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財?shù)?/p>
摘 要: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全面認識教材、細心研讀教材,明確教學基本方向。深入研讀教材,用好統(tǒng)編教材,體會編者用意,抓好教學工作,落實教學任務: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提升語文教學實效和育人功能,為學生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編者意圖;研讀教材;語文教學
初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強調:“遵照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tǒng)編教材?!蹦敲?,一線語文教師該如何領會編者意圖,抓好教學落實呢?筆者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闡述看法。
一、全面認識教材,明確教學基本方向
人民教育出版社朱于國以為初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構建“教讀—課內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學習體系,是初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突出特點。
“三位一體”的閱讀學習體系是初中語文教材的突出特點,也是編者的主要意圖之一。因此,一線教師必須認真參透這個學習體系,并在教學活動中具體落實體系的內容。
首先,要區(qū)分不同課型。過去,我們一線語文教師很少對課型進行研究,幾乎把課上成了教讀課,對文本內容研究得很細致,從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結構分層、語言分析等對文章進行套路式的解讀和教學。長此以往,學生對語文課只停留在劃分層次、概括大意、背誦詞句等近乎模式化的操作概念中,漸漸對語文學習失去了興趣,索性將語文學習邊緣化,認為語文學與不學差不多。
不管教讀課和自讀課,教學套路和教學模式一成不變。慢慢地,學生難以提高閱讀能力和欣賞能力。于是,編者有意將教材的課文進行明確的界定,在內容編排上花了不少心思。對于教讀課文,編者側重預習和思考探究等內容,而對于自讀課文則沒有設計預習和思考探究內容,而是設置了旁批和閱讀提示,對兩種課型的學習內容和方式作了很好的區(qū)分。
因此,一線語文教師必須參透編者的用意,扎扎實實地按不同課型進行,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學。對于教讀課文,教師可以講得精細,重點落實以下三個教學任務。
(一)教學生基本知識
教授語文基本知識,如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人物描寫方法、表達方式、說明方法、論證方法、說明順序、記敘順序等,并配合單元學習重點教授。如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就明確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比喻和擬人兩種修辭手法。
(二)教學生基本技能
教授語文基本技能,如書寫、朗讀、背誦、做筆記、閱讀、演講、寫作、歸納、概括等。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學習目的是注重課文朗讀。教師要教學生朗讀的技能,如:停連、重音等。如朗讀《春》第一段:盼望(重音)著(輕音),盼望著(語調:兩個盼望著,語調不能一樣,第一個盼望著讀平調,第二個盼望著就要讀升調,讀出盼望的程度逐漸加深),東風(感情停頓,聲斷情連)來了,春天的腳步(語速放慢,換氣)近了。(朗讀這句話的時候要求學生面對微笑、用愉悅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來)
(三)教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從教學的角度來說,主要是指語文學習中的方法:整理的方法、概括的方法、摘錄的方法、比較的方法、欣賞的方法、提煉的方法。
對于自讀課文,注重能力遷移和教讀課的方法應用。另外,還應十分重視旁批和閱讀提示的作用,引導學生借助旁批和閱讀提示讀懂文章,學會分析文章的章法、明確閱讀方向、體會作品趣味等。
教材中每一個單元設有教讀和自讀課文,一線教師在實施單元教學時,可根據(jù)三位一體的體系進行教學。如: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這一單元的文體是小說,教授這一單元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孔乙己》這篇文章作為重點教讀課文,教會學生小說的基本知識:如“要素”“描寫”“線索”“環(huán)境”“細節(jié)”“鋪墊”“伏筆”“照應”“懸念”等。以及掌握基本技能方法,如:1. 如何閱讀小說?(小說的閱讀要緊扣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2. 如何概括故事情節(jié)?(何人+何事)3.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從人物描寫入手、從事件入手、從他人評價入手)4. 如何剖析環(huán)境刻畫的作用?(主要的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氣氛、烘托心情、襯托性格、推動情節(jié)、揭示中心)然后引導學生用這些方法自讀阿城的《溜索》及劉紹棠《蒲柳人家(節(jié)選)》,再以聯(lián)讀的形式向學生推薦、布置課外閱讀魯迅的《祝福》,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二、用心研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教學精華
教材研讀要靜下心來裸讀,重點研究經典課文里句式、段式、篇式,然后以經典課文為范例,從遣詞、造句、構段和謀篇等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而現(xiàn)實中,大量的優(yōu)質教材資源沒有被教師重視,一線語文教師很少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讀,不能深挖優(yōu)質的教材資源,不能很好地提煉教材中的精華,造成了教材資源的浪費。那么,如何在具體的教學中落實句式、段式和篇式的訓練呢?如八年級下冊第3課《安塞腰鼓》中有這樣的句式: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p>
對于這樣的句子,在教學中只要稍微對其變形,就是豐實的句式訓練資源。我們將以上句子按詩歌的形式重新排列: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
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
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
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
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比喻句、排比句、對偶句的樣式,然后進行句式背記訓練、句式仿寫。
八年級下冊第5課《大自然的語言》中有這樣的段落:
“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
我們對其變形排列之后就可以發(fā)現(xiàn)“總分式”段式規(guī)律:
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總寫)
冰雪融化,(分說)
草木萌發(fā),(分說)
各種花次第開放。(分說)
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分說)
不久,布谷鳥也來了。(分說)
像這樣的訓練實實在在,如果語文課上多一些這樣真語文的訓練,學生的語文基礎就會比較深厚,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自然得以提高。
下面以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4課《走一步,再走一步》為例談談如何領會編者意圖,抓好教學落實。筆者以統(tǒng)編教材“三位一體”學習體系為理論根據(jù),以板塊式教學作為教學思路,以演讀和讀寫結合為主要教學手法,以默讀和批注為主要閱讀方法,引導學生運用圈點勾畫,借助閱讀提示、單元導讀和課文旁批自讀課文,分享閱讀收獲,獲得新知;引導學生通過演讀,學會剖析人物形象;引導學生研讀段式,學寫心理描寫;引導學生課后記背雅詞佳句和背讀精段。
全面認識教材、細心研讀教材,用好統(tǒng)編教材,領會編者用意,抓好教學落實,提升語文教學實效和育人功能,這應是每個語文教師畢生修煉的功課。
參考文獻:
[1]溫儒敏.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tǒng)編教材[J].語文學習,2022(05).
[2]朱于國.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三位一體”閱讀體系的構建[J].語文學習,2017(11).
[3]余映潮.聽余映潮老師講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