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 朱蓉 魏瑣琴 劉青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英語課程要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引導學生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態(tài)度和價值判斷,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xiàn)的達成。大觀念是學科的“核心”,是為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目標而搭建的橋梁。筆者以劍橋小學英語(Join In)(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Unit 6 Games為例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在研讀單元語篇的基礎上,提煉出“游戲與規(guī)則意識”“游戲與文化理解”“游戲與思維認知” 三個子主題,形成單元主題意義“游戲是人們認識復雜世界最簡單的途徑”,并在此基礎上抽象出大觀念“復雜源于簡單”,引導學生多角度看世界。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大觀念;單元整體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建議教師以語篇研讀為邏輯起點開展有效教學設計(教育部,2022)。本文從六個方面論述如何開展單元整體教學,促進核心素養(yǎng)落地。
教學內(nèi)容分析和單元設計思路(如圖)
本單元主題是Games,同時從屬于“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兩大范疇,涉及“運動與游戲,安全與防護”和“規(guī)則意識”等小話題。單元圍繞Games這一主題展開,涉及五個語篇,包括兩組對話、一篇配圖記敘文、一篇配圖說明文和一篇韻文。
本單元五個語篇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內(nèi)容相互關聯(lián),構成三個子主題,即“游戲與規(guī)則意識”“游戲與文化理解”“游戲與思維認知”。本案例中各課時圍繞單元主題展開,教師按照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三個層次,設計探究單元主題意義“游戲是人們認識復雜世界最簡單的途徑”的學習活動。學生在游戲體驗中,樹立規(guī)則意識、豐富文化體驗,形成多角度看世界和簡化處理復雜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并提煉和生成基于游戲主題的大觀念“復雜源于簡單”,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學生情況分析
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習話題之一,他們學生對本單元話題的學習充滿好奇和熱情。學生在三年級時已接觸過有關數(shù)量的基本句型,也學習過簡單的游戲指令。但學生對西方校園游藝文化的關注較少,且抽象思維能力有待提升。
單元教學目標
本單元學習結(jié)束后,學生能夠:
1.遵守規(guī)則玩新的擲骰子游戲(第一課時:語篇一);
2.推介中國校園的“谷雨游藝會”活動并介紹折紙青蛙、圖書換購等游(第二課時:語篇二和三) ;
3.運用圖形知識做“拼畫夢想世界”的游戲;(第三課時:語篇四);
4.創(chuàng)編韻文,分享自己多角度看世界的感悟(第四課時:語篇五)。
教學活動設計
筆者分四個課時設計了豐富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單元主題意義。
第一課時的活動安排是了解棋盤游戲規(guī)則—按照指令玩游戲—設計新棋盤游戲,讓學生認識到“世界是有規(guī)則的”。
第二課時的活動安排為閱讀英國游園會—折紙飛機,幫助學生了解外國校園文化;推介中國校園“谷雨游藝會”和折紙青蛙游戲,讓學生進一步感悟世界校園文化的差異性。
第三課時,教師讓學生看關于世界著名建筑的視頻,發(fā)現(xiàn)與認識基本圖形,初步感知基本圖形在世界中的廣泛存在;再通過三個層層遞進的圖形游戲,引導學生透過圖形看世界。其中,“神奇的線條”游戲旨在讓學生獨立探究基本圖形的本質(zhì)特征,感悟“線條構成形狀”(lines make shapes);“精彩的畫面”游戲通過教師用基本圖形拼出的神舟十三號火箭模型,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事的習慣,再引導他們用圖形拼出生活中的實物或場景,感悟“形狀構成圖片”(shapes make pictures);“驚艷的世界”游戲讓學生通過看視頻,發(fā)現(xiàn)與欣賞世界上更多由基本圖形組成的事物,再通過小組合作,用基本圖形拼畫和介紹夢想中的世界,感悟“形狀構成世界”(shapes make the world),認識到“復雜世界是由基本圖形組成的集合體”。
第四課時的活動設計為玩記憶游戲—賞讀韻律詩—創(chuàng)編新韻律詩,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世界。
在四個課時循序漸進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玩游戲、守規(guī)則、學文化、分享多角度看世界的心得,認識到“游戲是人們認識復雜世界的簡單途徑”,最終形成對大觀念“復雜源于簡單”的感悟。
單元學習評價
本單元的學習評價如表1所示。
單元總結(jié)評價
基于大觀念的單元主題探究的過程,本質(zhì)上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周詩杰,2021)。筆者基于本單元大觀念,提出三個基本問題供學生探究:你玩過哪些游戲?為什么你們都喜歡玩游戲?通過玩游戲,你能認識到世界是怎樣的?結(jié)束本單元學習時,從收集的單元學習反饋結(jié)果(見表2)可看出,學生已從只聚焦游戲的趣味性,進階為認同“小游戲蘊含世界的大道理”。這些感悟都指向了“復雜源于簡單”的大觀念,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xiàn)達成的具體表現(xiàn)。
教學總結(jié)反思
1.教學特色鮮明
特色1:以大觀念統(tǒng)領單元教學設計。筆者通過四個課時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引導學生探究單元主題意義,建立“進入世界的知識”(郭元祥,2021),初步感悟“復雜源于簡單”的深刻哲理。
