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冬
【摘要】中職會計教師在為會計專業(yè)的學生授課教學時,一定要緊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并要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降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師則需要以因材施教為主要教學方向,讓學生在同一教室中接收到教師量身定制的學習內容,從而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成效,促使學生之間的差距縮小,而分層教學則是目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因材施教教學方向的主要教學方法?;谥新氄n堂教學實況,分析了分層教學在中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的重要性,然后簡述了中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分層教學的方法,并重點對中職會計模擬實訓中分層教學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會計?會計模擬實訓?分層教學
一、中職會計模擬實訓中分層教學的重要性
實施分層教學在中職會計模式實訓教學中,可以有效的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促使教師提高教學針對性,并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提高教學效率。由于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且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也均不相同。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往往更容易在課堂中獲得存在感,也能接收到教師的較多關注,從而導致班級中的后進生產生失落感,漸漸降低了學科知識學習的興趣,并由于積累了過多的知識盲區(qū),從而產生放棄的想法。而在分層教學中,由于教師將學生進行了綜合能力的劃分,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教師的關心和照顧,這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得到了個性化成長的機會和空間,同時也讓后進生重新獲得了學習的信心,并找到了課堂學習的存在感,從而更好的推進高效課堂的生成。
二、中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分層教學的方式
職教育的目的就是向社會市場培養(yǎng)專業(yè)性的優(yōu)秀人才,所以在現代化的社會發(fā)展中,學生不但要擁有牢固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更要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整合起來靈活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而且學生的實踐技術能力也要不斷的完善和提高,只有這樣才可以跟住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在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yè)的學生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本體在認知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對待專業(yè)學科的興趣愛好方面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而且每一位學生也有自己的學習特點,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并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為學生準備目的明確且針對性強的分層教學法。因此,依照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yè)學生的綜合測評結果可以把學生劃分成Ⅰ、Ⅱ、Ⅲ,共三個層次。其中,學習成績優(yōu)秀且綜合評價較高的學生屬于Ⅰ層次的學生,他們不管是在本體的學習能力方面還是對專業(yè)學科的興趣上都處于優(yōu)勢。而且不但能夠快速消化并理解學科理論知識,還能夠將理論知識靈活的應用到實踐操作中,有著很強的實操能力。屬于Ⅱ層次的學生應當是中等生,他們通常本體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基礎比較牢固,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一般。但是由于在實際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中,缺乏足夠的進取心,常以“過得去”這種心理應付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而Ⅲ層次的學生屬于典型的專業(yè)學科中的后進生,這一層次的學生往往本體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十分薄弱,并且缺乏對專業(yè)學科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所以在實際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中常常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課堂表現也從不積極主動,致使學習成績始終處在班級排名的下方。因此,在對中職會計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方法應以一種動態(tài)的形式來實行。這是由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在教師以及本體的努力下發(fā)生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具有隨機性的,所以被劃分到低層次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并提高自己的層次。因此,會計專業(yè)教師要依照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以及實操能力,及時更新并為學生劃分符合學生情況的層次,使學生可以在學習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達到高質量高效率的學習成效。
三、中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分層教學的應用
在中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教師使用分層教學模式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盡最大能力弱化學生之間來自本體的差異,并降低差生比例;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為優(yōu)秀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發(fā)展出路,從而為幫助他們成為社會中的優(yōu)秀人才而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教學活動的展開一定要與學科知識以及課程內容相結合,所以在課程施教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適用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還要保證各層次學生所接收到的學習任務合理且統(tǒng)一,而且還要將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成長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這樣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本體能力基礎上獲得有效的鍛煉和提升。
(一)教學內容的分層教學
