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姣
摘 要:小學數學課上和課后的作業(yè)實際上是對數學課堂的延伸,是對教育內容的提升,是對學科知識的應用。合理設計數學課堂作業(yè),應符合學生年齡發(fā)展的特點,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拓展學生數學的視野,提高孩子們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本文從三個方面:1.作業(yè)設計需要多樣化;2.作業(yè)設計需要生活化;3.作業(yè)設計需要開放性,闡述如何合理設計作業(yè)。
關鍵詞:合理設計; 設計作業(yè); 數學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2-060-002
小學數學作業(yè)的安排是對教育內容的提升、是對學科知識的應用。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做過或者講過好多遍的題目,學生依舊出錯。對于學生的這種錯誤,我們需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設計。合理設計數學作業(yè),避免某類錯誤的重復出現(xiàn),設計時應符合學生年齡發(fā)展的特點,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鞏固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數學素養(yǎng)。
一、作業(yè)設計需要多樣化
在很多人看來,數學作業(yè)就是需要用筆寫的練習,但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有限不太適合書面作業(yè)。這時我們要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布置合適的作業(yè)形式。其中,口頭作業(yè),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級學生。由于孩子年齡小,識字少,書面書寫作業(yè)困難,因此,我在教一年級在孩子在時候,通常采用口頭作業(yè)。如:在教學認識1120各數,回家作業(yè)我會布置學生練習數數,作業(yè)要求:
一個一個數從小到大:0、1、2、3、20;
一個一個數從大到?。?0、19、18、0;
兩個兩個數從小到大:0、2、4、20;
兩個兩個數從大到?。?0、18、16、0;
兩個兩個數從小到大:1、3、5、19;
兩個兩個數從大到?。?9、17、15、1;
五個五個數從小到大::0、5、10、15、20;
五個五個數從大到小:20、15、10、5、0。
為低年級學生量身定制口頭作業(yè),有利于孩子在口頭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對于低年級,通常是不安排書面作業(yè)的,主要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是,不安排書面作業(yè)并不是說孩子每天回家就不用做作業(yè)了。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口頭交流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教學5以內的加法一課時,課上老師一般會出示例題圖,讓孩子說一說圖意,有的孩子需要表達比較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表述不清,不完整表述等,數學題不光要會做,還一定要知道為什么這樣做,如果孩子連圖都表述不清楚,那么,肯定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因此,我在教學這一課結束后,要求學生回家鞏固,主要作業(yè)安排就是回家復述圖意,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首次學習看圖表述圖紙,有百分之七十的孩子能完整表述就已經很多了,因此,在練習中,我也會設計看圖的題目,引導學生會看圖,會表述,會正確解答。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及時作業(yè)評價。那么,這里的回家作業(yè)圖安排,并不是隨意地挑選幾張,一定要針對本節(jié)課內容去挑選。
二、作業(yè)設計需要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也能應用于生活。在數學作業(yè)設計的時候,應該注重讓數學和生活緊密的結合,同時,讓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幫助孩子們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孩子們的數學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正確合理地解決問題是有一定的困難的,當然對于我們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更是困難,主要體現(xiàn)在線段圖的理解、年齡問題、倍數問題等題型。但是,能夠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也正是我們數學學習的應用價值。因此,鑒于孩子的特點我們要安排生活化的例題,讓孩子能很好運用知識,讓數學知識為生活服務。
如紅花有5朵,藍花有15朵,藍花比紅花多多少朵這個題目是求兩個數相差多少實際問題。在教學時,我利用直觀圖形,幫助孩子理解題意,分析題意,正確解答。讓生活和數學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這樣也能更好的體現(xiàn)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再比如蘇教版二年級數學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中,教材用超市購物引入本節(jié)課,來源于生活場景,那么,課后,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實踐性的作業(yè),用合適金額的錢去購物。在購物過程,學生能認識了部分人民幣,也能感受了不同面值人民幣的大小,同時也為后期學習有關購物的實際問題中,付出的錢,找回的錢及應付的錢三者之間的關系作鋪墊。這樣可以讓學生不再死記硬背元、角、分之間的單位進率,不再死記硬背應付,付出,找回之間的數量關系,也可以讓孩子掌握生活中統(tǒng)籌安排的技巧。
