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華
摘要: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體現(xiàn)在學生的精神風貌、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等各個方面,小學班主任教師要在有限的班級管理時間內(nèi),對學生做好德智體美勞的綜合教育,讓學生能夠團結友愛、積極向上,成為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的好少年。有效的班級管理既需要教師采用科學的管理理念,又需要尊重學生的管理自覺主體性,從而使班級管理工作發(fā)揮高效的育人作用。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6-0033
在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如何高效的管理班級,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在新的大時代背景之下,班主任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并且要通過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具體的行動高效的管理班級,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有所創(chuàng)新,產(chǎn)生實效。因此,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的作用是最核心最關鍵的。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不斷反省自己的工作理念和管理風格,要在學生健康成長、優(yōu)秀學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揮鼓勵引導作用,重視言傳身教,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使師生共同建設出高質(zhì)量的班級管理風格。
一、搭建高素質(zhì)的班干部隊伍,提高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
高效的班級管理工作需要對班級中的一切事物做到快速反應,有效處理。因此,單憑班主任教師一個人處理這么多事務,肯定是力不從心的。班主任教師要注意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fā)揮班干部的積極作用,打造一支素質(zhì)過硬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是班級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個班級教育管理的好壞,特別是到了中、高年級,往往與班干部力量的強弱、發(fā)揮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班主任教師在選拔班干部的時候,要注意考查每個班干部的個人素質(zhì),并且在班干部們真正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之前,要對他們進行培訓,讓班干部明確自身的職責,懂得如何解決問題,在遇到困難和矛盾的時候,該如何向誰求助,讓他們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處理各項事務的能力,增強溝通的技能,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從而成為班主任教師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助手。班主任教師要提高班干部群體的工作能力,因此在他們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要認真觀察,并且及時地進行干預調(diào)整。尤其有一些小學生從小官位思想很重,他們爭著當班干部是為了管別人指揮別人。要對這樣的學生及時進行批評教育,讓他們反思自己的錯誤,并且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進行改正,讓學生能夠腳踏實地地為同學服務。
二、班主任教師要通過家訪,與家長密切合作,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要聯(lián)和家長一起做好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培育工作,因此班級管理也離不開家長的積極參與。班主任應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從集體活動表現(xiàn)、班級榮譽的爭取等多方面激發(fā)全班由整體到個人的競爭意識。每個人都要找一個水平相當?shù)膶κ?,和競爭對手比學習、比紀律、比體育、比繪畫,每次比賽后給予一定的鼓勵。在競爭活動中,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各個方面都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從而提高自身的能力,打造出一個素質(zhì)過硬的班集體。在很多具體工作的開展中,教師要及時與家長密切溝通,在競爭活動中,有的學生表現(xiàn)得過于自私,在人格方面可能存在著發(fā)展的隱患,班主任教師更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能夠有所覺察,并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要在肯定自己的基礎上,光明正大地與同學開展競爭,在學生品德和成績相比較之下,我們更要關注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而學生不良品行的矯正相對來說更加困難,因為他們的一些不良的思想和做法,形成的時間可能比較久,在糾正的時候帶來的難度也是非常大。這就對教師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具備較強的心理干預的能力。另外,很多家長在道德品質(zhì)方面可能本身存在問題,所以孩子出現(xiàn)問題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要讓家長放下自己的架子,多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能夠學會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自覺反省自己的不良做法和錯誤,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
三、班主任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尤其要關注后進生的發(fā)展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的基礎性階段,在小學階段學生要打好基礎,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知識的積累以及人格品質(zhì)的塑造方面,小學階段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集體的成敗更取決于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只有每個學生的素質(zhì)都提高了,才會有整個班級的進步。一個班集體就如一臺機器,而每位學生則是組成這臺機器的各個部分,只有機器的每個部位都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機器才能正常運轉。抓好后進生工作,班級進步的速度會更快,而且這也是我們對全體學生負責任的表現(xiàn)。學困生的工作需要教師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讓學困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出更多的努力,要讓小學生相信勤奮能夠給自己帶來好的成績以及強大的自信心。因此,在學困生的轉化上,教師要給予足夠的資源支持、方法指導以及精神上的鼓勵,讓小學生揚起奮斗的熱情,能夠為自己的成長和未來的發(fā)展做出更多的努力,為自己的學業(yè)和人生負起更多的責任。在班級生活中,能夠做一名快樂并團結積極向上的成員。
總之,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是其中的領導核心,要樹立高效的管理理念,形成高效的管理風格,應用科學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來指導管理工作,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主體性,在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與家庭共同攜手,提高學生自覺遵守各項班級規(guī)定的行為。讓小學生能夠在班級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積極向上的力量,努力學習本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樹立理想目標,快樂而高效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苗瀟文.小學班主任領導力改進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28.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任縣任城鎮(zhèn)北街小學05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