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
摘要:審美是人類生活中一種精神上的需要,學會審美可以與現實中的平淡與繁瑣形成某種平衡。當我們的視覺受到帶有美感的刺激,就會激發(fā)我們的向往與滿足。美術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所謂的像或者是一幅畫而已,它是一種精神領域的認知方式,是不同于現實的認知與理解的。這在學習與練習此課程的初期,老師就應該把這個最基本的差別告知學生,讓學生對所學的課程有清晰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諸多的不如意,而在藝術創(chuàng)造與追求上,我們可以盡顯與表達,從心理上,這和兒童的喜歡涂鴉沒什么區(qū)別,因此,美術學習有著重大意義。本文主要通過研究初中美術教學中翻轉課堂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出翻轉課堂在美術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以求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
關鍵詞:初中美術;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人類有想法就有表達的欲望,有表達的欲望就會有表現的行為,所以,美術與生活并非一種可有可無的關系,而是展現出人類在生命的意義與生活過程的感悟認識、理解與體驗的表達形式,脫離了這些內涵的美術只屬于技能、技法上的應用陌生與熟練的關系,當然就與藝術審美沒有相關性,也就不會帶給人們精神層面的享受,甚至會帶來與審美相反的作用。初中學生心智已經逐漸成熟,學生學習美術,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能夠對學生的精神層次進行熏陶,因此,老師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非常關鍵。目前在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下,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老師應把翻轉課堂合理應用于初中美術教學當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
一、目前初中美術教學中翻轉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不高
美術學習不同于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美術注重學生對色彩的感知,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應該思維活躍,主動學習,從而更好地進行美術知識的理解,然而,目前的初中美術課堂,老師仍然把課堂的主導位置留給了自己,一方面是因為美術課時較少,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多,老師要抓緊時間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另一方面,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學生的思維也隨著時代不斷進步,而老師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依然把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嚴重影響了學生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生機械般的聽取老師講解知識,感受不到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不符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更不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
(二)老師教授的內容缺乏內外知識的結合
時代在不斷的改變,學生接觸的事物在不斷的改變,因此,老師的課堂教學內容也不可一成不變,美術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畫面的審美,對色彩的感受,以及對整幅美術作品的感知力。學生想要培養(yǎng)這方面能力,只是一味地接受書本上的知識是很難有所提升的,只有老師在講解書本上內容的同時,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這才能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以及對色彩的感知力,同時,也符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然而,目前老師在教學上缺乏對外部知識的拓展,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美術知識的拓展。
(三)教學手段單一,缺乏新穎
初中生處于生長發(fā)育的叛逆時期,對興趣感不強的事物往往很難提起興趣。而美術學習對于學生的興趣要求非常高,學生只有在興趣高漲的時候才能夠去的積極的思維,才能夠更迅速地融入到課堂當中,然而,老師在課堂教授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把教學的重點只放在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并且靠學生被動地吸收知識點,學生更難以提起興趣。這對于翻轉課堂的開展極為不利,老師應該通過創(chuàng)新化的方式方法來增加教學手段,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初中美術教學中翻轉課堂實際應用的對策
(一)主體翻轉,使學生主導課堂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因為老師把自己當做了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中只是機械般的聽取老師講授知識,跟著老師的腳步走,成績往往得不到提高,同時對于一些吸收能力較慢的學生,更難以提升成績。老師在這方面應該進行較大程度的改進,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引導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中將是知識的獲取者,老師在此過程中主要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學生獲取知識要通過自己鉆研、分析課本中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吸收的知識更加牢固,學習效率更高。
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授人民美術出版社七年級下冊色彩的調和一節(jié)時,以往的教學方式是老師把自己當作課堂的主導者,通過把書本上的知識講授給學生,讓學生被動地學習,但是,本次課程在講述色彩的調和一節(jié)時,老師可以事先做好導學卡,通過導學卡來引導學生自己從書本中尋找知識點,并且理解知識點,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了色彩之間的調和,冷暖色之間的搭配。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更加牢固,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
(二)內外知識結合,拓寬知識層面
老師如果過多地注重書本中內容的講解,會極大地限制學生的思維,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發(fā)展。因此,老師在課堂內容的講授過程中,要注重內外知識的結合,內外知識的結合不單單是書本內外知識的結合,同時也是中外知識的結合,美術作品地域性差異很大,國內和國外的美術作品在風格、色彩搭配都有著極大的不同,老師在講授書本上知識的同時,應該結合書本外的知識,同時也要在此基礎上為學生進行中外美術作品的對比,力求最大程度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審美。
例如:老師在講授人民美術出版社七年級下冊學習服裝的色彩搭配時,首先,老師要讓學生對書本中服裝色彩搭配的知識熟練掌握,在此基礎上,再為學生拓寬書本外的知識,例如為學生展示國內時裝秀的圖片,學生通過把時裝秀服裝的色彩搭配與書本中色彩搭配的知識相結合,讓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之后,老師再把中國的服裝與國外服裝進行對比,學生在對比過程中會感覺到中國的服裝色彩搭配上體現了色彩的融合,國外的服裝色彩搭配體現了色彩的豐富,從而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以及對美術的理解。
(三)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課堂學習興趣較低,主要在于老師的授課方法沒有吸引學生的視線。因此,老師應該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課堂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化教學,豐富教學手段。一方面,可以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可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等電子設備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授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冊中國畫的筆墨情趣一節(jié)時,老師如果單單用書本上的知識為學生講解中國畫的筆墨色彩搭配等知識,學生的學習效率會非常低,這時,老師如果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教學的話,學生會更有興趣。老師可以播放中國水墨畫的視頻來引導學生對中國畫用筆用墨的理解,同時可以通過把書本中的內容做成ppt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書本中的知識內容,通過各種手段翻轉課堂,一改之前單一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提高知識的吸收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美術學習老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方法,要注重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通過主體翻轉、內容翻轉、手段翻轉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會到美術的魅力所在并提高學習美術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新形勢下初中美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析[J].沈秀敏.美術教育研究.2017(10)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性思考[J].趙耿林.才智.2017(07)
[3]翻轉課堂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田濤.新課程(中學).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