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進
摘 要:方志是人們研究地方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方志閱覽室是保存和利用地方志的重要場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積極探索與地方史志部門聯(lián)合共建方志閱覽室的模式,以加強對方志文獻的保護,提高宣傳傳播效率。文章以信陽市圖書館與信陽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共建方志閱覽室的實踐案例為例,分析了共建的意義、方案和推進過程,并針對方志閱覽室的利用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公共圖書館能夠不斷提升方志文獻保護、利用能力,以優(yōu)質的服務滿足讀者對方志文獻的閱讀需求。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方志閱覽室;共建模式;方志文獻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3)08-0022-03
1 背景
方志指全面系統(tǒng)記載特定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歷史與社會現(xiàn)狀的資料性文獻,是傳承和彰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1]。方志資源建設工作屬于社會主義文化基礎工程范疇,對傳承我國文明成果、弘揚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方志保護、傳播和利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是,公共圖書館在堅持修用并舉,提高全社會讀志、用志水平的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和阻礙。另外,由于我國各地的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情況不同,很多地區(qū)沒有建設專業(yè)的方志館,不利于方志文獻的開放利用。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開始針對相關問題,探索與地方史志部門共建方志閱覽室的工作模式,以實現(xiàn)資源整合、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筆者以信陽市圖書館與信陽市地方史志辦公室(以下簡稱“館志雙方”)共建方志閱覽室的實踐案例為例,分析共建模式的意義、方案以及推進過程,并針對方志閱覽室的利用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公共圖書館能夠不斷提升方志文獻保護、利用能力,以優(yōu)質的服務滿足讀者對方志文獻的閱讀需求。
2 共建方志閱覽室的意義
2.1 提高方志資源的利用價值
方志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存史、育人、資政的重要功能。館志雙方共建方志閱覽室,對方志文獻進行挖掘整理、數(shù)字化加工等,可有效提高方志文獻的可讀性、便利性和利用價值。
2.2 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館志雙方共建方志閱覽室既有利于整合地方文化資源,又有利于宣傳地方文化資源,讓更多人了解地方歷史、文化和地理狀況,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共建過程中,館志雙方可提煉方志文獻內容,為政府機構、市民、學者或企業(yè)家等提供區(qū)域發(fā)展資料,為這些機構或個人的研究、決策提供便利,推動地區(qū)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
2.3 創(chuàng)新方志文獻相關工作方式
2.3.1 方志文獻數(shù)字化。公共圖書館利用成熟的數(shù)字化技術對館藏方志文獻進行數(shù)字化處理,可有效提高讀者的檢索和閱讀效率。
2.3.2 方志文獻數(shù)據(jù)管理。館志雙方共同對方志文獻進行規(guī)劃管理,以公共圖書館的編目原則開展采編工作,可有效提高方志文獻的利用率和共享率。
2.3.3 方志文獻閱讀推廣。館志雙方積極宣傳、推廣方志文獻資源,并開展方志文獻相關的講座、展覽等活動,可吸引讀者了解和使用方志閱覽室,激發(fā)他們對方志文獻的閱讀熱情。
2.3.4 方志文獻研究支持。館志雙方為讀者提供方志文獻相關的研究支持服務,如研究工具和資源的供給服務等。
2.3.5 方志文獻保護與修復。館志雙方對館藏方志文獻進行修復和保護,可保證方志文獻的長久保存和傳承。
