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教學現(xiàn)狀展開陳述,并提出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本文通過對學生讀圖教學進行研究分析。
【關(guān)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yǎng)措施
引言
讀圖為地理教學中較為顯著的特色之一,地理圖表為地理學形象語言,其與地理教學之間存在密切關(guān)系。地理圖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屬于比較直觀的教學工具之一,其包含極為豐富的地理信息,利用地理圖表可以將大量地理知識清晰的呈現(xiàn)給學生,進而將抽象且復雜的地理教學變得更加形象化以及直觀化。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對學生的讀圖能力展開培養(yǎng),從而促使教學效果以及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1.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教學現(xiàn)狀
(1)缺乏興趣。初中地理知識相對較為枯燥且單調(diào),因此學生很少會對讀圖產(chǎn)生興趣。部分學生對地理知識具有一些學習興趣但很難將地理知識以及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部分學生很難有效將地理知識以及地圖信息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導致讀圖難度有所增加,進而會對讀圖產(chǎn)生厭惡情緒。另外,還有部分學生并不具備方法以及技巧,長時間下去極易導致學生喪失讀圖的自信心和興趣。
(2)缺少空間感。在對地圖及有關(guān)圖像資料進行識別時,需要具備較強的空間感或者具有一定的空間聯(lián)想能力。但是大部分學生在讀圖過程中很難將途中地理信息與著重凸顯的信息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不具有想象信息的能力,同時由于繪制的地皮剖面圖相對較為抽象,假如學生并不具有一定抽象思維能力,讀圖難度也會有所增加。除此之外,學生地圖閱覽量并不多,并未進一步對每一個圖進行分析,也會導致讀圖難度有所增加。
(3)地理知識不扎實?;A(chǔ)不扎實為大部分初中生讀圖能力低的原因,無法很好的對地理知識以及圖文信息進行掌握及記憶,進而導致在面對清晰圖片信息時也會顯得較為忙亂。地理圖中的每一個標記以及線條均為某一地理信息的體現(xiàn),若學生很難對與紋路信息體現(xiàn)的地理信息有所把握,便很難高效的進行讀圖。地圖并不是天書,其所涵蓋的紋路信息以及文字數(shù)據(jù)等均與相應的地理情況相對應,若可以系統(tǒng)的對地理情況進行記憶以及掌握,則可以更加全面的對地理知識有所認知。但多數(shù)學生并不能夠很好地將一些圖片符號信息記錄下來,在讀圖期間會顯得極為茫然。同時,部分學生僅是膚淺的對地理知識有所理解以及掌握,其鞏固以及復習均并不十分深刻,最終導致很難在讀圖過程中獲得極為有價值的信息。
2.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
(1) 指導讀圖步驟。初中地理教師在進行讀圖教學中,需要對“五步指導法”展開應用。第一步為讀出地圖名稱,地圖名稱為地圖內(nèi)容的主要概括體現(xiàn),但多數(shù)學生在進行讀圖期間并不重視這一方面,從而導致學生很難讀懂比較復雜地圖所呈現(xiàn)的意義以及內(nèi)容,事實上只要簡單對地圖名稱瀏覽一下,便可以將全部地圖信息的整體抓住,極利于接下來的細致閱讀,地圖名稱主要體現(xiàn)出畫龍點睛的效果。第二步則為將地圖比例尺讀出,比例尺極利于學生將實際距離以及地圖中國的距離比例搞清楚,從而形成空間概念或思維。第三步則為讀地圖方向,只要準確將地圖方向把握好,才可以保證準確對地圖內(nèi)容有所把握。第四步為讀地圖圖例標記,圖例標記可以促使學生對圖中各種符號意義有所把握,也是獲得地圖信息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而引導學生迅速將地圖上的學習目標進行確定,并促使其讀地理信息的準確性有所提高。第五步則為結(jié)合學習目標對地圖進行瀏覽,進而再深入對地圖展開分析。將上述五個步驟結(jié)合在一起對學生展開指導,可以促使學生將良好的讀圖習慣養(yǎng)成,極利于對其讀圖能力展開培養(yǎng)。
(2)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往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選擇板書式這一教學模式對地理知識進行講解,但該種教學模式并不能夠促使學生讀圖能力有所提升。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對多媒體教學模式展開應用,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對知識進行呈現(xiàn),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更加具體且直觀以及形象的對地理圖冊進行欣賞,不但便于教師教授,還利于將重點圖示放大,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對地理知識進行把握。必要時教師還可以選擇三維動畫將圖例呈現(xiàn)出來,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有關(guān)地理知識有所掌握,還可以對學生的讀圖能力進行培養(yǎng)。如初中地理教師在指導學生對“我國人口增長圖”進行閱讀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將我國人口增長圖呈現(xiàn)出來。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選用鼠標圖標這一方式,從而引導學生對我國人口增長現(xiàn)狀有所把握,同時還可以利用動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填空練習,促使學生明確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對國家以及社會和家庭所形成的負擔。當學生利用多媒體讀圖期間,可以對理解以及直觀相結(jié)合這一教學原理展開運用,促使學生對地理圖冊的認知有所提升。
