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清全
摘 要:物理是高中學科教育及教學階段中極為重要和典型的一門理科性質的學科,具有極強的應用性、邏輯性和實踐性特征,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調動自身是的邏輯分析及判斷理解能力。同時,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科教學內容與初中階段相比,抽象性特征也更加的明細,因此對學生的邏輯分析及理解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需要任課老師不斷突破傳統(tǒng)的教育及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學科教學理念,豐富學科教學內容,從而不斷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綜合素養(yǎng)及能力水平,推動學生的全面化發(fā)展與成長,實現高中物理學科的有效性教學。對此,本文建立在對當今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的充分審視和分析基礎之上,以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目的和培養(yǎng)目標為出發(fā)點,針對情境問題創(chuàng)設性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應用
引言:物理學科在高中階段的學科教學中,是一門極富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的理科性質的教育學科,強調對學生邏輯理解及思維分析能力的調動和培養(yǎng),但是,一直以來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及教學模式往往普遍采用“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調動與培養(yǎng),阻礙了物理學科教育及教學價值的充分發(fā)揮。因此,教育及教學模式、理念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就成為了當今高中物理學科教學開展工作中的當務之急,科學有效的情境問題的創(chuàng)設,可以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全面化的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綜合素養(yǎng),實現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
一、問題情境設置的概述分析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fā)展,我國的教育及教學體制環(huán)境也正在不斷發(fā)生著一系列的變革,從傳統(tǒng)教學中偏重理論的傳授與講解,逐漸發(fā)展到了對學科能力培養(yǎng)與理論知識傳授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在教育及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科學習興趣的調動,同時也逐漸加強了學科開展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的互動溝通與情感交流,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科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引導,不斷帶領學生一起參與到學科問題的探究與思考之中【1】。在當今的教育及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和思考變得愈發(fā)重要,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模式則可以很好的實現和解決這一教學問題,不斷提升物理學科的教學效率。問題情境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應用,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的思考與探索,從而激發(fā)其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和主動學習意識,構建起良好的師生交流和溝通氛圍。
問題情境在學科教育及教學中的設置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興趣性原則。任課老師在問題情境設置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特點,使提出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及思考興趣,增強學生對問題的關注度,提升教學效率;使學生樂于接受和融入到任課老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和求知欲。第二,適宜性原則。任課老師所提出和設置的問題要與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水平等相匹配,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所具備的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問題既要具備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又要確保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從而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問題情境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物理故事引出教學問題
生動的物理故事可以增加物理學科教育及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使得枯燥、抽象的物理學習變得不再那么無趣,有效改善傳統(tǒng)物理學科課堂教學的沉悶和乏味的氛圍,從而逐漸消除學生內心對物理學科學習的抵觸和畏懼情緒,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2】。
首先,任課老師要對物理教材內容進行充分和深入的解讀,構建起完善化的教學體系和內容框架,將各種繁雜的物理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分類,如公式概念類、實驗操作類、邏輯計算類等,根據不同的教學知識類型,篩選出適合采用故事教學法的知識內容。
其次,利用物理故事教學法的時候,要根據和緊密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及教學主題,舉例來說,在講述“牛頓運動定律”的相關內容知識的時候,任課老師就可以先給學生講述牛頓是如何發(fā)現萬有引力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不斷從生活中探索和發(fā)現物理知識的學科精神,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二)在物理實驗探究過程中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我國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往往會忽視掉對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對此,任課老師要積極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通過物理學實驗的途徑自主思考和探究問題答案。
舉例來說,任課老師在進行“靜摩擦力”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被手握住的杯子不會掉下來?如果在杯口涂上油脂,當在用手抓握的時候,杯子則會掉落,此時杯子的受力情況是怎樣的?以這種問題引導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欲望【3】。
結語:總而言之,高中物理學知識較為復雜和抽象,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任課老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有效的引入和融合問題情境的學科教育及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喬文迪.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02):184-185.
[2]胡光年.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1):174-175.
[3]梁健強,張亞萍.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