3 館志雙方共建方志閱覽室的方案和推進過程
3.1 合作機制與合作協(xié)議
方志閱覽室的共建工作須明確共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包括資源共享、資源管理、人員管理、運行機制等,并以詳細的共建細則規(guī)范雙方的共建行為。2022年年初,信陽市圖書館發(fā)起了共建動議,與信陽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關系,雙方最終達成《共建方志資源閱覽室合作協(xié)議》。
3.2 方志資源調查和共建內容規(guī)劃
對方志文獻的收集整理是館志雙方共建方志閱覽室的核心工作。館志雙方針對各自的館藏資源開展了方志文獻資源初步調查工作,明確了館藏方志文獻資源的形態(tài)、特點和范圍,并根據(jù)調查結果制訂了方志閱覽室共建實施方案,確定了共建方志閱覽室所需的場地、人員、設備、資金等。
3.3 共建方志閱覽室項目落地
3.3.1 文獻收集。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制定方志文獻收集制度,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收集[3]。館志雙方根據(jù)方志閱覽室的建設方向,主要收集整理了以下五類文獻:一是方志類文獻,包括市志、縣志、鄉(xiāng)志、水利志、醫(yī)院志、教育志、專題志,以及全國各地交流贈送的方志等。二是年鑒類文獻,包括信陽當?shù)氐哪觇b類圖書等。三是地方出版物,包括信陽地區(qū)出版的圖書、期刊、報紙、資料等。四是與信陽地方美食文化和旅游宣傳相關的出版物。五是信陽地區(qū)的革命文史資料。館志雙方共收集方志文獻資源7,692冊,奠定了方志閱覽室的資源基礎。
3.3.2 方志閱覽室軟硬件建設。方志閱覽室是面向市民開放的,充足的場地和書架、閱覽桌椅等設備,以及圖書文獻管理軟件十分必要。館志雙方一致同意將方志閱覽室設在信陽市圖書館內,為此,信陽市圖書館專門騰出占地80平方米的獨立空間,配備了必要的軟硬件設備。
3.3.3 方志閱覽室的建成開放。在館志雙方的合作配合下,方志閱覽室于2022年5月建成開放,名為“信陽主題方志館”。該閱覽室的建成不僅填補了信陽市沒有專題方志閱覽室的空白,還提高了信陽群眾對方志的重視程度,該閱覽室現(xiàn)已成為信陽市方志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
4 方志閱覽室的利用方式
4.1 方志展覽
公共圖書館可舉辦方志主題展覽,以公開展示的方式向公眾展示館藏方志文獻,如地方作家作品展、家譜展、革命文獻展等。
4.2 方志講座
公共圖書館可邀請專家學者向公眾介紹方志文獻中的歷史人文內容,分析方志文獻的研究方法和學術價值等,在普及方志知識的同時,提高公眾的閱讀興趣。
4.3 方志研討會
公共圖書館可舉辦方志研討會,為相關學者提供研究、交流的平臺,推動對方志的編纂、研究和推廣。公共圖書館與地方史志部門合力,共同促進方志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和協(xié)作,可有效推動方志相關學科的發(fā)展。
4.4 地方文化體驗及研學活動
公共圖書館應深入挖掘區(qū)域歷史、人文和民俗風情等文化資源,開展系統(tǒng)性的研究和傳承工作,并組織公眾參觀地方文化景點,參與地方文化研學活動,引導公眾全面了解地方歷史文化知識,增強公眾的文化認同感。
4.5 方志文獻數(shù)字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成為決定公共圖書館服務廣度與深度的重要因素[4]。方志文獻數(shù)字化是指對紙質方志文獻進行數(shù)字化處理,以數(shù)字文獻的形式進行保存、管理、利用和傳播的過程。方志文獻數(shù)字化有助于公共圖書館快速存儲、管理和檢索方志文獻資源,并建設方志文獻數(shù)據(jù)庫,為公眾便捷獲取方志文獻提供便利,提高方志文獻資源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蔡金良.方志文化前行的新地標:寫在江蘇省方志館開館之際[J].江蘇地方志,2010(3):17-19.
[2] 段昌華.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校地共建的實踐與探索:以安康方志館建設為例[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5(2):70-73.
[3] 湯美寶,董兵.淺談我館地方志的收集[J].重慶圖情研究,2003(4):3.
[4] 張毅,李欣.面向數(shù)字人文的特藏資源揭示研究:以方志數(shù)據(jù)庫建設為例[J].圖書館,2019(6):100-105.
(編校:馮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