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津嫻
摘 要:伴隨我國對幼兒素質教育不斷的深入,幼兒園在園本課程教學的活動中對幼兒要開發(fā)動手、動腦的能力,現在這已經成為幼兒課程的重點內容,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更有許多民間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傳承,為了積極地傳承我國的民間文化藝術,作為幼兒園我們要讓幼兒從小就了解到我國民間藝術的博大精深,并使之發(fā)揚光大,介于此下面主要研究了民間玩具的特點,對民間玩具如何融入到幼兒園的課程與活動中進行了討論,從而激發(fā)出幼兒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并讓幼兒在課程的活動中提升幼兒多方面的素養(yǎng)。真正的讓民間玩具融入幼兒園課程活動中,讓幼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
關鍵詞:民間玩具;幼兒教育;課程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7-0-02
現在人們對于幼兒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在幼兒園的課程教學之中,動手、動腦的能力已經成為幼兒教學中重要的部分,尤其是我國正在不斷對民間藝術的發(fā)展進行強化對中華傳統藝術大力發(fā)揚的形勢下,對民間玩具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與實踐進行積極的探究,這樣不僅可以對幼兒教學進行補充,同時還可以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給予積極的影響。本文著重討論了幼兒教學中傳統民間玩具的融入,幼兒學習情趣的激發(fā),幼兒視野認知的拓展,從而使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
一、民間玩具的特點
(一)民間玩具取材大多源于我們身邊的事物,如自然界植物的葉子、枝干,地面上的沙土、泥巴、石塊,生活中廢棄布頭、飲料瓶、廢紙等,這些都可以被我們制作成可供幼兒娛樂的民間玩具以及游戲道具。但是在民間玩具的取材和開發(fā)中我們要回歸自然、回歸生活,保證選用的材料必須
環(huán)保。
(二)民間玩具更具最為典型的特點是純手工,大多數民間玩具需要幼兒親手自制,凝結幼兒的智慧,讓幼兒能夠發(fā)揮所長。因此,幼兒園對民間玩具進行開發(fā)利用有助于幼兒主動性的發(fā)揮,在幼兒自己收集民間玩具素材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參與到幼兒課程開發(fā),利用民間玩具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動手動腦能力。
二、民間玩具真正的教育價值
(一)民間玩具是民間文化的主要載體,它是社會和自然界中的人和物的交流產物,民間玩具記載著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歷程,民間玩具具有的教育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民間玩具中蘊藏了古人的智慧以及現代人的智慧。通過民間玩具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讓幼兒了解社會文化、本土文化藝術,民間玩具承載著豐富的幼兒教育內容,幼兒在制作和玩的過程中通過民間玩具加深對生活的理解。
(二)民間玩具的娛樂功能是非常強大的,民間玩具就好比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工藝品,很多民間構思精巧獨特容易吸引幼兒興趣,很多的民間玩具能夠讓幼兒體會到生活中的美,幫助幼兒的情操得到陶冶,幼兒在了解和創(chuàng)造民間玩具的時候,引起幼兒喜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幼兒興趣,使幼兒通過手腦并用,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民間玩具是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這些民間玩具的自由操作性比較強,幼兒在擺弄玩具的過程中通過看、聽、摸等實際操作過程中認識民間玩具,通過感官的刺激直接提高了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幼兒對事物的觀察力和注意力得到提升。
三、開發(fā)民間玩具在幼兒課程活動中遵循的原則
(一)民間玩具的應用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
民間玩具要結合不同年齡幼兒的需求。如小班幼兒選用的民間玩具要結合幼兒生活的經驗,選擇樣式新穎色彩鮮艷的民間玩具,例如撥浪鼓、布老虎;中班幼兒由于有了自我需要的選擇能力,我們盡可能選擇操作簡單制作容易的民間玩具能依據玩具本身的性能來選擇,并且能夠進行簡單地制作的民間玩具,例如泥人、面人的制作。大班幼兒特別喜歡一些智力型的民間玩具以及體育運動型的民間玩具,例如七巧板、魯班鎖、神秘寶盒、協力板等民間玩具。
(二)民間玩具的應用要衛(wèi)生安全
民間玩具的使用我們要做到選擇安全衛(wèi)生的玩具,對于木質和金屬的玩具我們要對表面進行仔細的檢查確定玩的過程中不對刮傷幼兒;還有檢查民間玩具上的小零件是不是結實,對于像珠子、紐扣這些細小的事物要保存其不易脫落,最后確保民間玩具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健康標準。
(三)民間玩具要創(chuàng)新的同時還要堅持地方特色
顧名思義民間玩具是源于民間,是選擇當地的自然材料形成的民間玩具,因此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蘊含著當地獨特的文化。因此,幼兒園在開發(fā)民間玩具的過程中首先要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收集整理本地區(qū)的民間玩具資源,這樣能夠讓幼兒接觸民間玩具的過程中體會當地的文化底蘊。
四、民間玩具在幼兒課程活動中應用
(一)民間玩具走進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活動中
