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本文將從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意義、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現(xiàn)狀以及在“兩課”教育背景下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措施等三大方面展開論述。主要內容包括開展第二課堂教育、創(chuàng)建法律意識培育機制、建設全方位法律教育網(wǎng)絡、充分運用“兩課”教育資源等具體措施,希望能提高高校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遵法守法公民,共建法治社會。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意識;高校教育
引言:隨著我國依法治國方略不斷深入實施,提高全民法律意識能夠為建設法治社會起促進作用。目前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提高其法律意識有利于推動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提高法律意識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時也是當下高校法律教育重要一環(huán)。
一、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意義
第一,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有助于建設平安中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平安中國,通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進而確保社會和平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堅持建設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等全方位法治體系的構建。在政策指導下,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是有效推進建設平安中國戰(zhàn)略的重要依據(jù)。第二,強化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有利于高校法律知識教育普及實現(xiàn)質的飛躍。高校開展法律知識教育普及工作屬于高?!皟烧n”教育范疇,校方加強深入研究法治教育對推廣法律基礎知識教育具有現(xiàn)實意義[1]。第三,強化大學生法律教育有利于為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大學生是建設祖國、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資源,所以提高大學生群體法律意識具有明顯必要性。在“兩課”教育過程中,通過提高大學生知識儲備,讓他們從意識層面知法、懂法、守法,進而成為專業(yè)知識與道德水準兼?zhèn)涞木C合性人才。第四,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有利于增強我國軟實力,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目前我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我們與東盟、歐洲等國簽署了面向多個領域的貿易協(xié)定,同時又一步步穩(wěn)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隨著我國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大學生將面臨更復雜多元的文化、經(jīng)濟方面的挑戰(zhàn),更需要培養(yǎng)具有法律基礎的人才來開展建設祖國的工作。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現(xiàn)狀分析
首先,當代大學生法律知識水平總體偏低。教育程度與法律意識高低呈正相關,目前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基礎性法律知識儲備,法律意識有所增強,但大多只停留在認識層面,在知行合一層面存在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進入大學教育階段,開設關于法律教育的課程較少且內容過于專業(yè)化,教師不能在有限時間內為學生深入講解課程,學生所學知識非常有限。第二,大學生運用法律的能力欠缺。在社會不斷發(fā)展進程中,互聯(lián)網(wǎng)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大學生能敏銳快速地了解社會熱點事件并為相關事件發(fā)聲,雖然學生們在遇到涉及法律問題時能及時想到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但是卻缺乏權利意識,進而面對問題首先選擇逃避,不能正確維護自己權利[2]。第三,大學生違法犯罪現(xiàn)象呈上升趨勢。在大學校園內發(fā)生盜竊案件、暴力案件、詐騙案件頻率逐漸上升。2016年北大學霸弒母案件還處于審判階段,仔細回顧案件始末依舊讓人覺得后背發(fā)涼。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在將所學法律知識轉化為法律意識過程中比較艱難,用法律意識指導行動實際效果不理想。
三、在“兩課”教育下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措施
1.結合實際教學,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作用
在“兩課”教育下學習法律知識同時,也要加強實踐運用。第一,傳統(tǒng)理論教學難以讓學生從實戰(zhàn)中獲取更多經(jīng)驗,所以要開展更多活動讓學生更接近事實地了解遵法守法的重要性。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舉辦模擬法庭活動,讓部分學生擔任陪審員,其他學生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原告、被告、證人等角色開展一場法律庭審,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庭審審判嚴肅性以及法律的神圣性。第二,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著名普法欄目,比如《今日說法》、《普法欄目劇》、《公民與法》等,從而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觸犯法律底線的嚴重后果,理解執(zhí)法人員的不易,要讓學生樹立起只要觸犯了法律就一定會被法律制裁的觀念。第三,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組織與法律相關的學校社團,通過社團活動面向各年級學生宣傳法律知識,同時在社團內還可以組織辯論賽、知識競賽等活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法律意識。
