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亮
【摘要】在日常生活與生產中,數學這門學科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生產建設和經濟管理等領域。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學生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熟練地掌握相應計算技巧,為他們進一步的學習和實踐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诖耍紫群喴榻B了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重要性,接著重點提出了一些教學策略,以期初中數學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數學教學;有效教學;策略
數學這門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著極高的要求,在我國教育教學中,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效率意識薄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是當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思考的主要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讓他們更快的掌握這門學科的重點知識,數學教師就應該設計一個數學情境,主動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采用探究性、問題性的教學方法,用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通過適當的評價機制,增強初中生的自信心,這樣才能達到優(yōu)化課堂的目的。
一、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自學能力
初中數學的核心點在于讓學生懂得應該如何去自主地學習,將問題教學法應用到其中,有助于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考能力,教學進行階段,教師也要將學生放置在主要的位置上,主動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必要的反思,用于提高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在有效的教學模式下,還能激發(fā)學生對于事物的探索欲望,進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
(二)培養(yǎng)初中生的創(chuàng)造性
初中數學教學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實行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當學生在分析和實踐的時候,不僅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強化自身的實踐水平。同時,在實施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及時設計、提出和引導問題,讓學生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為他們日后的發(fā)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設計情境,激發(fā)初中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情境教學實際上就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制定一些同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而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往往更容易讓學生所接受。因此,教師將生活化情境引入其中,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技能。教學情境的生活化,主要還是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一同去發(fā)現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然后將知識同生活有效的銜接在一起,引導學生在生活的氛圍中去發(fā)現和探索問題。其實,新課改背景下,教材中的許多知識都是以學生熟悉的實例為出發(fā)點,教師就可以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事物構建一個情景,提出問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實踐、思考和交流等程序,逐漸去激發(fā)初中生內在的潛能。就以“角”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為例,教師從生活的角度入手,我們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角,同學們是否可以從這些物品中找出角?真正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知識,加深他們對于教材的理解和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僅要考慮到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還應該將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考慮在內,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這樣在開展一些數學活動的時候,確保課堂內容與學生現代化生活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實施探究性教學,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
初中探究性的教學是新課標提出的一些全新的教學理念,也是優(yōu)化課堂,激發(fā)學習的一種手段,引導學生要自主性的參與到一些教和學的活動中,這樣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進行探討的時候,學生的思維會打開,也能加大對于數學性質的理解。在初中函數的教學中,這對于初中生而言,是一個重難點,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需要感受到“數和形”之間的對應關系,由于這部分的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的時候,比較困難,對此,教師就可以采用探究性的活動。嘗試著分析k的取值對于正比函數y=kx(k≠0,k是常數)的影響?并且討論函數圖像的性質。下文就采用了兩種探究法:
方案1:“數到形”的觀察,平面坐標中,對k的取值范圍進行分類,給予一個具體的數值,接著畫出它們的圖像,學生進行觀察、分析與比較,概括出函數的性質。
方案2:“形到數”的抽象分析,構建平面直角坐標系,畫出第一、三象限,經過第二、四象限的直線,選擇原點和整點的坐標,確定k的值。觀察以后,猜想k的取值對函數y=kx的影響,最后畫出相應的函數圖像進行驗證。在這種探究性的活動下,學生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認知也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于是將探究性活動教學中所運用到的思想和策略都滲透到學生的思維中,這樣才算真正起到了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
(三)實行問題導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問題導學法的存在,要將重點放置在導學中,有效地利用這種方法去進行教學,設置問題,充分反映出當下的教學內容,這樣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的理解能力。導學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知識,而問題只是一個簡要的開場白也已,在一堂課中,
提出問題往往花費的時間不多,重點在于引導他們去分析與解決問題。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最好是將其分為兩種不同的場景,一個是按照實際問題設問,另一個是針對教學方法去設問。例如,在“兩數和乘以兩數差”的教學中,可以按照教材中的例題進行設問,當學生在列出算式(a+3)(a-3)以后,按照問題提問:如何以最快的方式去求出答案?這時候,就讓學生研究數和數之間的關系,然后引導他們利用多項式加法合并,最終得出結論,接著將這一結論應用到一些應用題中。在這種設計問題下,雖然問題的難度性有了提升,但是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從基礎的實例出發(fā),將這一問題轉變成為數學問題,解決了數字問題以后,又回到具體的實例中,于是,在這種前后對應下,整體的教學過程會顯得非常完整。
(四)適當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素質教育下,教師的基本評價也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運用構建的理論體系去指導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使評價過程成為優(yōu)化課堂的一種有效途徑。對于學生的評價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評,而是應該采用批評+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在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中去不斷改善自身的學習方法,并在教師的鼓勵中去獲得一些真實的感知,這才是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同時,還要注重一些過程性的評價,其中包含了初中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理解狀況等,教師要有目的和要求的去設計考察的目標,確保提出的問題具備一定的層次性,這樣才能對同學們的學習程度做出最合理和科學的評價。最后,教師在提出了一些問題以后,不要過于著急的知道學生的看法和意見,而是應該給予他們思考的時間,避免在時間過于緊迫的情況下,阻礙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對于那些有錯誤但是又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的同學,在給予他們鼓勵的時候,也應該指出其中的缺陷,這樣才能幫助初中生不斷進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讓整個教學方法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將抽象的數學圖像變得具體化,這就要求教師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在實施這些教學策略的時候,要始終將學生放置在主要的位置上,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樣才能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達到一個高效且優(yōu)化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祝一蘭.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淺談初中數學如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J].學周刊,2015,(28):134.
[2]管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優(yōu)化課堂教學——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策略[J].學園,2012,(20):144.
[3]姚俊鎖.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88.
[4]譚靖弘,陳艷.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效率——淺談初中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東西南北,2018,(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