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演講能力也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關注,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所以在小學階段,對小學生的演講能力進行著重培養(yǎng),將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能夠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擁有較高的思維能力。本文對如何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 演講能力 學科整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7.014
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語文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結合校本課程和學科特點來為學生進行實踐,例如,可以舉辦課前三分鐘、校園演講日等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建立立體的結構框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敢說會說的能力,并且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進行及時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根據(jù)學情探討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以此來加強學生的演講能力。
一、目前小學生在演講能力方面的現(xiàn)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的名人重視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朱自清先生就曾認為人情世故都是在說話里,由此可見演講能力是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所以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不應該被磨滅,而更應該被我們所學習。演講能力已經(jīng)成為我國社會生存必備的一種技能,也是考察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一個人只有擁有較強的演講能力,才能夠在未來的工作過程中,隨心所欲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由于我國近幾年正在實行新課程的改革,學生的演講能力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重視,把培養(yǎng)學生的演講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目標。語文新《課標》就曾對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建議。在語文教材當中,也安排了許多關于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內(nèi)容,但這些內(nèi)容對學生的演講能力并不能夠產(chǎn)生較大的效果。目前小學生的演講能力仍然不夠高。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話題較少,材料也比較少,教師所教的內(nèi)容也不是十分具體,很難對學生進行大量的教學。二是對學生進行演說鍛煉的平臺比較少,大部分教師和家長都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十分重視,從而忽視了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導致學生很難有時間去訓練演講能力,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根本上的提高。三是教師的評價手段較為匱乏,有一些地區(qū)對學生演講能力的考核僅限于書面上,很難進行實際比賽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就導致學生很難積極參與到演講活動當中,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針對以上這些現(xiàn)象,我國每一個學校都要對小學生的演講能力進行著重培養(yǎng),并且把它放在學科教學當中才可以提高其教學效率。加強小學生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對我國社會發(fā)展具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如何在校本課程的內(nèi)容設計方面加強小學生的演講能力
語文教師在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總體目標就是為學生提供可以鍛煉和展示的舞臺,讓學生能夠在學校學會傾聽,學會表達,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是我國每一個學校都應該堅守的目標。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普遍較小,他們并不能夠熟悉演講的規(guī)則,所以每一個學校都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性格特征等,從他們的角度出發(fā),編寫校本教材。要強調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只有這樣編排出來的校本教材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快速學習,樂于學習。只有教師采取分階段引導、整體推進的方法,才可以使學生在各學段的演講能力都能夠提高,教師在此過程當中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三、如何將小學生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科進行整合
1.確定話題,與學科進行整合
每一個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當中,都要針對是否進行了公平教育進行每日三問:一問是否以兒童為重點,二問是否讓學生學到了相應的知識,三問學生是否能夠終身受益。針對這樣的宗旨,每一個學校都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從學生出發(fā),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結合學科特點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學校就可以每年舉辦一些讀書活動和藝術活動,在舉辦這些活動之前,教師就可以對學校的德育和節(jié)日活動主題進行整合,讓學生推薦適合的演講主題,之后讓學生進行演講。這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為學生的實際演講提供機會與平臺。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實踐鍛煉中提高演講能力,學校除了要為學生搭建平臺之外,還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想法和建議,要及時向學生征集演講主題,這樣學生就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fā),來選定自己想要演講的主題,并且說明推薦的理由,然后由小組內(nèi)的同學舉手表決,這樣民主的方式可以讓大多數(shù)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最后上報給教師,讓教師參與到演講活動當中,這不僅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還可以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搭建平臺,訓練學生的演講能力
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學校可以組織一些活動,搭建相應的平臺,為學生提供演講環(huán)境。例如,語文學科可以組建課間三分鐘以及每周國旗下講話、每月校園演講活動這樣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可以演講的機會。同時還要建立演講的框架,實現(xiàn)從內(nèi)容到方法上的有效訓練。
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每天語文課之前,拿出三分鐘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演講練習,通過這樣三分鐘的演講練習,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在具體實施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按學生的學號順序輪流講,人人都有機會到臺前來進行演講。演講的主題可以由學生自己選定,可以是時事播報,也可以是美文賞析等,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搜集演講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閱讀大量的資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在進行演講的過程當中熟悉演講的環(huán)節(jié)。課間三分鐘演講,教師就可以用這樣的模式來為學生進行示范。學生可以利用一分鐘時間進行引人入勝的自我介紹,讓學生通過一分鐘的自我介紹,可以讓其他同學記住自己,而且也可以表達自己對演講話題的主要看法。之后用兩分鐘闡述所要演講的主題。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演講能力。