特色2:以“玩中學”落實核心素養(yǎng)。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通過獨立、合作學習等方式發(fā)展語言能力,牢固樹立規(guī)則意識,增進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與認同,提升記憶、想象與創(chuàng)造等思維品質(zhì)。
特色3:踐行六要素整合的學習活動觀。教師創(chuàng)設“玩游戲、學知識、看世界”的大單元情境任務,以五個語篇為依托,引導學生整合性地學習相關語言知識,以聽、說、讀、看、寫等語言技能為途徑,了解國內(nèi)外校園文化知識,形成從多角度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學會用觀察、探究、想象等學習策略解決真實問題。
2.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點1:注重跨學科融合,用CLIL教學法指導課時教學。例如,筆者在第三課時引導學生運用在美術課上學到的點線面和在數(shù)學課上學到的基本圖形知識設計并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夢想世界。
創(chuàng)新點2:重視遷移與運用,用生成的大觀念解決真實問題。例如,學生在第四課時的分享中談到,自己通過本課所學,在美術課上學會用一條豎線表現(xiàn)遠觀的黃鶴樓,彌補繪畫短板??梢妼W生完成了對大觀念的內(nèi)化遷移。
3.促進教師成長
教師是設計師,也是評估設計師(格蘭特·威金斯, 杰伊·麥克泰格. 2017)。教師可以引入更多中外經(jīng)典游戲,供學生開闊視野和強化規(guī)則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介紹更多中華校園文化,涵養(yǎng)家國情懷和堅定文化自信;更可以啟發(fā)學生從生物、物理等更多不同學科角度去觀察和認識世界。
參考文獻
格蘭特·威金斯, 杰伊·麥克泰格. 2017.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郭元祥. 2021. 深度教學[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2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薔, 等. 2018.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學科能力研究[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周詩杰. 2021. 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設計探析[J].課程·教材·教法, (12): 88—9
案例點評
本案例是2022年度教育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典型案例,話題是Games,以大觀念統(tǒng)領單元教學。備課團隊用心解讀語篇,引導學生構建主題意義;精心創(chuàng)設語境,找到課堂與生活的連接點,促使學生從多個視角看世界;體現(xiàn)融合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認知體系,較好地達成了育人目標。
1.探究主題意義,引導學生多角度看世界
雖然本單元五個語篇的內(nèi)容都和Games有關,但語篇之間的關聯(lián)并不強,對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是一個挑戰(zhàn)。備課團隊通過分析語篇,找到語篇之間的邏輯關系,把不同的語篇連接成一個整體,使看似無關的課時之間產(chǎn)生關聯(lián)性和遞進性,并實現(xiàn)了知識的遷移,由此形成了“游戲與規(guī)則意識” “游戲與文化理解” “游戲與思維認知”三個層層遞進的子主題。教師通過四課時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建構起“游戲是人們認識復雜世界最簡單的途徑”這一主題意義。
2.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幫助學生形成大觀念
作者對第三課時的描述使讀者產(chǎn)生清晰的畫面感。教師在闡述時用到了“發(fā)現(xiàn)”“認識”“感知”“探究”“感悟”“欣賞”等動詞,體現(xiàn)了教師在設計不同語境活動時的教學思路以及對學生多種能力的要求。學生在看、聽、讀、玩、說等活動中學習圖形和基本特征,通過三個游戲感知和體驗lines make shapes、shapes make pictures、shapes make the world的奇妙,把簡單的基本圖形與精美的作品結(jié)合、與學生的生活結(jié)合,從而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逐漸對生活中的圖形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對“復雜源于簡單”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
3.體現(xiàn)了融合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構建多元知識體系
首先,本案例體現(xiàn)了語言與思維的融合。備課團隊在設計活動時,通過觀察、思考和聯(lián)想,幫助學生在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遷移創(chuàng)新中感受游戲的樂趣和內(nèi)涵,提升其思維品質(zhì)和認知水平。其次,本案例體現(xiàn)了學科之間的融合。教師運用CLIL教學法,將數(shù)學、美術、音樂、文學、信息技術等多學科知識融入英語課堂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維度,提升了學習層次,讓學習活動變得更有意義。
本案例體現(xiàn)了素養(yǎng)立意的設計理念,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為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值得推廣。
劉青(青島嘉定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