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
摘 要:本文解釋了什么是工匠精神,如何在教學和工作中彰顯工匠精神,助推技能型國家的建設,以翔實的案例和獨特的視角提出了彰顯工匠精神的路徑,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和可操作性、推廣性。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 ? 大國工匠? ? 工匠精神? ? 技能型國家
全國職業(yè)教育大會于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的批示。強調堅持立德樹人,優(yōu)化類型定位,加快構建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要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本科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體系,深化“三教”改革,“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提升教育質量。要健全多元辦學格局,細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探索符合職業(yè)教育特點的評價辦法。各地各部門要加大保障力度,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暢通職業(yè)發(fā)展通道,增強職業(yè)教育認可度和吸引力。
這為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將會助推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大國工匠和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一、加強職業(yè)教育,建設技能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
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這為我國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確定了明確的目標,對廣大職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職業(yè)院校與教師要適應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為更多的學生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堅定他們成為能工巧匠的決心和信心,為建設制造強國培養(yǎng)更多的大國工匠。
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師生同頻共振,同發(fā)力、共成長。職業(yè)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就業(yè)本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情懷,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必須明白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qū)別??梢哉f,職業(yè)教育不僅會讓學生成才,更會助學生成人,還會一直關注并始終服務于學生的成長,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負責,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服務。只要學生們在校期間,一邊安心學習知識,提升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一邊靜心鉆研技能,積淀個人的技能素養(yǎng),那么“技能成就人生”的夢想就一定可以成為現實。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薄叭松目圩訌囊婚_始就要扣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勉勵。剛剛接觸職業(yè)教育的新生,如果在入學之初,不能正確認識職業(yè)教育,或者對職業(yè)教育的認識有誤區(qū),不能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那么扣錯了第一粒扣子,剩余的扣子也都會扣錯。如果對扣錯的扣子不及時糾正,那看起來就不美觀,還會出丑、讓人見笑。再去糾正扣錯的扣子,又會浪費一些時光。所以,學生在進入職業(yè)學校之初,第一步一定要邁對,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快速成長,實現理想。
部分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存在自己只是上幾年職業(yè)學校,最后混個文憑而已的想法。然而人生何嘗不是“王者峽谷”,成就“王者榮耀”其實是許多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理想。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拿下人生之巔的“水晶”,不僅需要與優(yōu)秀的團隊攜手,更需要自己能夠“carry”(carry,競技游戲術語,指主力輸出型的英雄)人生的全場。想要掌控全場,就需要有足夠的“發(fā)育”成長,需要自己變得足夠強大,“混個文憑”的想法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和自身不成熟的體現。
職業(yè)學校是學生選擇的成才成長之地,是學生今后發(fā)展事業(yè)、成就夢想的基地。廣大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應該像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大家的那樣: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二、工匠精神的內涵
財經學者吳曉波曾經這樣解釋工匠精神:做電飯煲的,能讓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不黏鍋;做吹風機的,能讓頭發(fā)被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讓每一個主婦手起刀落,輕松省力;做保溫杯的,能讓每一個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熱水……工匠精神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意識、完美卓越的追求、持續(xù)專注的態(tài)度。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要想在人生的舞臺上出彩,要想成為出類拔萃的技能人才,就應該有這種精神。這種精神是“鐵杵磨成針”的堅持、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yè)、是“滴水穿石”的執(zhí)著、是“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這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一個具備工匠精神的人,會對工藝品質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卓越,以嚴謹的態(tài)度,規(guī)范地完成每一道工藝,小到一支鋼筆,大到一架飛機的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組裝;會因為持續(xù)專注而專業(yè),能夠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這樣做出的產品才會贏得人們的認可。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青年處于人生積累階段,需要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廣大青年抓學習,既要惜時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擇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蹦??要“惜時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而這種功夫正是對工匠精神的形象詮釋。
三、發(fā)揚工匠精神,素其位而行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講到“廣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不懂就學,不會就練,沒有條件就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薄皩ο胱鰫圩龅氖乱以嚫覟?,努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把理想變?yōu)楝F實。”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從職業(yè)學校的起點出發(fā),人生高度無法預測,人生終點又在何方?以一流的技能為羽翼,也許可以飛越千山萬水;以工匠精神做為帆板,也許可以乘風破浪會有時。這就需要學生在專業(yè)課學習上、在技能實操訓練上,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不厭其煩地打磨專業(yè)技能,做到用心專一、精確到位、極致規(guī)范、至善至美,如此工匠精神就會在心底慢慢生根發(fā)芽,并成為自身的一種內在氣質。