3.開設演講比賽,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
教師可以每月為學生舉辦一次大型演講比賽,讓學生分小組輪流參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一個學年內(nèi)參加演講比賽。教師要讓演講比賽不是少數(shù)學生參加的活動,而要讓全部學生都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演講比賽之前,教師可以督促學生選好所要演講的主題以及演講的內(nèi)容,并且聯(lián)合家長來為學生進行演講練習,保證學生能夠通過練習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通過比賽就可以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演講活動當中。除了舉辦大型的演講比賽之外,還可以采取走班制、演講比賽等新的賽制,來讓學生具有較高的演講興趣。讓同年級不同班的學生進行互換,學生面對不同的群體進行演講比賽,可以讓學生的能力與潛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演講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4.以讀書活動為載體,強化學生的演講能力
想要讓學生的演講能力得以快速提高,除了要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外,教育者還要以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作為載體。讓學生可以充分體會到由閱讀帶來的滿足感,同時進一步體會演講的樂趣,并從中感悟人生的真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與表達欲望。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經(jīng)驗,列舉了如下幾種讀書活動,以供參考。
首先,在班級中舉辦不同主題的故事大會。教育者可以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主題,以周或月為基準,在班級中組織講故事活動。學生需要在活動之前,通過翻閱書籍、查閱互聯(lián)網(wǎng)等方式來準備故事,并將準備好的故事在活動中用繪聲繪色的方式展示給其他學生。教育者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活動小組,由各個活動小組派出一名評審代表,對學生的故事作品進行評分,在班級中挑選出最優(yōu)作品并給予獎勵。
其次,教育者可以以古詩詞作為主題,帶領學生共同參與詩詞誦讀活動。通過此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同步完成美德教育任務。為了能夠進一步開拓學生的視野,教育者在舉辦古詩詞誦讀活動時,應當盡可能保證詩歌體裁的多樣性,例如田園詩、愛國詩、送別詩、詠物詩,等等,并借此機會來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后續(xù)演講活動的設計打好基礎。
第三,小學生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基本的課外閱讀習慣,教育者還可以拿出一部分時間,組織學生將自己的課外閱讀記錄本進行公開展評。在活動開始之前,教育者應當拿出一周至半個月左右的時間,讓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提前準備好一個課外閱讀記錄本。將閱讀過程中所看到的一些好詞好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以及自己的心得體會記錄到本子中,并定期讓學生將自己的記錄本在班級中展示。而教育者則可以借此機會對學生的閱讀情況予以點評,通過此種方式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為學生表達能力的強化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機會。
第四,為了能夠更好地響應當前的減負政策,教育者應當在每周拿出一堂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共同參與讀書日活動。此時,班級中不再有教師或學生的身份,每個人都是閱讀者和朗讀者。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在課前準備好自己近期正在閱讀的書籍,在班級中與其他讀者共同分享,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到講臺上說出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閱讀體會。通過此種方式,能夠成功地將閱讀與演講結合到一起,讓學生可以隨心所欲地徜徉在書籍的天地中,利用書中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5.教師要重視評價,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
教師的評價是檢驗學生能力的重要階段,每一個學校都要在評價設計的過程當中體現(xiàn)出實踐探索的精神。對于年齡較小、低年級的學生,演講的評判標準就是學生是否做到了聲音洪亮、口齒清晰等,而中年段的學生則是要注意是否語言表達得比較清楚,表情服飾是否符合要求,演講內(nèi)容是否得體。對高年級進行評判的時候,就要從綜合能力方面進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應變能力,語言表達是否清楚,舉止儀態(tài)是否符合學生的標準。只有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判,才可以以最公平的方式評價學生的演講過程,使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不足,在將來演講的過程中能夠及時改正。除了要為學生設定一等獎、二等獎之外,還應該設定最佳口才獎和最佳聽眾獎,這樣的獎項可以加強學生的參與程度,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能夠樂于參與演講比賽的過程當中。
6.打造家校聯(lián)合模式,營造良好的演講氛圍
如果想要讓學生的演講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除去要重視語文課程中的教學活動之外,還不能忽視家庭氛圍。教育者需要與學生家長進行主動溝通,將學生在語文課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及時告知給家長,并通過構建微信群等方式做好宣傳工作,使得學生家長可以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演講技巧的重要性,與家長形成合力,為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演講氛圍。為了能夠順利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育者可以指導學生家長在家庭環(huán)境中專門設置“讀書角”“閱讀角”,讓孩子們可以在完成作業(yè)之余,拿出一部分時間來與家長共同完成閱讀任務。例如,家長可以根據(jù)當日語文課程的教學主題,在家庭環(huán)境中與孩子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在不同的場景下完成角色扮演活動,以此來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此外,教育者還可以利用線上學習平臺的直播與在線交互功能,幫助學生家長解決在完成家庭演講活動時所遇到的困難,為他們給予線上指導,使得演講訓練任務可以開展得更加順利。
綜上所述,如果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的演講能力,就必須要進行學科整合,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培養(yǎng)較高的演講能力,讓學生從以前的不愿意說,不敢說,到如今的樂于說,大聲說。學校應該為學生的演講活動提供平臺與機會,讓學生在其中學會知識,提高技能。將學生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與語文課程教學進行深度融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但就目前來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教育者需要深入挖掘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自主表達的機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強化小學生的演講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蘇瑩、徐榮欣《演講輔導鏡》,《兒童故事畫報》2020年第38期。
[2] 丘麗梅《既是演講也是談心》,《快樂語文》2021年第16期。
[3] 司玲《腹有詩書氣自華——構建演講朗誦特色課程體系之芻議》,《散文百家》2019年第10期。
[4] 張以進、晴嵐《一個人的演講》,《興趣閱讀》2019年第47期。
[5] 張以進《第一次演講》,《啟迪與智慧》2020年第3期。
(孫作慧,一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