在幼兒園區(qū)域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選擇泥人的制作教學,這樣的選擇安全又衛(wèi)生,泥人制作的主要載體為橡皮泥,幼兒通過對泥人制作的過程培養(yǎng)出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散幼兒的藝術形象思維。首先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泥人的制作視頻進行展示,之后親手進行泥人制作,可以制作一些造型簡單的小動物,并對制作步驟進行細致的講解。然后讓幼兒自己完成簡單的泥人制作藝術,并從旁對幼兒的動手操作進行細致的指導,真正的讓幼兒對漲人制作藝術有一個較為完整的了解,這樣可以幫助我國民間的藝術得到繼續(xù)傳承,泥人的制作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在實踐操作中使幼兒手腦的協調能力得到鍛煉。
在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在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與延伸,可以讓幼兒通過對彩色橡皮泥的利用簡單的對泥人進行裝飾,并利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為泥人設計周邊的環(huán)境,如小房子、小花、小草、大樹、小河、小橋等,真正地實現了民間玩具走進區(qū)域活動教學中。
(二)民間玩具走進幼兒園的戶外課程活動中
幼兒園教學中需要開展一些有趣的戶外游戲活動,我們可以將民間玩具與戶外游戲活動進行了融合。如在春天很多幼兒都喜歡放風箏,我們可以組織戶外親子春游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可以創(chuàng)建一項專門的民間玩具風箏與戶外游戲相結合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并為幼兒與家長提供制作風箏的相應材料。通過風箏制作步驟的展示圖片,可以使幼兒對風箏的形態(tài)以及制作步驟有更深入的了解,然后讓幼兒與家長進行風箏制作,并采取以家為單位的分組形式進行放風箏大賽,真正的實現民間玩具走進戶外活動的課程實踐。
五、民間玩具在幼兒課程中的創(chuàng)新
(一)民間玩具與自由活動相結合
幼兒園的課程教學時,應當以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規(guī)律為基礎,以寓教于樂為教學方式的革新與發(fā)展方向,使幼兒能夠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民間玩具科學有效的展覽與布置,不僅可以吸引到幼兒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fā)出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喜歡上民間玩具。所以在幼兒園環(huán)境設置的時候,我們將民間玩具進行了科學有效的統一管理與規(guī)劃,通過對不同活動區(qū)域進行設定,使幼兒可以充分感受到民間玩具的魅力,從而使幼兒對民間玩具的制作與學習產生興趣。
(二)民間玩與集體活動相結合
根據維果斯基的最新理論我們知道,在集體活動中,我們對幼兒的活動應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所以對于民間玩具與集體活動的結合之中,教師對于程序的設計要明確、目標的價值要突出,領域的重點要規(guī)范,并凸顯出集體活動意義。
在民間玩具與集體活動相結合中可以采取融合式教學方法,通過“剪窗花”制作工藝的教學,可以使幼兒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而且,也可以在循序漸進之中引導幼兒在個個制作基礎上逐步體驗探究合作制作的方式,通過低結構活動找出幼兒最近的發(fā)展區(qū)。在完成簡單窗花制作的同時,鼓勵、引導幼兒進行探索與實踐,使幼兒可以勇于創(chuàng)新,制作出幼兒自己喜歡的窗花式樣,這樣即可以使幼兒的才智得到展示,還可以使幼兒通過協作創(chuàng)造出更多樣式新穎的窗花,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三)民間玩具與戶外活動相結合
幼兒都要經常開展戶外體育與游戲活動。所以對幼兒設置課程時,我們可以將民間玩具與戶外活動相結合。
對于放風箏幼兒都非常喜歡,我們可以組織與風箏相關的戶外活動,為幼兒戶外活動開辟一個區(qū)域,并設置相應的制作材料。教師可以先播放制作風箏的視頻與圖片,使幼兒對風箏斑斕的色彩、各異的形態(tài)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與家長幫助幼兒對風箏進行制作,在對風箏特點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感受風箏制作中的繪畫與燈彩等藝術,尤其是對制作風箏過程中的繡、畫、書、扎、雕等工藝進行了解。通過對風箏間差別的觀察、對比與了解,使幼兒在創(chuàng)新思維下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色的風箏,使民間玩具與戶外活動真正達到相結合。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很難將生活與教學結合在一起,使得幼兒在生活中無法靈活的對知識進行使用,使得認知上出現了脫節(jié),而民間玩具與戶外活動相結合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通過對家長與幼兒一同在戶外制作、感受民間玩具的引導,即可以增強幼兒生活體驗,又可以促進幼兒美學素養(yǎng)的提高。
六、結語
玩具是幼兒學習知識的主要手段之一,玩具是幼兒生活中最親密的玩伴。而民間玩具是傳統文化的結晶,民間玩
具能夠幫助民族文化在幼兒中進行有效的傳承,民間玩具更具地方特色,幼兒可以更加了解本土文化,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
參考文獻:
[1]張曉紅,楊新平,杜春麗.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9(25).
[2]黃婉麗,關于民間游戲引入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9).
[3]張哇滿草,劉洋毛草.改編創(chuàng)新民間游戲 創(chuàng)設豐富區(qū)域活動[J].科普童話,2019(40).
[4]任新鳳,中國民間玩具的基本概念[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
[5]朱薪羽,民間玩具——木玩教學與反思[J],小學時代:教師版,2010(6).
[6]李寸松,中國民間玩具[J],今日中國:中文版,2005(8).
[7]潘曉云.采用“四步走”的方式,讓民間玩具走進幼兒園[J],學前課程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