語的上下文、社會文化背景、交際目的等多個因素。在英語閱讀中,如果學生只關注詞語的拼寫,而忽視了文章的整體語境,就很難理解文章的真正意義和深層含義。
(二)閱讀教學資源單一
英語閱讀教學資源單一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閱讀資源的單一性限制了學生對語言和文化知識的了解與深入掌握。在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材仍是主要的閱讀資源。教材通常包含經(jīng)典文學作品或者簡單的短文,有利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閱讀技巧。然而,真實語境中的閱讀素材卻往往被忽視,這導致學生接觸到的閱讀材料單一,很難真正了解不同領域、不同文體的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二、語境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詞義理解能力
語境理論對于學生的詞義理解能力提升有著重要影響。語境理論認為,詞語的意義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周圍的語境相互作用形成的。這種理論強調(diào)了詞語在特定語境下的意義,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入語境理論可以幫助學生對詞語的多義性和歧義性有更深入的理解。通過應用語境理論,學生可以學會根據(jù)上下文的線索來判斷詞語在不同語義場景中的具體含義。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詞義理解能力,還可以使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意義。在英語閱讀中,學生常常遇到一些有多重含義或者有歧義的詞語,如果不能準確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就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因此,通過應用語境理論開展閱讀教學學生的詞義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句意推測能力
語境理論在閱讀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學生可以通過分析上下文的邏輯關系,運用語境理論來推測句子的含義,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應用語境理論,教師可以提供相應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主動分析文章中的語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學生可以通過上下文中信息推斷出生詞的含義,進一步理解整個文章。
(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本內(nèi)涵理解能力
語境理論在提升學生的文本內(nèi)涵理解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價值。除了上下文關系外,語境還包含了文化、社會背景、歷史、政治環(huán)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對于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和意義同樣至關重要。通過對于語境理論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文體、不同領域的英語文章,包括小說、論文、新聞報道、歷史文獻等,從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意義和主題。學生可以通過對語境的分析和解讀,更加準確地理解文章中隱含的文化信息和社會背景。學生還可以通過比較不同文本之間的語境差異,進一步加深對于文本內(nèi)涵的理解。
三、基于語境理論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根據(jù)語境理解詞匯,鍛煉學生的詞匯理解能力
首先,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推測生詞的意義。在閱讀中遇到生詞時,不要急于查字典,而應根據(jù)上下文來推測生詞的意義,進而更好地記憶單詞,鍛煉語言推理能力。其次,利用同義詞、反義詞、近義詞等詞匯關系進行詞匯拓展。在學習一個新的單詞時,可以同時學習與它相關的詞匯,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單詞的意義,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最后,設計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詞匯任務,如填空、翻譯等,讓學生在語境中運用所學詞匯,如此一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單詞的用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以上方法,還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單詞,如利用圖片、音頻和視頻等輔助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單詞的意義;將單詞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記憶單詞;組織開展詞匯游戲、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單詞的積極性。
(二)根據(jù)語境分析句義,深挖語句言外之意
英語閱讀教學中,為有效推進語境理論下教學模式的全面創(chuàng)新,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引導學生對句義進行準確理解,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需對每個單詞的詞義和句義都有清晰的了解,并要注意對上下文語境、氛圍的把握,進而深刻理解文章內(nèi)涵。就當前的英語閱讀而言,很多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著以偏概全、詞不達意、語義理解錯誤等情況,這些問題都導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存在偏差,難以在閱讀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對上下文語境的把握,督促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對上下文語境進行分析,充分在語境理論的指導下來理解文章,利用自身掌握的閱讀技巧,來把握文章內(nèi)涵。針對結構復雜且理解起來有難度的文本,教師在組織學生閱讀時,應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循序漸進地明白文章結構、內(nèi)容。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分析句子中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包括因果關系、轉折關系、并列關系等。通過分析邏輯關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義。例如,在“小明今天不想去上學,因為他生病了?!边@個句子中,“因為”這個詞表明了前后兩個部分之間的因果關系,即句子前半部分的結果是由于后半部分引起的。因此,可以推測出這個句子的意思是小明今天不想去上學是因為他生病了。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句子中的關系、邏輯關系,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理解句子的含義,并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教師還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方法來引導學生分析句子的語境。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句子中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指的是相關國家或地區(qū)的歷史、文化、社會等方面的背景。通過對于文化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義。
(三)根據(jù)語境組織訓練,消除學生的慣性思維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訓練的過程中,為有效發(fā)揮語境理論的教學指導作用,教師要打破固有的理念和思維限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方法和技巧的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閱讀技巧的固有限制,使得學生能夠在閱讀各類英語文本中,都能夠運用閱讀方法和技能,從文本閱讀中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由于缺乏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勢必會受到母語思維習慣的干擾,很多學生在英語表達上都存在著“母語式表達”的情況,為英語學習造成了阻礙。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對于句義和語義存在理解偏差,常常習慣于以漢語思維習慣來理解英語表達。
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英語閱讀的過程中,除了要使學生形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習慣,更要引導學生打破固有思維的限制,從多個角度來把握文章語境,比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創(chuàng)作場景、背景等,盡可能減小固有思維對文章理解產(chǎn)生的影響。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進行文章內(nèi)涵的把握。
(四)根據(jù)語境啟發(fā)教育,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可以促使英語學習能力提升,以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但在當下的教學要求下,針對英語閱讀教學,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閱讀訓練時應該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從淺到深地理解文章內(nèi)涵,經(jīng)由語境理論的整體推進來幫助學生理解全文。首先,教師要從整個語篇的角度出發(fā),先從文章標題開始,引導學生對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加以預測。其次,在課堂上留給學生預覽文章的時間,使得學生在預覽的過程中對于文章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明確文章的表達主旨。最后,引導學生開展精細化閱讀,對文章中的每個單詞、句子進行細化的講解,在這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文章結構和內(nèi)容,確定最佳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詞匯、句式,聯(lián)系上下文掌握每個句子的深層意思。在閱讀訓練結束以后,教師也應該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通過影音、視頻和圖片等,對文章中的單詞、句子等進行深入理解和記憶,使得學生可以在課上課下學習相結合的模式下,逐步提高語境建構能力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
(五)根據(jù)語境整體分析,獲取文本重要信息
在英語閱讀中,學生需要根據(jù)語境整體分析來獲取文本的重要信息。語境分析是閱讀理解的核心,因為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和思想?;谡Z境分析,學生可以預測和推斷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此外,語境分析還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識別文章中的關鍵詞和句子,從而更快地獲取信息。
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預測、推斷等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獲取關鍵信息,并幫助學生培養(yǎng)綜合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和思想。其次,引導學生關注關鍵詞和句子。此外,培養(yǎng)學生的推斷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隱含意義。
(六)根據(jù)語境復習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教師需要設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語境練習,例如,情景對話、口頭交際活動等,以便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交流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含義和用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提供各種語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下完成英語寫作任務,如,寫一封感謝信、一份調(diào)查報告或是一篇演講稿。在寫作中,學生不僅需要運用所學知識,還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口頭表達練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實際生活中的情境,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口頭競賽活動,如,英語朗誦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四、結語
現(xiàn)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開始加強對語境理論的應用,以通過這一理論使得學生能夠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結合上下文、把握全文的語境。未來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語境理論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海燕.注重優(yōu)化詞匯教學提升英語閱讀能力[J].成才之路,2021(23):74-75.
[2]張義宏.淺析篇章語言學對高級英語教學的啟示[J].牡丹江大學學報,2021(7):108-113.
[3]萬宗琴.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用學探討[J].海外英語,2021(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