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成為了當下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主流趨勢,進而使得我國各學科學段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都相繼開展了創(chuàng)新與變革。而高中政治學科作為高中教育階段重要的人文學科,既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平臺,也是有效提升學生思想政治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最佳途徑。因此,基于新課改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應當嚴格遵循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學需求,能夠在確保學生掌握基礎政治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構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引言:
高中階段可以說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關鍵性時期,而且對于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而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注重對于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素養(yǎng),促使學生能夠成為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明確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性,進而能夠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及時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摒棄傳統(tǒng)僵化的教學模式,將素質教育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
一、滲透時事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境
基于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新課標強調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促使學生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以滲透一些時事教學內容和生活案例,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將時事熱點內容與課程知識巧妙融合在一起,還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政治課程的距離,進而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yǎng)。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課時,就可以為學生舉例“豬肉價格大幅上漲”這一社會熱點事件,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思考豬肉價格的變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通過選取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關的時事熱點,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而且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性
現(xiàn)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所以總是將教學重心放在理論課程知識教學上,往往采用單方面講解的教學模式,這也使得本就理論性知識較多的政治課程變得越發(fā)枯燥乏味。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既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而且也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fā)揮。因此,針對這一現(xiàn)象,高中政治教師要善于采取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活動,積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進一步改善沉悶刻板的政治課堂氛圍,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能夠得到有效發(fā)揮。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一課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們切身體驗民主選舉這一政治舉動,要求學生采取投票的形式選出班級的優(yōu)秀班干部人選。通過這一創(chuàng)新性的課堂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們進一步感知民主選舉的意義所在,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三、拓展實踐探究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實踐能力已經(jīng)成為高中政治教學的重點內容。而新課標也一再強調,高中政治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所以,高中政治教師要在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課堂實踐教學的同時,還要積極拓展實踐探究教學活動,適當?shù)亟M織學生們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獲得切身的感悟,有助于學生自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強化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志愿活動或者是愛心救助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作為一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應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積極實施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的突破與轉型,進而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所以,高中政治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性,進而加強對于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滲透時事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景,以及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活動和拓展實踐探究教學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吉俄爾古. 基于新課改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轉變[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77.
[2]張素芬. 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探究[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889-890.
作者簡介:
劉玉波,女,2001年本科畢業(yè)于內蒙古民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法學學士學位,2017年碩士畢業(yè)于內蒙古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法學碩士學位?,F(xiàn)就職于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實驗高級中學,中學一級職稱。本人從教十余年,一直從事一線教學,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并在省市區(qū)教學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等榮譽。是科爾沁區(qū)級學科帶頭人、市級名師工作坊成員。在教學中注重教法和學法指導,特別關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效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