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革的實施為教育事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指明了新方向,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精神,注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政治教學的育人、育德、育智作用,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诖?,本文將結合當前初中政治教學實踐,探討如何結合新課改要求構建人文化、高效化、個性化的政治課堂。
關鍵詞:初中政治;新課改;有效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
初中時期正是學生身心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三觀”的關鍵期。對于初中生來說,政治思想教育尤其重要,通過政治教育能夠啟發(fā)學生的認知行為,再加之學生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基礎,所以,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能力有所提高,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加強政治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以此構建初中政治有效課堂,促進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水平的提高。
一、初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初中政治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改變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突出政治教學的趣味性和啟發(fā)性,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有些教師雖然領會了新課改精神,但是在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過”和“不及”兩個極端,比如一些教師雖然接受了新課改要求,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還是用老套路、老方法,這就使新課改流于形式;而另一些教師則全盤“改革”,將政治課堂全部由學生主導,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過猶不及”,不但學習效率下降,而且還嚴重影響了教學秩序。無論出現(xiàn)哪種問題,都會影響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削弱課堂教學成效,增加教學的時間成本和資源成本。基于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教學主體性,掌握好學者自主探究的“度”,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政治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有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1.優(yōu)化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驅動學生自主高效學習的關鍵,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政治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在講授新課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故事傳輸、民俗典故、時政新聞等進行導入,或者為學生布置一些實踐類的家庭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關注政治形勢、關注新聞事件的良好習慣,能夠從政治學角度分析事件的原因和本質,并對一些政治事件的走向作出預期,這樣能夠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主動對政治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知識內容,注重與學生的互動,能夠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這些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轉變教學觀念,鼓勵自主學習
教師具有怎樣的教學觀,直接關系到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對照新課改精神進行對照反思,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多元的教學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沉浸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能夠形成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學校小組,在合作學習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共同分析,分享探究成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動力。此外,教師要采取“少教多學”的方法,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則要起到組織和引導作用,在明確的學習目標指引下,學生的政治學習會更加深入有效,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層次,鼓勵學生主動質疑、主動釋疑、在自主探究中找到正確答案,從而提高學生的有效學習價值。
3.加強初中政治課堂的互動性
有效的師生互動是提高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這就需要教師營造平等和諧的政治課堂氛圍,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尊重,從而以更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開展政治學習。因此,教師要多和學生溝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平等對待、公平授課,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太多的主觀情感,更不能對后進生冷眼旁觀。教師要以積極、熱情、親切的態(tài)度感染學生,熟諳學生心理,更多的運用鼓勵和肯定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信心。教師要有強烈的教育使命感,能夠在政治教學中因材施教、寓教于樂,這樣才能實現(xiàn)政治有效課堂的構建。
4.教法靈活,激發(fā)課堂活力
教師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政治教學的效果。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師要關注信息化教學的開展,采取現(xiàn)代教學手段激發(fā)政治課堂活力。譬如在政治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的應用,增加正是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改變以往政治教學以課本文字教學為主導的局限性,同時增加視頻、音頻、圖片、影視資源等多重資源。例如在《感受法律的尊嚴》相關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今日說法》、《法治視野》等電視節(jié)目進行截取整合,強化學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以此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優(yōu)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改變學生對政治學習“枯燥無味”的偏見,通過教學優(yōu)化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通過合作式學習、情境探究、師生互動、自主探究等形式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將新聞熱點、政治時事融合在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關注點和參與性,以此提升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政治課堂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陳有根.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8,10(12):52-53.
[2]張攀.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7,11(10):78-79.
[3]李光明.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政治課的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D].2018.
作者簡介
寧春燕(1990.2—),女,漢族,廣東省化州市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政治教學策略。