在為中職會計專業(yè)的學生教學專業(yè)知識內容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分層。同一個專業(yè)理論是學習時,教師要求Ⅲ層次的學生以模仿為主。而Ⅰ層次的學生則要求,將相關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整理歸納,并通過本體的理解能力加深對知識的剖析程度,從而獲得理論知識的實質含義。因此,教師想要充分實現因材施教的有效實行,一定要對中職會計專業(yè)的教材做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并依照目前所教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生本體的學習能力,把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劃分,然后再采用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可以學習到知識,從而使自己的學習水平獲得提升。例如,在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模擬出納崗位的實訓時,教師首先需要向學生講解現金收支業(yè)務。這時教師可以將該知識點劃分成兩個不同的層次內容。一個是要求學生學會基本的實踐操作流程。另一個則是要求學生在掌握了基礎實踐操作流程后,向學生講解現金清查的相關理論知識。依照層次的劃分,屬于Ⅲ層次的學生只需要掌握前一個層次要求就可以,而Ⅰ和Ⅱ層次的學生則需要全部掌握。
(二)操作練習的分層教學
由于中職會計專業(yè)學習中,會計模擬實訓教學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十分的重視,并且在模擬實訓中教師要不斷的訓練并提高學生的相關操作技能,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也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應付自如。所以,教師要求學生掌握會計專業(yè)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也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將其應用在實踐操作流程中。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對會計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高興趣,并在完善和鞏固本體掌握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夠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因此,在分層教學中,Ⅰ層次與Ⅱ層次的學生如果可以靈活且熟練的應用會計核算等基本操作技能,那么,教師就可以在實踐操作中,適當的添加一些難度系數較高的內容讓學生們練習。而像Ⅲ層次的學生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則要求他們只需要將課程內容中的基礎知識進行掌握就可以了,同時教師也需要依照課程內容為學生準備一些基礎練習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消化理論知識。教師在為學生準備練習題的時候,一定要從現實的企業(yè)出納職位出發(fā),將該職位工作中發(fā)生的真實業(yè)務呈現在學生面前。而且練習題中向學生展示的原始憑證、記賬簿等都最好使用仿真的。同時,練習題也應當劃分出有效的層次,具體的難度系數標準劃分,可以依照學生的學習情況。通常教師會將其劃分出三個層次。在學生練習時,Ⅰ層次的學生需要把三個層次的練習題全部做完,Ⅱ層次的學生則必須將中低檔的練習題做完,而Ⅲ層次的學生只需要完成抵擋的練習題即可。這時候教師可以適當的鼓勵Ⅲ層次的學生嘗試做中檔練習題,Ⅱ層次的學生向高檔練習題沖刺。這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還能夠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延伸。而且這樣的練習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負擔。同時,借助這種針對性強的練習方法,可以充分鍛煉并強化每個層次學生本體知識水平,完善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得中職會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效均獲得有效的提升。
(三)教學評價的分層教學
教師使用分層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所獲得的技能,在本體的發(fā)展領域中獲得充分的發(fā)揮,促進班級整體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升。但是在整體學生的學習水平獲得有效的提升后,由于每個班級中都會有一些基礎知識不牢固的后進生,所以教師要想讓分層教學的教學效果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可以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實施分層教學法。針對Ⅲ層次的學生,教師在評價時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而Ⅱ層次的學生要以激勵為主,Ⅰ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注重關注學生的本體發(fā)展。如此一來,教師便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樹立對會計專業(yè)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經過有效的課堂理論知識學習與實操訓練后,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目前的綜合情況進行合理的分層調整。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在考試成績中有明顯進步的學生,促使學習在往后的課堂學習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調查發(fā)現,在會計專業(yè)模擬實訓中部分學生在完成教師交給的基礎訓練后出現放松學習狀態(tài),分散學習注意力,以至于因無所事事而影響課堂興趣,打擾其他學生的學習等情況。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將學生出現的這一情況記錄下來,并在教學評價中以委婉的語言告誡學生,完成任務的學生可以示意教師領取新任務,并有機會再新任務的挑戰(zhàn)中獲得提高層次區(qū)域的機會。另外,分層教學模式還能夠防止學生出現知識盲區(qū),讓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準備的課堂活動中,提高專業(yè)知識學習的自信心,而且也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拓展,從而促使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質量獲得保障。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在中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自信心獲得提升,還可以增強課程教學的針對性。教師依照學生的真實情況進行分層設計,除了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分層外,教師還需要將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分層。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內容和評價管理,從而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成效,完善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衡.淺析中職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14) :206.
[2]莊柳敏.淺談因材施教在中職會計分層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5) :23.
[3]閻海霞.中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