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 冶海紅 王莉 馬欣 葛君
【摘要】目的:觀察在盆腔器官脫垂患者護理中使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法所取得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醫(yī)院中接受治療的62例盆腔器官脫垂患者,隨機分組法,每組31例。常規(guī)健康教育法用于對照組,多元化健康教育法用于觀察組。結果: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情感負擔、經(jīng)濟負擔、身體負擔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盆腔器官脫垂患者護理中使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減輕自我感受負擔,疾病預后效果好。
【關鍵詞】盆腔器官脫垂;多元化健康教育;負性情緒;自我感受負擔
課題:蘭州市科技發(fā)展指導性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20-ZD-15)
近年來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不斷落實及開放,妊娠次數(shù)及妊娠人數(shù)不斷提升,促使妊娠疾病發(fā)生率也隨之而提升。盆腔器官脫垂作為產(chǎn)婦中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疾病類型包括陰道前壁脫垂、子宮脫垂、陰道后壁脫垂等。我國女性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在面對盆腔器官脫垂疾病時往往難以啟齒,心底會積壓較多的負性心理情緒,增加了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F(xiàn)階段,倡導將多元化健康教育用于盆腔器官脫垂疾病護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減輕自我感受負擔。本文將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醫(yī)院中接受治療的62例盆腔器官脫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所取得的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醫(yī)院中接受治療的62例盆腔器官脫垂患者,隨機分組法,每組31例。對照組,22-36歲,均值(29.6±2.2)歲;觀察組,21-37歲,均值(28.9±2.6)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法,對患者的疾病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并通過為患者打電話的方式患者進行隨訪,為患者指導盆底肌肉訓練方法,給予患者科學的用藥指導及生活指導。
觀察組,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法,(1)建立多元化健康教育團隊:小組中的成員由1名副主管護師、1名護士長、2名產(chǎn)科醫(yī)師構成。(2)小組成員培訓:將護理人員的培訓時間控制在12學時,以強化小組成員對盆腔器官脫垂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掌握運動鍛煉及情緒管理方法,使小組成員專業(yè)技能得以提升。(3)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案實施措施:①健康宣教:小組中的成員應詳細為患者講解盆腔器官脫垂疾病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及護理方法,使用視頻的方式為患者進行講解,并結合PPT為患者講解盆腔器官脫垂疾病康復要點,使患者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講堂中去,在講解期間由主治醫(yī)師在現(xiàn)場給予指導,對錯誤干預方法進行糾正,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②微信訂閱號:應建立盆腔器官脫垂疾病微信訂閱號,為患者推送盆腔器官脫垂疾病相關知識,以增強患者對疾病治療知識的進一步了解。③心理調適指導: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并有針對性的給予患者心理調適指導,使患者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情緒。再有必要的情況下應給予患者正念療法、放松訓練及音樂療法,以確?;颊呱硇牡挠鋹偂?/p>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負性情緒評分,SAS評分使用SAS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慮感越嚴重;SDS評分使用SDS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抑郁感越嚴重。觀察兩組自我感受負擔評分,包括情感負擔、經(jīng)濟負擔、身體負擔三種,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越重。
1.4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2.0軟件,負性情緒評分及自我感受負擔評分用(±s)表示,用t檢驗,差異顯著(P<0.05)。
2結果
2.1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對比
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自我感受負擔評分對比
觀察組情感負擔、經(jīng)濟負擔、身體負擔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醫(yī)院醫(yī)療護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以往疾病護理過程中主要是采用傳統(tǒng)醫(yī)療模式,但是該種醫(yī)療護理方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弊端。為了能夠使盆腔器官脫垂患者的自護能力,改善負性心理情緒,減輕自我感受負擔,應給予患者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情感負擔、經(jīng)濟負擔、身體負擔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盆腔器官脫垂患者護理中使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法具有可行性,通過建立培訓小組,有助于增強小組成員對盆腔器官脫垂疾病相關理論知識及專業(yè)護理技術的了解,會幫助患者找出焦慮和抑郁不良心理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并通過制定情景模擬講堂、微信公眾號、心理調適指導的方式,強化患者對盆腔器官脫垂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提升情緒管理效果。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的實施彌補了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法的弊端,更加重視患者的自我感受,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得以顯著改善,減輕情感負擔、經(jīng)濟負擔及身體負擔,推薦在疾病臨床治療中大力使用。
綜上所述,在盆腔器官脫垂患者護理中使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減輕自我感受負擔,疾病預后效果好。
參考文獻
[1]郭麗萍,白玲,郭麗云.優(yōu)質護理對產(chǎn)婦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發(fā)生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06):1028-1029.
[2]陳秋娜,宋巖,蔣曼.盆腔器官脫垂患者多元化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9,26(03):411-413.
[3]宋巖,陳秋娜.個性化健康管理對盆腔器官脫垂病人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 2019,17(05):55-57.
[4]呂桂榮,劉芳.個性化健康管理對盆腔器官脫垂病人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0,031(002):246-248.
[5]繳玲玲,陳芳,齊歆.盆腔臟器脫垂患者使用子宮托的隨訪護理[J].護理學雜志,2020,035(001):35-36.
[6]征翠芳.老年盆腔器官脫垂病人圍術期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8,016(016):1976-1977.
[7]王妍.個性化護理在子宮托治療盆腔器官脫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7,4(022):227-228.
[8]鄭麗娜.盆腔臟器脫垂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015(013):82-83.
[9]林偉平,潘一紅,趙梅霖等.盆腔臟器脫垂術后患者延續(xù)性護理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7,24(009):74-75.
[10]李金燕,王忠民,高珊.延續(xù)護理在子宮托治療盆腔器官脫垂患者居家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035(003):209-212.
第一作者簡介: 姓名:馮丹 出生年月1993 09性別 女 民族 漢 籍貫甘肅 職稱 護師 學位學士學位 研究方向婦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