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益鳳
摘 要:生物是高中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科目。然而,由于生物內容的理論性較強,不僅導致學生無法對課本內容完全理解,還導致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此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進而提升生物教學的有效性?;诖?,本文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進行分析,希望以此可以提升生物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生物教學;有效途徑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理解能力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以此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致,進而提升生物的教學效率?;诖耍疚膶π抡n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進行探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新課改下高中生物現(xiàn)狀
(一)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低
現(xiàn)階段,高中的生物教師普遍存在專業(yè)水平低的問題,不僅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將教學內容全面地傳授給學生,還導致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內容上受到約束,進而影響了生物教學的效率。另外,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一味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并占據(jù)課堂的主導位置,以此不僅導致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提升,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教師的教學效率低
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際高中生物課堂中只是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教材資源傳授給學生,以此不僅導致學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不高,也導致教學內容過于單一,進而影響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效率。另外,一部分教師會在課堂上引入多媒體教學,然而,由于教師只是將課本內容中的重點以圖片或文字的方式呈現(xiàn),以此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影響了多媒體作用的有效發(fā)揮,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分子組成》一課時,教師會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列出學習大綱,讓學生了解學習目標及重點,并將學習重點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展現(xiàn),讓學生在書中對其內容進行標記并記憶,然后進行習題練習,并指派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回答,以此不僅導致一部分學生不理解習題的內容,還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1]。
(三)教學氛圍不夠活躍
高中生物的課本內容都是來自于生活。然而,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并沒有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上存在困難。另外,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并沒有完全步入社會,缺乏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和社會認知。然而,在教學中教師單一的教學內容,不僅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受限,還導致學生對高中生物沒有正確的認知,進而影響生物的學習質量。同時,教師并沒有結合學生學情及時地更新教學觀念,導致學生的學習氛圍過于壓抑,進而影響了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組成細胞的分子》一課時,教師針對組成細胞的化合物中的種類,不會向學生提問無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合物都包含哪些,而會直接告知學生無機化合物包含水和無機鹽;有機化合物包含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質,并讓學生在課本中進行標記,以此不僅導致學生對其內容無法深入理解,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2]。
(四)學生沒有學習欲望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階段,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每位學生針對學習內容都有不同的想法。然而,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以此不僅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還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自主性。另外,高中階段的學生馬上就要步入高考,學習壓力增加,以此導致學生對生物中的重點知識進行機械記憶,并沒有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入學習,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對高中生物教學沒有正確的定位,進而影響了生物教學的有效性[3]。
二、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采取相應的策略促進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首先,教師可以參加定期的專業(yè)培訓課程,教師可以與本?;蚱渌麑W校的生物教師共同參加,在課程培訓后可以在一起進行探討和交流,以此不僅可以對自身的不足有充分的認知,還可以促進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其次,學??梢越M織外部的專業(yè)人士對本校的生物教師進行培訓,并將自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向專業(yè)人士進行請教,進而促進高中生物教師專業(yè)知識的豐富。最后,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自身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而促進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4]。
(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為促進高中生物教學的高效性,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三點進行改進。其一,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高中生物的課本內容雖源于實際生活,但是抽象性的內容居多,不僅導致學生理解上存在困難,還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生物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實際生物教學中可以通過充滿趣味性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走進細胞》一課時,教師為讓學生記住真核生物主要包含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教師可以將單細胞生物比喻成“單眼皮生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等;將多細胞生物比喻成“雙眼皮生物”如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等,以此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其二,教師可以進行探究式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位置,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選擇相應的課題,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以此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基礎內容有所了解,還可以對課本外的內容有所延伸[5]。例如,在學習《走進細胞》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病毒這一課題進行探討,并引導學生對病毒的結構、生存方式、分類三部分進行探討,以此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其三,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課本教材的作用。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將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梳理與整合,并充分發(fā)掘教材中的有利價值為學生進行授課。例如,在學習《人口增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描述一下人口增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以此讓學生對生物教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明確的認知[6]。
(三)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
高中生物教學屬于理科科目。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基于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上課下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生物教學,教師在課后業(yè)余時間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動物,并在學生參觀時為學生講解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進行分組教學,進而促進學生間的合作能力[7]。例如,在學習《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一課時,教師可以帶學生到附近的動物園,為學生講解我國稀有動物——白頭葉猴的相關知識,以此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白頭葉猴數(shù)量減少的原因,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保護意識。另外,教師可以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劃分,讓學生針對“白頭葉猴的保護措施”進行探討,然后每組派出一名學生針對探討結果進行復述,以此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對自身的認知進行補充,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結合,以此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學習生物的趣味,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進而讓學生明白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性[8]。
(四)引入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被廣泛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因此,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利用多媒體教學,并將其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進而促進生物教學的高效性。同時,多媒體教學的引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化的教學內容形象化,還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而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人腦的高級功能》一課時,只通過文字學生很難對教學內容有所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為學生播放腦模型的圖片,并在學生觀看時為學生進行講解,然后再為學生播放反射弧模式圖、突觸小體構模式圖,以此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興奮的傳導、植物性神經(jīng)調節(jié)和高級神經(jīng)中樞的調節(jié)有深入的理解,還可以知道神經(jīng)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之前的差別[9]。再如,在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生態(tài)瓶和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并在學生觀看時為學生講解生態(tài)系統(tǒng),并讓學生對生態(tài)瓶中的成分結構與成分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探討和分析,然后在學生回答時,教師可以對其內容進行補充或糾正,以此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還可以讓學生對生態(tài)瓶有更全面的認知,進而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的效率[10]。
結束語
由上文可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的生物教學仍然存在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低、教學效率低、教學氣氛不活躍以及學生沒有學習欲望的問題,進而影響了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本文為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希望教師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教學效率,還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結合,以此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師還應引入多媒體教學,進而豐富教學內容,促進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偉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2):139-140.
[2]袁涵.基于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18.
[3]李勇.新課改下農(nóng)村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C].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291-293.
[4]孟祥愛.探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華夏教師,2018(22):81-82.
[5]康惠.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探析[J].才智,2017(35):178.
[6]陳蘭鳳.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研究[J].才智,2017(18):77.
[7]曠佳寧.快樂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7.
[8]王辰尹.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探討[J].亞太教育,2016(27):41.
[9]王旭.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方式的轉變[J].亞太教育,2016(24):51.
[10]李耀慧.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6(0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