(3)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促使學生讀圖能力得到培養(yǎng),單單依靠學生自身力量并不夠,還需對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展開應用,從而引導學生共同進步及發(fā)展。在分配小組時要保證小組內(nèi)既有讀圖水平低也有讀圖水平高的學生,從而達到與優(yōu)勢互補的目的。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知識層次有所把握,對適宜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知識展開應用,從而促使學生可以共同發(fā)展且相互溝通。如在指導學生對“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這一內(nèi)容展開學習時,首先可以選擇多媒體課件將幾個地區(qū)呈現(xiàn)出來,之后要求學生對選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進行讀圖,對秦嶺—淮河線的位置和相關(guān)地理特點有所掌握,并對南北兩側(cè)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生活習俗和地理景觀等的不同之有所了解處,進而對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有所把握。初中地理教師通過對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共享思維,從而促使其理解能力以及學習印象均有所加深。
(4)強化教學訓練。由于地理學科中地圖所具有的重要性,地理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讀圖習慣展開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對圖形進行觀察,并將其中重要信息提煉出來,最終將地理分析完成。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漫長的時間,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認知特點循序漸進的對其學習行為進行引導。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對地圖的重要性進行強調(diào),則需要圍繞地圖對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講解,同時在日常練習中也要將讀圖題的比重增加,強化訓練,進而對學生讀圖習慣進行培養(yǎng)。地理教師需要告知學生在對地理圖表進行閱讀時對多種感官系統(tǒng)進行應用,需要將全身心投入到閱讀圖表中。初中地理教師若想對學生的讀圖習慣展開培養(yǎng),首先需要強化教學訓練,需結(jié)合初中地理這一學科特點,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事例展開應用從而開展圖表訓練,如學生在觀看天氣預報時便需要對南北方之間的氣溫差異展開對比,并對氣溫圖表進行查看,以此強化閱讀圖表的相關(guān)訓練。當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后,教師則需要進一步對其展開深層次的指導,對學生展開正確的訓練,并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對其實施針對性指導,促使其可以更加規(guī)范且靈活的進行讀圖。另外,教師在指導學生對讀圖習慣養(yǎng)成時,要將以往傳統(tǒng)教學方式改變,并促使教學形式內(nèi)容更加豐富,促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將良好的讀圖習慣養(yǎng)成。
3.結(jié)束語
地圖為初中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地理教學中大部分有關(guān)信息均只有與地圖相結(jié)合,才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對知識進行掌握,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高度對該項內(nèi)容進行重視。為促使學生讀圖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正確讀圖步驟,并善于對多媒體課件展開應用,從而更好的將地圖信息展開出來,并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讀圖教學任務,從而促使理想的讀圖教學效果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楚鐵軍. 試析初中地理教學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 新課程導學, 2020, 000(003): 34-34,36.
[2]許紅娟. 初中地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探討[J]. 新課程導學, 2020, 000(007):.68-68,72.
作者簡介:吳強(1976.2-),男,漢族,安徽蕭縣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地理教學與實踐。
安徽省蕭縣城西初級中學? ? 安徽蕭縣? ? 2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