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影
【摘要】隨著高中教育方式改革的不斷加深,高中地理這門學科的教育方法也需要改變,并且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高中地理知識學習時,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操作,增強學生地理知識的探究學習,從而有利于高中地理知識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就野外實踐教學的意義進行分析,最后對野外實踐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應(yīng)用策略提出了自身的觀點,主要是為了促進野外實踐教學方法的有效開展與實施。
【關(guān)鍵詞】野外實踐;高中地理;應(yīng)用;研究
引言
在高中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學生掌握和學習地理知識,并且在野外實踐的學習時,學生能夠近距離地觀察和分析地理知識,讓學生能夠?qū)嶋H的運用地理知識來解決問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并且在老師指導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的地理思維得到有效拓展,進而實現(xiàn)野外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
一、野外實踐的意義與作用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老師應(yīng)當重視學生野外實踐學習。其中,所謂的野外實踐,就是指老師帶領(lǐng)學生融入到自然中,讓學生能夠近距離的學習和觀察地理環(huán)境。老師在進行野外實踐活動設(shè)計時,將地理知識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相結(jié)合,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理解地理知識,并在野外實踐中擴展學生的知識內(nèi)容,促進學生在野外實踐中思維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教學下,具備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3]。
二、野外實踐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應(yīng)用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增加野外實踐教學的課程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學中,老師的講解方法過于單一,學生學習的方式只能單一從圖片上理解和學習地理知識,學生無法形成深刻的理解能力。因此,老師的高中地理教學的理念需要進一步的提升,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野外實踐良好的學習,老師和學校在高中地理的課程安排上要重視,提升野外實踐活動的次數(shù),以此幫助學生更好的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并且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融入到地理知識探索學習的內(nèi)容,進而提升學生地理學習思維的拓展,讓學生在面對地理難點問題時,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對地理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理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放松學習壓力[1]。在比較輕松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地理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對于教學理念的有效創(chuàng)新,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才會得到提升,認識和掌握的地理知識才會充足。因此,學校和老師以及家長們,應(yīng)當積極鼓勵配合野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開展,進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確定野外實踐的時間
對于野外實踐活動的時間問題,老師應(yīng)當結(jié)合地理知識教學進展與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為了讓地理課堂的實踐教學效果有效提升,老師應(yīng)當深入地講解學生學習的地理知識,同時對于地理教學課程做好規(guī)劃,選擇適宜的實踐地點和實踐時間,有助于學生能夠進一步地提升學習理解能力。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人身安全也要得到重視,確保野外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地理實踐教學的效果。
(三)野外實踐教學內(nèi)容科學的選取
在開展野外實踐教學的前期階段,老師要了解學生地理知識掌握的情況,同時需要確保教學內(nèi)容與野外實踐的主體相融合,促進野外實踐的教學效率,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又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2]。在野外實踐內(nèi)容的選取時,首先,老師應(yīng)當關(guān)注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實用性,其次,野外實踐教學的方法和指導過程要一致性,最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意識。
例如,在高中地理《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應(yīng)用》中,老師可以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野外實踐教學的精心設(shè)計,在實際開展野外實踐的前期準備階段,老師需要指導學生對定位系統(tǒng)的知識進行講解,提升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比如,定位系統(tǒng)是在一個空間三維體系中進行的,如果需要確定某一地點時,就需要將三個數(shù)值進行解讀分析,以此確定具體的方位方向,在學生掌握充足的地理知識時,老師可以對野外實踐的整體計劃進行設(shè)計,促進實踐效果的提升[2]。在適宜的地點進行野外實踐教學中,讓學生依據(jù)老師所提供的坐標進行尋找,進而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的運用,促進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老師應(yīng)當及時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確保學生野外實踐學習的效率,同時為了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可以進行小組形式的實踐學習模式,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意識與能力的提升。
結(jié)束語
由此可見,在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中,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基礎(chǔ)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老師還需要重視野外實踐教學方法的運用,在開展野外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對野外實踐教學的開展條件進行分析理解,促進野外實踐的教學效果提升,同時,在老師的指導教學中,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肖濤, 張建國. 野外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J]. 考試周刊, 2014(70):132-133.
[2]向繼德, 楊芳. 野外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yīng)用分析[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8, 000(001):934.
[3]馮文建. 野外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yīng)用分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