2.創(chuàng)建法律意識培養(yǎng)運行機制
在“兩課”教育之下通過創(chuàng)建法律意識培養(yǎng)運行機制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例如創(chuàng)建法律咨詢室,可以讓專業(yè)學科負責人組織法律院系教授、助教以及學生在此部門擔任職位面向全校開展法律咨詢活動,需要咨詢的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預約時間,之后開展法律咨詢活動,進而解決學生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通過運營法律咨詢室可以有效處理和避免發(fā)生法律案件,也可以保障學生的法律教育能夠一直延續(xù)與發(fā)展。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學生自覺學習,不能只寄希望于學習相關課程,而是要在生活中不斷運用法律知識。另外,運用法律知識來觀察生活,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學習以及工作中運用法律作為武器來維護自身利益,進而為學習法律知識增加實用性[3]。
3.提供全方位法律教育網(wǎng)絡
高校在教育學生提高法律意識同時,也需要社會各個層面之間的關注與配合。首先,學校要在良好生活環(huán)境中開展教學活動,堅決抵制校外不良文化,阻止不良文化進入校園。在校內要組織開展積極向上正能量的校園活動,比如可以圍繞“兩課”教育組織學生參加法律科普講座,邀請高校法律專業(yè)教授、全國專家。法學學科帶頭人等開展專題演講,演講人通過視頻讓學生觀看著名案例的錄像,用淺顯易懂講解方式系統(tǒng)科普法律知識。再比如高校邀請辦案人員、律師等社會人士進入校園指導學生運用法律知識來解決問題。其次,家長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想法,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工作。家長要塑造良好家庭氛圍,與孩子之間形成雙向溝通,善于觀察,積極開導。最后,司法機關要加強與高校之間的聯(lián)系與合作,定期開展進校園活動;政府部門要為學校及時解決學校困境,促進學校順利開展“兩課”法律知識教育。
4.充分利用“兩課”教學資源
在“兩課”課程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其教學資源?!皟烧n”是學生獲得法律知識的重要渠道之一,所以可以通過“兩課”教育向學生傳播法律知識,在學生掌握基礎法律知識同時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第一,在“兩課”教育中,教師在課程講解過程中要把學生作為授課主體,有利于教師利用較少課程講解內容較多的法律知識。教師要精簡化地講解具體法律條文,將重點放在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第二,教師在“兩課”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教學手段為“案例教學法”。目前教師在“兩課”教育中主要以講解理論為主,學生們對于學習理論知識興趣不大,所以為了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要靈活運用經(jīng)典案例。例如,教師通過講解民事案件讓學生在興趣引導下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在課堂中教師介紹案件詳情后,可以向同學們提問案件處理辦法,經(jīng)過分析與討論教師要帶領學生根據(jù)相關法律條文判斷案件判決結果,最后教師應用思想教育手段總結案件,讓學生意識到法律的重要作用,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5.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心理素質
大學生犯罪概率提升不僅是因為法律意識較弱,可能在心理素質方面也存在缺陷。在大學時期,學生心理發(fā)展還處在剛剛成熟的階段,對于法律、犯罪嚴重性認知還比較片面,這期間學生做事容易沖動、情緒控制能力較差,容易做些不受情緒控制的違法事件。其中,導致學生產(chǎn)生犯罪心理的條件有很多,比如家庭、學校、社會、個人等因素。如果學生在不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中吸取了大量不良影響,就會導致學生缺乏自我調節(jié)能力,如果長期找不到正確排解方式,隨著時間慢慢推移,極易產(chǎn)生抑郁或者犯罪念頭。所以高校要在“兩課”教學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利用“兩課”課堂開展普法教育時,通過增加“兩課”授課比例,將《中國民法》知識作為“兩課”教育重要內容,并將該課程設置為高校大學生公共必修課。在講授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介紹民法犯罪案例時運用心理學知識加強學生心理輔導,使用心理健康測試檢驗學生心理狀態(tài),通過跨學科知識的融合讓學生在了解法律知識同時又掌握了基本心理衛(wèi)生知識,提高了心理調節(jié)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兩課”教育下,大學生掌握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法律知識這項工作對于教育者來說是一項艱巨而長久的事業(yè)。對于大學生而言,大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具有重要作用,能影響學生對于法律觀點、法治理念以及法律信仰,所以,增強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是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聶蘊.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下大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教育中法律意識培養(yǎng)路徑探析[J].中國商論,2020(24):187-189.
[2]李茂寧,呂靜.法律精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備意識[J].教育評論,2020(11):115-119.
[3]馮渝安.基于思政教育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和提高[J].法制博覽,2020(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