《榮耀阿布扎比: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獎牌背后的故事》一書,收錄的是獲獎選手技能成才的勵志故事,其中既有選手不畏強手、為國爭光的精彩畫面,也有選手艱辛曲折、奮勇拼搏的備戰(zhàn)花絮。奮力拼博,靠實力摘得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獎牌的既有站在技能之巔、仰望璀璨星空的工業(yè)機械裝調項目冠軍宋彪,強我技能、揚我國威的數控銑項目冠軍楊登輝,技能黑馬、成功逆襲的工業(yè)控制項目冠軍袁強,也有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的焊接項目冠軍寧顯海,三年蟄伏、破繭成蝶的汽車噴漆項目冠軍蔣應成,與其用淚水悔恨、不如用汗水拼搏的信息網絡布線項目冠軍梁嘉偉等共計15個項目的冠軍選手。為什么年紀輕輕的他們,可以成為世界技能大賽的冠軍?為什么他們可以掌握精湛的技能技藝?為什么他們可以超越自己戰(zhàn)勝對手?因為他們心中有祖國,有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和宏大志向;因為他們渴望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中國人在技能上不是“東亞病夫”;還因為他們在技能訓練中付出了異于常人的努力,在意志磨練上超出了常人可以堅持的程度。
這些獲獎選手的感人事跡深深打動每一位職業(yè)學校的學子,激勵他們學習知識、苦練技能、創(chuàng)造業(yè)績,樹立技能成才的信心,堅定技能報國的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一)教師要講好每一堂課,方能彰顯工匠精神
教師需要像工匠精雕細琢產品那樣悉心耕耘三尺講臺,一絲不茍地備課,認真準備好每一次的課堂教學內容,力求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句話都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讓學生聽得“聲聲入耳”;力求每一個教學案例都生動精彩、發(fā)人深省,讓學生經久不忘;力求一舉手、一投足、一個表情都是經過認真推敲的結果,甚至講課過程中的每一次停頓都經過十分精確的計算,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被熏陶、被感染、被教化。這種治學嚴謹的態(tài)度正是對教師“工匠精神”的一種詮釋。
(二)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方能發(fā)揚工匠精神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也需要有“工匠精神”。班主任了解學生,不僅僅要知道學生的性別、姓名、籍貫以及高矮胖瘦,而且要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家庭情況、學習情況、飲食情況;關愛學生,不僅僅是簡單的噓寒問暖,而是要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關注學生,不僅僅是看到了學生有什么狀況,而是要能夠從學生的一個神態(tài)、動作中感受到學生的細微變化。
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要讓學生感受到如沐春風;在批評學生時,要讓學生體會到語重心長;在指導學生時,要一視同仁、因材施教,讓學生感覺到醍醐灌頂。
班主任要以愛心、耐心和細心關愛每一名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人生理想,指導他們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并支持和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勤學苦練,以提升技能,實現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引領他們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工匠,為國家的發(fā)展建設貢獻力量。
(三)感悟真正的大國工匠
說到工匠精神,有一批人更是值得我們學習。他們被稱為“大國工匠”,是踐行工匠精神的優(yōu)秀代表??梢院敛豢鋸埖卣f,這些大國工匠稱得上是中國的技能脊梁。
比如,高鳳林——被人們稱為“給火箭焊‘心臟的人”。國家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正因為高鳳林給他們中的一半焊接了發(fā)動機。如果說,參與研究、制造長征系列火箭的科學家、工程師是鳳毛麟角,是國之重器的棟梁之才,那么,在中國,乃至在全世界能夠給火箭焊心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能夠達到高鳳林這個層面的人才更是屈指可數了。
當我們?yōu)閲业纳詈]d人潛水器蛟龍?zhí)柌粩嗤黄迫祟惿詈撍臉O限而自豪時,我們不能不想到顧秋亮,他是蛟龍?zhí)柕慕M裝者,他竟能將觀察窗的密封級別提升到頭發(fā)絲的五十分之一。這頭發(fā)絲的五十分之一是什么概念呢?這是一個常人無法達到的技術層面,這種級別的密封,其檢測手感堪比X光般精準,所以,顧秋亮被稱為“國寶級技術工人”。
還有傳承3 000年鏨刻工藝歷史的孟劍峰、傳承1 500年宣紙制作工藝的周東紅,這些秉承“工匠精神”的技術工人都是技能成才的典型代表。而這些國寶級的工匠們要么是職業(yè)院校的畢業(yè)生,要么是學徒工,高鳳林、孟劍峰和周東紅均是跟著師傅學習,從普普通通的技術工人做起的。
四、爭做大國工匠,實現技能報國的宏愿
(一)弘揚勞模精神,做技能成才的“老黃?!?/p>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绷暯娇倳浄Q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應以廣大勞動模范為榜樣,學習勞動模范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技能成才沒有捷徑,只有像老黃牛那樣務實重干,腳踏實地地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地奮力前進,在知識海洋里耕耘,在技能世界里吃苦耐勞,才能讓自己“技能成才”的理想更加豐滿。
(二)弘揚工匠精神,做鉆研技能的“拓荒牛”
無論是世賽冠軍,還是國賽金牌選手,亦或是大國工匠,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工匠精神,他們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他們深知鉆研技能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因此,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在技能訓練過程中,不僅要勤于鉆研技能,更要善于在技能上創(chuàng)新,要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創(chuàng)新眼光,要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創(chuàng)新眼界,不做技能創(chuàng)新上的“井底之蛙”。
(三)弘揚勞動精神,做技能報國的“孺子?!?/p>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中,所形成的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睂崿F中國夢,創(chuàng)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xù)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要使自己成為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yè)、勤奮工作,銳意進取、勇于創(chuàng)造,奮力譜寫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
五、小結
成功需要勤奮刻苦,技能人才的成功需要傳承弘揚工匠精神,執(zhí)著于自己的理想信念。無論是世界技能大賽的冠軍,還是大國工匠,他們一路走來,無不是以勤為徑,以苦做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中,在現代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洶涌潮流中,具備“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社會發(fā)展迫切需要的。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要“勇做職業(yè)技能的弄潮兒”,用信仰凝聚精神力量、用理想引領前進方向、用勤學苦練夯實成長道路、用奮斗筑牢幸?;小胺步浳沂?,必將更好”的理念素其位而行,通過不懈努力、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勇于實踐,成為優(yōu)秀的大國工匠,助推技能強國建設,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單位:鄭州財經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