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華
摘要:英語作為世界上被廣泛應用的語言,一直貫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著英語在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每一位英語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如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進而打造出更高效的課堂。目前,互動式教學的優(yōu)勢明顯要比其他教學方式高,特別是課堂提問這一互動過程,它能將學生轉(zhuǎn)換成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對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積極影響不容小覷。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提問;師生互動;課堂趣味;深度思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51-284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加快教學進度,有時會忽略提問環(huán)節(jié),他們認為提問環(huán)節(jié)浪費時間,不如利用好課上的幾十分鐘充分地展開教學。事實上,有效使用課堂提問,不僅不會耽誤課堂進度,還能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高。如今,課堂提問在英語課上的應用已非常廣泛。因此,筆者將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課堂提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希望能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一、集中學生課堂精力
初中時期的英語知識具有很多陌生、有難度的內(nèi)容,無論是單詞還是語法,都與小學時期接觸的知識大相徑庭。在課堂上學習時,從未見過的知識容易使學生接受起來有些吃力,而如果這時教師的授課方式略枯燥的話,學生的注意力極其容易分散,導致聽課效率受到影響。因此,結(jié)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這一時期的學生求知欲望較強,教師可以采取課堂提問的方式,激發(fā)起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答案的欲望,幫助學生集中課上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七年級下冊“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一節(jié)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我向?qū)W生講解完標題的結(jié)構(gòu)和翻譯后,便向?qū)W生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如何用英文詢問對方是否會打撲克牌?”、“如何進行否定回答?”,學生剛剛學會“Can you ...?”這一句型,很容易就能回答上來這些問題。接著,我詢問學生會不會用英語表達“你會彈鋼琴嗎?”這一句子,許多學生搖頭,表示并不知道鋼琴這一單詞如何讀,他們對此充滿著好奇心,聽課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于是我自然地引入了這一章節(jié)的單詞教學。在課上,哪名學生出現(xiàn)明顯的走神現(xiàn)象時,我就會點名叫他起來,對他提出一個剛教授知識點的相關(guān)問題,以此來提醒他上課要認真聽講。
二、問題設(shè)計要有藝術(shù)性。
(1)設(shè)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學生的知識、能力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備課要有針對性地對每一層次學生進行問題的設(shè)計,以全局化的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例如在講授仁愛九(上)Unit 4 Topic 1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C”時,筆者要求學生寫一篇關(guān)于“What' s your invention”的作文,對于高、中層次學生的提問,筆者采用了特殊疑問句的提問方式:
T: What does your invention look like?
S: It looks like a tiger.
T: What is it made of/form?
S: It' s made of/form…
T:What is it used for?
S: It' s used for cleaning the room…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name it?
S: I' m going to name it “Superman”.
通過回答,大部分學生基本上理清了寫作思路,并產(chǎn)生了群體效應。而對淺層次學生,教師則采用一般疑問句的提問方式。如:“Do you want to be an inventor in the future?”“Are you interested in your invention?”“Is your invention used for cleaning the room?”以這些問題來啟發(fā)此類學生的思維,要求他們寫出簡單幾句話即可。通過分層次提問,教師不但發(fā)揮了高、中層次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同時也讓淺層次的后進學生主動參與,在回答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主動性。
三、根據(jù)每節(jié)英語課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提問
對于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來說核心就是課程,這就需要老師在授課之前熟知內(nèi)容,再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教師在準備教案的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巧妙地設(shè)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學生興趣點的發(fā)掘,需要教師熟悉班級學生的狀況,也可以根據(jù)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找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熱點話題。課上的提問離不開教師在課前的準備,課上的提問同樣也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提前進行準備。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What's this in?English?”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一些熱詞或者是常見物品進行提問,比如問學生微博、微信、抖音如何用英文表示,這類充滿趣味的提問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進行思考,也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參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也能夠很好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習英語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日常,讓英語并不只局限于課堂上。
四、在提問的過程中注意語言表達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要注意自己提問時的語言和措辭,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表達方式中可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語氣,用適當?shù)姆绞竭M行提問才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課堂上出現(xiàn)開小差、說閑話的現(xiàn)象時,教師可以采用較為強調(diào)性的語氣進行提問,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快速理解教師的提問重點;又如,學生對新學的知識產(chǎn)生疑問,課堂氛圍較為安靜時,教師可以通過較為和藹的語氣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問題的布置需要根據(jù)教學程度來進行合理的安排,可以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來進行提問,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拋出一個引入教學的問題,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布置更加高層次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課文“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對穿衣服的見解,隨著課堂學習的不斷深入,再布置更高層次的問題。通過一步步深入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內(nèi)容。
總而言之,任何教學方式都是一把雙刃劍,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明確課堂提問不在數(shù)量,而在質(zhì)量,在課堂上發(fā)起無用的提問不僅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教學效率降低,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嚴格甄選出最佳的問題去課堂上提問。相信在教師精心的備課,以及師生完美的配合下,定會取得高效的教學效率,同時,學生的個人能力的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初探[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5(11)
[2]彭惠清.關(guān)于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