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蓮
摘要: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和推廣,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通過圖形與文字相互結(jié)合的方式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難點,這在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技巧的同時,也讓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入。基于此,以下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6-103
引言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仍然處于初始階段,它正在教師的不斷探究與努力下日漸完善。這一教學實踐表明,初中英語教師應用思維導圖推進英語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切實提升了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為學生以后應用英語開展人際交往奠定了良好的語言基礎。
一、課前自學
學生可利用思維導圖完成預習。教師可將思維導圖中容易回答的關(guān)鍵詞挖出,設計成需要填空的導學案,要求學生在課前閱讀課文,并完成導學案。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框架以及結(jié)構(gòu)一目了然,幫助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幫助他們提前對閱讀中的知識點、重難點進行學習。東尼·博贊在《記憶導圖》中提到“記憶和行為規(guī)律”中的首因效應,其指的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我們更容易利用思維導圖記住學習過程中最初獲得的信息。由此我們可知,在課前自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應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開展延伸學習
無論是閱讀導入階段還是閱讀教學階段,教師都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楚文章的層次和結(jié)構(gòu),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并記憶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將思維導圖延伸到課后回顧階段,應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回顧文章內(nèi)容,從而考查其知識的掌握水平。教師應用思維導圖直觀地呈現(xiàn)文章中的關(guān)鍵點,便于學生剔除冗雜信息,明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的英語知識結(jié)構(gòu)和知識體系更加清晰明了。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4“Whydon’tyoutalktoyourparents?”一課的課后鞏固階段,教師讓學生圍繞“What should I do?”建立思維導圖,將其枝干內(nèi)容劃分為““talk about problems” “give ad? vice”兩大部分,讓學生嘗試自主提出一個現(xiàn)實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并結(jié)合思維導圖內(nèi)容發(fā)散思維,梳理自己的寫作思路,即write down the problem—talk about the problem—give advice.在學生嘗試利用課堂所需的知識點開展寫作訓練時,無疑能夠靈活運用英語知識點,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梳理、處理與應用能力。
三、課后復習
在人教版英語閱讀教學中,通常都包含著字、詞、句法、語法等重難內(nèi)容。在課后,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背誦、復述或是默寫課文。而學生在課后的復述、默寫中通常缺乏條理性、邏輯性,學生習慣于逐字逐句地死記硬背。這樣的學習方法不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思維導圖中圖形、顏色等元素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受圖形、曲線、關(guān)鍵詞等元素的刺激,能顯著感覺到課程難度正在降低。此外,思維導圖還能幫助學生在默寫、背誦時能夠在大腦中有邏輯、條理輕松地提取知識。
四、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寫作一直是困擾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大難點,也是拉開學生英語成績的主要原因,對學生詞匯和語法的要求較高。在以往的教學中,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一般簡單地通過對素材和范文的背誦記憶和仿寫訓練來完成,雖然起到一定效果,但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寫出的文章往往東拼西湊,缺乏行文邏輯,同時機械性記憶難度較高,往往要耗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將學生平時積累的素材進行分類整理,反復加深鞏固,形成永久記憶,還能讓學生在系統(tǒng)性的素材庫里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邏輯性。初中英語教師應平時的范文講解時,繪制思維導圖,介紹行文邏輯,通過繪制的結(jié)構(gòu)圖幫助學生構(gòu)建文章結(jié)構(gòu),讓他們逐漸形成寫作思維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學生拿到作文題目后,可以通過根據(jù)繪制簡單的思維導圖使寫作思路更加清晰,寫出條理清晰的優(yōu)質(zhì)作文,避免簡單拼湊的情況。例如,人教版九年級Unit2的寫作任務是介紹一個自己喜歡的中國節(jié)日。
五、以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閱讀思維能力
依據(jù)《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目標要求,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分析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從運用的角度設計問題,讓學生在用中學習,提高語言技能。以閱讀中的語法教學為例,學習代詞時,領教各種代詞。讓學生把代詞分類,繪制思維導圖,把人稱代詞、疑問代詞、物主代詞、指示代詞、連接代詞、反身代詞、關(guān)系代詞、不定代詞繪制到思維導圖中。細致的學生還可以在上述分類下,進一步分類。例如把人稱代詞細分為主格、賓格。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后,選擇分類科學、系統(tǒng)性強、形式美觀、色彩醒目的思維導圖,掛在班級優(yōu)秀作品展區(qū),供同學們欣賞學習,激發(fā)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興趣,從而達到以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gòu)建英語閱讀知識體系,快速提高閱讀技能的目的。
結(jié)束語
初中英語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教學時,也應該積極觀察,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正確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習慣發(fā)散思維,制作出適合自身學習的思維導圖。教師還應該對學生在課文的閱讀和思維導圖的制作上進行時間上的限制,從而使思維導圖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教學上的服務。
參考文獻
[1]亓雪萍.探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119.
[2]席萍霞.論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7.
[3]莊靜.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