另外,對于中年級的孩子,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訓練也是很重要的。課上我們需要孩子能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以及推理等等,需要孩子們敢于猜想,由于孩子處于小學階段,因此,我們不能去讓孩子證明自己的猜想,但是我們可以讓孩子從多角度、多層次地去驗證自己的猜想。
如400米跑步比賽,王紅比李軍快0.2秒,李明的成績是1分07秒,趙剛的成績比李明慢0.8秒,但比王紅快0.1秒,張林比王紅慢3秒,請你給這五人排出名次來。
當學生讀完題目的時候,由于條件非常多,有的孩子可能就會一臉迷茫地看著。這主要原因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分析已知條件,此時,老師就需要跟孩子分析題目的關鍵。第一點是成績的好壞,需要進行計算;第二點是快慢的關系,需要孩子們進行推理。抓住“每個人跑400米需要的時間”為比較量。畫出一根線段,在上面標出左邊是快,右邊是慢,并用點和字母a、b、c、d、e來分別表示王紅、李軍、李明、趙剛、張林跑步所用的時間。一個一個已知條件在線段圖上標出,這樣就能比較出他們之間的快慢了。
再如在教學《長方體表面積》時,作業(yè)我是這樣設計的:我校正在對各教學樓加固,我們的教室長10米,寬8米,高4米,現(xiàn)在要給我們的教室裝修。
問題1:如果用邊長是6分米的地磚,一共需要多少塊地磚?
問題2:教室的門窗面積是20平方米,現(xiàn)在要粉刷墻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
問題3:假如每千克油漆能涂12平方米墻壁,那么我們需要買多少千克比較合適?
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教室,弄清楚所求的是哪些面的面積,然后讓學生試著去求解。練習后交流,讓學生發(fā)現(xiàn)假如計算不準確或者考慮不全面,會導致浪費。讓孩子體會到對待數學必須要嚴謹。
聯(lián)系生活設計作業(yè),可以促使他們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認知更多的數學概念,發(fā)現(xiàn)更多的解題方法,這有助于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作業(yè)設計需要開放性
數學教學需要從課程的角度去把握教材,數學老師要對不同階段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了解的很清楚。課下能夠認真鉆研數學教材,理清每堂課的內容以及重難點。在我們的數學課上不可以只停留在書本知識,低年級學生作業(yè)也需要開放性,這樣的練習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
再比如《觀察物體》一課,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從前后左右四個面去觀察物體,課堂教學設計可以先觀察前后兩個面。然后再讓學生觀察前后及一個側面,最后再前后左右四個面觀察,教學設計具有層次性,那么我們的作業(yè)也同樣,不能是一個水平。可以讓孩子觀察近期的閱兵,學生發(fā)現(xiàn)觀察物體除了前后左右,還可以從上面和下面觀察,教會孩子觀察的方法。
除上述幾點,我還認為就算同一節(jié)課,由于學生的差異性,在接受新的知識或者思維能力的訓練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設計作業(yè)的時候,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面向每一個個體。要注意作業(yè)的層次性,作業(yè)設計應該從簡單到難。既要有“基本題”,又要有“提高題”,讓后進生也能摘到“果子”。老師還需要協(xié)助孩子構建好復習框架,如六年級的孩子進入總復習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提前制定好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圖,如“數與代數”“統(tǒng)計與概率”“空間與圖形”等知識點。在老師進行系統(tǒng)復習之前,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把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整理,再講解時就會更加清晰了。
綜上所述,合理的數學作業(yè)設計是一件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數學課程需要優(yōu)質的作業(yè)設計及最佳策略。說實話一節(jié)數學課下來學生能記住的也就幾個重要的點,因此,合理的作業(yè)設計能夠幫助學習數學知識,同時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岳曉君.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性生成資源有效利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02)98
[2]劉春香.以人為本.有效引導——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8,22(35)8687
[3]柳云萍.用錯誤點燃智慧——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J]學周刊,2013,24(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