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wèi)兵
摘要:當前,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初中體育學科來講,如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呢 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實際出發(fā),分析當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實際出發(fā),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教學;教學效率
一、引言
一直以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都是各大教育體系一種追尋的主要目標,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雖然從形式上看來,很多教育已經(jīng)將學生培養(yǎng)作為發(fā)展的路線,但是從本質(zhì)上來說,教與學的定位依然沒有發(fā)生改變,也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中心,對教學過程以及內(nèi)容進行主導,而學生學習也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所以需要通過科學的理念進行相應的改革。而筆者將通過本文,就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分析和探討。
二、明確學習方向,保證教學拓展
對于體育教學來說,最重要的是對學生身體各方面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思想素質(zhì)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但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向?qū)W生普及這一理念,從而保證學生在對新的體育訓練目標或者學習項目方面具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與此同時,對于體育教學來說,每個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師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拓展,一方面可以體現(xiàn)教學的豐富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拓展中得到鍛煉和學習。就沖刺跳遠來說,在起跳前有一段時間的沖刺短跑動作,如果沒有進行短跑教學,很多學生在跳遠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對跑步速度控制不到位,跑步?jīng)]有節(jié)奏感,起跳過程與跑步過程脫節(jié)等;所以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開展短跑引導教學,一方面要求學生能夠?qū)⑺俣瓤刂圃诤线m的條件下,不建議學生速度太快,第二個重點在于要求學生對速度能夠把控,做到收發(fā)自如,同時告訴學生速度控制的好處,可以保護自身的身體不會受到傷害,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將沖刺的力量轉(zhuǎn)化為起跳的慣性,而且教師在短跑引導教學時,要將學生的步伐節(jié)奏作為重點教學訓練的內(nèi)容之一,從而通過引導教學的拓展完善沖刺跳遠教學,讓學生能夠達到學習的效果,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三、因材施教,體現(xiàn)教學階段和層次性
因材施教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采取不同的方法,也是我國教育體系中比較重要的一種科學的教育理念。而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發(fā)育與成長的時期不同,所以教師在教學前對學生展開調(diào)查,即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然后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聽取學生的想法,讓每個學生都能進入到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學習中,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起熱愛體育、快樂體育的思想。就以籃球教學的投籃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可以分析學生的身體特點,并且制度相應的學習方式,例如定點投籃、三步上籃、三分遠投以及連續(xù)跳投的方式,然后讓學生們進行選擇。對于具有身高優(yōu)勢、力量較大的學生多數(shù)會選擇三分遠投,一方面鍛煉自身的投籃力道,另一方面調(diào)整投籃的準度以及方式;而對于個子較小、力量較弱的學生通常會采用三步上籃的方式,主要是鍛煉自身的動作以及上籃的技巧等,而教師對于不同的方法都需要進行一一的示范教學,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體現(xiàn)出階段性,即學生如果在訓練中遇到問題,像上籃訓練學習中,一些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走步或者滑步的行為,上籃時總是力道過大,這時教師需要進行及時指正,并且告訴學生上籃的三個步驟,即運球,單腿起跳,抬手撥球,做到快、輕、穩(wěn),同時要求學生完成拆分訓練,糾正錯誤,最后進入到結合訓練階段,這樣能夠有效地杜絕學生在訓練中獲得的錯誤被一直反復練習成為習慣的問題產(chǎn)生。
四、引入游戲,構建輕松的學習情境
體育教學是一個實踐教學為主的應用教學科目,但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體育教學對學生能力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價值要遠遠大于技能的學習價值。特別是初中時期是學生在思想以及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心理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特別是由于身體疲憊而引發(fā)的惰性心理或者自暴自棄的心理,對于學生正常的發(fā)展也是一個最大的阻礙。所以,初中體育教學如果要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首先就需要為學生構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或者氣氛,從而分散學生過多的注意力,也能間接緩解心理形成的緊張情緒。而游戲教學就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主要是將游戲的娛樂性帶入到體育學習中,讓學生在愉快的玩耍環(huán)境中獲得身體以及心理上的放松,也能更好的消除學生的惰性心理,激發(fā)他們對體育學習的熱情。以跑步教學為例,教師在完成基本的教學內(nèi)容后,可以引入“雙人跑”游戲,同時通過比賽的愉快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樂趣,同時能把握跑步時的穩(wěn)定性。即體育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為一組,將所有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隨機抽選四組進行比賽,而在比賽過程中需要各組學生將一只腳捆在一起,然后勾肩搭背保證賽跑過程中的平衡,最后教師評選出跑得又快又穩(wěn)的那一組學生。當然,為了保證游戲的安全性,教師首先需要選擇柔軟的地面作為游戲場地,即像草地或者橡膠地面,防止學生摔倒磕碰受到損傷,同時維持好游戲的秩序,防止學生之間出現(xiàn)拉扯的現(xiàn)象,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愉快的體育游戲環(huán)境。
五、結語
雖然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體育教學并沒有被列為主要的科目,但是并不代表體育教學就不重要,相反,唯有良好的身體鍛煉,才能保證學生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在面對今后繁重的學習或者壓力較大的工作生活,都能保證良好的狀態(tài),也是不斷自我發(fā)展和成功的基本,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必然是發(fā)展的核心理念,所以體育教學也需要遵循這一理念。
參考文獻:
[1] 張文洋.如何發(fā)揮學生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4(10).
[2] 朱智巖.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中),2014(10).
[3] 楊克琴.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主體參與模式的應用實踐[J].學周刊·理論與實踐(中),2014(36).
[4] 薛平.對體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思想的再認識[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